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忘记自己在看的是推理小说,总以为是一部社会小说——这是我在读日本作家宫部美雪的代表作之一《火车》时挥之不去的一个感受。
不是说《火车》不像推理小说,推理小说该具备的元素,《火车》一样不缺:一个抓住了线索就像小狗咬骨头那样咬住不放的刑警,一个看上去完全不像凶手实际上却犯下杀人分尸罪名的凶手,因此,追索凶手的杀人动机就成为最大的悬疑。但宫部美雪显然不是为了推理而推理,实际上,她是以一个失踪事件为接入点,描述卷入其中的人物故事,引发更深的思考。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正在停职的刑警本间俊介受侄子之托,调查侄子的未婚妻关根彰子离奇失踪之谜。原来,关根彰子不是真的关根彰子。真的彰子,欠下信用卡发卡行巨额债务,无奈之下只好申请个人破产;假的彰子,家里欠银行房屋按揭,为了不欠银行的债务而到借债公司举债,债转债越滚越大,被逼一家分离,四处逃亡。于是,为了得到一个新的身份,逃过追债公司的纠缠,假彰子盯上了真彰子,周密谋划下让她彻底消失,自己取而代之……
将这两位彰子连结在一起的,正是这一社会背景:上世纪60年代日本金融经济兴起,很多家庭、很多年轻人沦为房奴、卡奴,并最后因为举债过多而自杀、杀人、逃亡。“为什么会借这么多钱,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我只是想让自己更幸福。”这是以真彰子为代表的年轻人的共同困惑。是谁让他们迷上这种塑料卡片?仅仅是因为他们抵御不了欲望、性格上存在缺陷吗?正如书中专门办理个人破产的律师所说,不是某个人群病了,而是整个社会病了。《火车》写于1992年,而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颇为相似,因此有年轻人说看完《火车》,第一反应是把钱包里的信用卡扔掉。
所以,调查到最后,能否将假彰子绳之以法已经不是本间最关心的,他只是很想问她为什么,又或者,“我要问你什么根本不是问题。其实我见你,是想听你说自己的故事。你之前没有告诉其他人的故事,你一个人承担的往事,你逃亡的岁月,你销声匿迹的岁月,你一点一滴累积的人生故事”。假彰子在失踪多时后终于出现,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她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不得而知。但她的内心一定已经在忏悔,她在杀死真彰子后把真彰子的中学毕业纪念册寄回家乡,并到真彰子的母校去凭吊,因为这里是真彰子希望葬身的地方。这也是宫部美雪为小说取名“火车”的原因,“火车”者,佛家用语,指拉载生前为恶的亡灵驶向地狱的烈火之车。真彰子和假彰子,其实都是可怜人,是同类。
谭山山
知名杂志编辑,每月“进食”各类新鲜出炉的书籍,有独特的个人见解,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书。
《火车》
著者:〔日〕宫部美雪
译者:张秋明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定价:28.00元
美文摘选:
我有个沉迷整容的女友,大概已经整了将近十次脸。她深信只要变成假面具般完美的女人,人生就会变成百分之百的彩色,变得幸福。开始整了容,她憧憬的“幸福”却没有到访,没有什么高学历、高收入的帅哥把她当作“女王”看待。于是她一再地整下去,整了又整,还是不满意。同样的理由,也有沉迷于减肥的女人。
男人也是一样,说不定这种人比女人还多,拼命用功想考进好大学、好公司,不是吗?他们错了,他们没有资格笑那些拼命想减肥的女人。大家都是活在错觉中。
过去大家缺少的是把自己往错觉里推的资金,不是吗?而当时可用这种资金的地方、能引发错觉的项目也比较少,比方说,塑身、整容、补习班,刊登一堆名牌的目录杂志什么的,过去都没有。然而今天什么都有,想做梦太容易了,可是那需要资金呀!有钱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没钱的人便“借钱”当作资金,就像彰子一样。我也曾对那女孩说过,你这样就算是拼死也要借钱,买一堆东西,过奢侈日子,身边围绕着高级品,便觉得实现人生的梦想,变得幸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