张天杨
【文题展示】
5梦想没有有效期
【命题分析】
“梦想没有有效期”,中心词显然是“梦想”。“梦想”这样一个话题,对现在的学生而言似乎很贴切,却又似乎很遥远。关于“梦想”的作文并不少见,看似简单易作,却又极易写得空泛而流于一般。如果缺乏对生活的深入感受和体会认识,是很难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实的好作文的。倘若仅仅复制他人思路、选用万能事例,或者套作,则会使作文貌似有文化实则少深度,只见情节不见细节。
话题作文的盛行,使得许多人的审题意识淡薄,误以为只要和命题沾边就是切题的,因而缺乏对命题深入的思考分析、周全的考虑,仅凭感觉想当然,只抓住一点就妄下断语。就本题而言。“梦想没有有效期”初看之下似乎也不难写,只要涉及“梦想”即可,但细加分析,理解的偏差就显而易见了。如何理解“梦想”,如何解读“有效期”,成为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
“梦想”可能会成为“空想”,也可以理解为“渴望”,哲学上的定义则是“由不自觉的虚拟意识转化成自觉的意识,具有延续性”。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梦想”是属于主观意识范畴的。它是人们的想象,不一定会实现。但都是美好的期望。梦想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成为现实,它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人们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如果只把梦想当做梦,那么这样的人生可以说难以有什么亮点。如果把梦想作为目标来执著追求,那么它就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信仰和动力。“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说的正是“梦想”的这种两面性。
“有效期”一词大多数时候都被用来指某物品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要求的期限,而此时被用于形容属于主观意识的“梦想”一词,显然使其具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它可以指拥有梦想的年龄阶段是“无限”的,也可以指保有梦想的时间可以是“无限”的,或者“梦想”的实现是不必计较“有效期”的。
在构思成文时,可以联系切身感受,务必使文章内容具体、情感真切,切忌空话套话大话。
【思路点拨】
就该文的立意来说:从“梦想”产生的效果讲,可以是关于“梦想”产生的助动力。可以是“梦想”带来的信念、生活的充实,可以是“梦想”带来的压力,可以是“梦想”带来的迷惑彷徨;从“梦想”的内容讲,可以是关于个人的。可以是关于他人的,也可以是关于集体的;从对待“梦想”的态度讲,可以是关于实现“梦想”的方式,也可以是保存“梦想”的方法;从拥有“梦想”的主体来说,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亲友;从“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来讲,可以是关于昨天的“梦想”、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而“有效期”则可以从保有“梦想”的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可以从实现“梦想”的时间的角度来考虑,或者从“梦想”产生的效果的角度来考虑。
就该文的体裁来说,可以是写人叙事、感悟生活、品味人生的记叙文,可以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揭示哲理的议论文,可以是蕴含哲思、抒发感受的抒情散文。可以选择第三人称,也可以选用日记体、书信体等更便于书写真实感受的第一第二人称。
就构思和内容来说,对于“梦想”,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梦想”也许曾经是一夜长大,也许是吃不完的巧克力蛋糕,也许是能够踏上月球,也许是虽然显得幼稚但却带给我们真实的快乐或沮丧;我们的“梦想”也许会是一举成名,也许会是一夜暴富,它们也许曾带给我们迷惘和失落;又或者,我们“梦想”过在球场上击败对手,“梦想”过取得考试第一。“梦想”过最好的大学。“梦想”过独自旅行……为了“梦想”,我们也许经历过彷徨失落,我们也许曾经想过放弃,也许还在执著奋斗。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深谈的。
切入点可以是身边小事,切不可把“摊子”铺得太大,如果写记叙文,那么在记述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突破口。紧扣“梦想”带来的心理感受、行为改变等,着力刻画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动作等,以细节动人,用真情取胜。
“梦想”本身是极为抽象的一种主观意识。倘若没有具体的切身感受或事件作为载体,很容易显得虚假空洞、矫揉生硬。所以,即使写成议论文、抒情文也不能通篇议论或抒怀,必须引入适当的实例,引入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使得心灵的触动、生活的启迪、人生的警策等议论和抒情能够缘事而发、有所依托,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泛口号。
最后,在文章的表达上,力求灵活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多种表达方式,体现灵活性、形象性,能够切合情境,做到情缘事发,情缘景生。立象生意;避免平铺直教,语言干瘪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