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华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濮阳市作为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加大了考试改革步伐,考试命题遵循了“数学测试应在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况的题目和开放性题目,不出人为编造的、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
的原则,秉承此原则,我市2007年的期末拟定的数学试卷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份试卷既具有选拔功能,又具有教学功能,对今后的数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有幸参加了2007年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我就七年级第22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试题及试题分析
22、有两根木条,一根AB长为80cm,另一根CD长为130cm,在它们的中点处各有一个小圆孔M、N(圆孔直径忽略不计,M、N抽象成两个点),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小圆孔之间的距离MN是多少?
考试中我看了看试卷,感觉试卷出得不错,难易适中,不仅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22题我并没有认为它有多难,数学不错的同学应该做的很好,因为在考前复习过程中对于线段这部分内容我在课上总结了三类题,如下:
类型一:
已知:线段AB=2cm,CD=6cm,让点B、D 重合且两线段在一条直线上,求AC的长度?
类型二:
已知:如下图,线段AB=4cm,BC=6cm,点M、N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
类型三:
已知:如下图,线段AB=4cm,AC=10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求MN的长度?
所以我认为数学学得较好的同学能够把22题做好。
试卷判完后,一看试卷与我分析的结果正好相反。我抽查了七(11)班前七名同学:薛睿、杨一、王彦林、孙玥、洪伟、沈康珺、王晨萱的试卷,这几名同学是我校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如果他们在某道题上出现问题,其他同学也会有一定困难,所以应该说抽查他们几个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七个人22题全部出现了问题,除王彦林是单位名称写错之外,其他六人都是只考虑了一种情况,考虑问题不全面,对分类讨论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审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如题目中已经很清楚地说出将两根木棒的一端重合,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可是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点B和点C重合,只考虑了一种情况。此外,卷面的随意涂改、书写格式不规范、更有甚者乱涂乱画等,导致了阅卷时教师难以做出判断。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设计问题,来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这几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问题。
但是从试卷分析上看来,学生在分析和处理问题中提供的信息能力,和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熟知的数学问题能力方面,显现出明显的力不从心。考生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时,不能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不能联想以前的相似问题,更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的思考分析,并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去解决,不能从中找到解题的途径。
三、对教法和学法的启示
针对以上的一些情况,我认为应该采取狠抓平时,严格要求,加强“双基”教学,注意能力培养,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到自己需要的数学知识。
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根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适用社会生活的根本保证,也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抓好平时教学,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要严格加强平时的基础学习和常规训练,避免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发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能有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的和谐的两个方面。
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在教学中还是把教学作为“结果”来进行:不管是概念的出现(或定义某一概念),或者是定理、公式,甚至是一道例题的具体解法,为了赶进度,经常将“结果”直接抛给学生。
特级教师马明老师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教学中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他要求我们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又要向学生交代自己的思维过程。
他认为只有老师了解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了,老师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现实中,我们总是先自己思考,然后拿出一个完善、简单的解答教给学生,课堂上学生得到的只是老师成功的结果(这个结果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看不到老师的困惑和摆脱困境的过程。
这样学生学会的只是这一个题目,而老师却无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主张教师应当堂向学生交代自己的思维过程,把学生放到逆境中锻炼成长。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结构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它是数学大厦的基石,它来源于数学知识,又反过来指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观念的教育,以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自我监控能力。
4.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有长期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要长抓不懈。
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思考、归纳、总结)是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必备条件。初中数学主要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论三大部分。通过各个部分的学习都有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而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
但知识的累积并不等于能力的增长,而需要有意识加以训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以及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练习解答,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同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