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传红
中日韩三强联手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谓是“天时”,三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关系堪称“地利”,而近来日本实现政权更替,民主党高喊“变革”上台,成就了“人和”。
“我们一致认为: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今后十年将是中日韩合作面临众多机遇的十年。”10月1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称。
1999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一场“非正式的早餐会”开启了中日韩合作大门。声明称:“三国共同利益不断增长,对话机制日臻完善,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成果丰硕。”十年之后,新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纽约首次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启程前。鸠山特意吃了一顿饺子。而对于10月10日的中日韩首脑峰会。鸠山又选择先到韩国与李明博总统共酌“韩式米酒”,再相伴飞抵北京。
在“饮食外交”的背后,日本积极兜售“东亚共同体”的理念,强调“三驾马车”的原动力;韩国青瓦台高层重申三国重要的国际地位。并希望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抱成一团”。首脑峰会上发表的两份声明,主张“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拓宽合作领域”。无疑为中日韩在未来10年主导东方埋下了伏笔。
中华日本学会理事武心波教授认为。中日韩的“三强联手”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告诉记者。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谓是“天时”,三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关系堪称“地利”,而近来日本实现政权更替,民主党高喊“变革”上台,成就了“人和”。
日韩齐出“中国牌”
在全世界都因为经济衰退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与中国交好俨然成了一张有效的药方。
9月21日的“胡鸠会”上,日本全力推进对华外交,不仅史无前例地与中国“称兄道弟”,还大谈用“友爱”超越隔阂,构筑信赖。时下的韩国也闭口不提“韩美FTA”、“韩欧FTA”,而是将曾经不了了之的“韩中FTA”重新摆上谈判桌。因此,新中国60周年大庆甫一结束,鸠山与李咀博便现身北京。在不足10小时的会晤中,三国首脑达成十项合作倡议,发表两份联合声明,成果丰硕。
同时,日本首相更不忘推销“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再表“贴近亚洲”的决心,而韩国总统则建议先建立中日韩的“小多边”机制。对于温家宝总理有关“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的提议,日韩的反应积极,承诺由政府牵头。工商界人士、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此外,在威胁东北亚安全的朝核问题上,日韩也相继征询了中国的意见。9日,访华的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先后与中国外长杨洁篪、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会谈,而主要议题之一就是不久前中朝首脑会晤中朝方的表态。
对于日韩同时“拥抱中国”的表现。渣打韩国第一银行行政总裁大卫-爱德华兹撰文指出。尽管美国、欧洲和日本仍是主导世界的经济强国。但它们的“引擎”作用很难即刻恢复。敏感的亚洲各国已着力寻找替代品,于是。潜力深厚的中国便成了“香饽饽”。
因成功预言金融危机而名声大振的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罗比尼近来访韩时甚至表示。韩国的“内需”广义上包括亚洲地区的消费。言下之意,无非是提醒李明博政府把握抢占中国市场的先机。
在武心波教授看来。日本与韩国,国家虽小,却有准确把握国际脉搏的能力。日本已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而世界格局也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悄然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国际环境,求新求变的民主党的确在外交战略上作出了调整,但手法有着亚洲人的含蓄和婉约,即主张区域合作。
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美国崛起的时候,日本就曾出演过类似的一幕:成功脱离“日英同盟”,转而投入美国的怀抱。虽然日本的“左右逢源”确有“墙头草两边倒”之嫌,但这一次,它向中国递出的橄榄枝也不乏诚意。
除了在历史问题上贴近中国,海洋权益上安抚中国,民主党内的“中国通”海江田万里4日在接受共同社专访时还指出。改善两国的民众感情,“要从娃娃抓起”。新政府应加强中日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逐渐消解两国矛盾。
对此,武教授指出,面对日韩的“热乎”,特别是“东亚共同体”的合作方案,中国起初的反应比较谨慎,但等到三国首脑齐聚北京,胡主席与温总理的回应都相当正面。中方也深谋远虑:仅靠东盟,区域合作无法实现;中日韩率先合作,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三强联合的“去美国化”
目前,仍然有一个不利因素“潜伏”在中日韩三国之间,那就是美国。日本和美国有着特殊的同盟关系,美韩之间存在着保护与被保护的利益关联,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如此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预示了中日韩的冷暖亲疏将影响美国的喜怒哀乐。
让中国较为欣赏的是,日本首相鸠山新外交的左膀右臂,一只是“区域联盟”,另一只则是“去美国化”。三国首脑峰会伊始,鸠山就强调,日本过去有些过于依附美国。虽然日美同盟十分重要,但日本终究还是亚洲国家。民主党继承了小泽一郎有关“日美对等”的立场,一改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跟班”形象,变“主从”为“伙伴”。
而韩国之于美国,尽管李明博与奥巴马互动默契。但他的前任卢武铉和金大中追求“独立外交”和“自主国防”,伤了韩美同盟的元气。《朝鲜日报》则在《中美G2时代的到来和韩国的出路》一文中指出,在新的两级体制中,美国与中国将保持既是潜在的竞争者又是紧密合作伙伴的关系,与过去美苏极端对话的结构完全不同。韩国领导人应致力于制定适合新世界秩序的国家战略,重新调整国家机制。
有分析人士打趣地说,这是日韩在“撒娇”。武心波教授也指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G2对日本来说。是莫大的刺激。他对“中美亲近”满怀“醋意”,时刻担心自己的盟国地位被取代,而与中国亲近不过是对美施压。过去,尼克松没有知会日本,突然访华,也曾刺痛这位同盟的心。而后,田中角荣硬是跑在美国前面与中国建交,用的正是这套“以华遏美”的战术。
就美国而言,美日安保是远东战略的基石,美韩军事合作关乎美国军事影响力在朝鲜半岛和远东的消长,两者都难以割舍。所以,对于日本民主党这位新朋友,美国媒体忧心忡忡。即便鸠山澄清“东亚共同体”并不排斥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依然刊文质疑,日本如何能够一边倡导“东亚共同体”,一边把日美关系作为外交支柱?
与此同时,奥巴马也在暗中摸索应对鸠山的门道。曾在奥巴马竞选期间担任其亚洲外交顾问的日本史专家罗尔·格卢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奥巴马应该会“欢迎”日本的对等主张,但绝对不会全盘接受,否则,这就是另一种“不对等”。至于何种程度的接受,美国政府有关人士指出,鸠山所谓的“对等”,空有其名。以
援助阿富汗代替日本在印度洋的供油活动。重审驻日美军整编,这些主张尚没有落实为具体政策。日美是亲是疏,仍然悬而未决。
不过,奥巴马计划11月中旬访问日本和韩国,能否“去美国化”,并在多大程度上“去美”也将在那时见分晓。
亚洲特色的“欧盟”
英法德的亲密无间成就了坚固的欧盟,而中日韩三国。若要消弭美国因素的干扰。真正主导东方,彼此间的政治、军事互信则亟待深化。
对此,武心波教授对记者谈道,三国若想跨越障碍,增强互信,金融危机就是绝好的契机。在这场全球性灾难中,只有日本力挽狂澜是不够的,只有联合起来,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在9日的首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温家宝总理就以“傲雪迎春图”托物言志,希冀三国真诚携手。在这幅由三国画家共同创作的水墨画中,韩国的木槿花、日本的樱花和中国的翠竹相依相偎,在寒冬中各展风采。
事实上,按照鸠山的思路,优先推动自由贸易上的务实合作,将是中日韩“交心”的开始。随后,共同体的构想将逐步发展。合作内容将慢慢扩充。
对此,武心波教授认为,东亚的区域共同体不可能只是欧盟的亚洲版,也不可能全盘继承自由主义的套路,更不可能搞完全的市场化,任由弱肉强食。日本国内不断有反对小泉改革的声音,民众认为西式的企业制度没有安全感、保障感。所以,鸠山寻求的是“第三条道路”,其中将凸显更多的亚洲元素,而非美国元素。
链接:日韩媒体眼中的中日韩合作
日本共同社:
东亚共同体前景并不明朗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10日在北京出席了日中韩首脑会谈,正式亮相亚洲外交舞台。对于鸠山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中韩两国表面上表示欢迎,但是随着构想的具体化,日中可能会争夺主导权。韩国出于历史原因似乎也对日本主导共同体持有戒心。该构想可能会因三国的同床异梦而夭折。
韩国《东亚日报》:
中国应支持“大谈判”构想
李明博总统和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昨日进行的首脑会议就解决朝核问题达成共识。而鸠山由纪夫首相也表示大力支持李总统提议的“大谈判”(Gnand Bargain)构想。韩日首脑强调说,若不想重蹈覆辙,就应该找出根本解决朝核问题的方法。于是,“大谈判”构想有希望被六方会谈会员国公认为朝核问题的解决方案。
韩国联合通讯社:
国际社会需要韩中日合作
李明博总统10日说:“在国际社会上,韩中日三国的合作是必需的,三国的合作对地区和全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李明博在当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次韩中日领导人会议上,作出了上述表示。他说,三国领导人不仅对地区问题,而且将对全世界问题也进行讨论,三国领导人的讨论给世界的影响很大。
日本《产经新闻》:
三国应从强化经济合作开始
鸠山由纪夫10日在发言开始时就说:“日本一直以来对美国有点儿过于依存。日本在重视日美同盟的基础上,作为亚洲的一员,应该制定更多重视亚洲的政策。”之后他又再次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并且解释说:“我想(东亚共同体)的关键在于日中韩三国首先从强化经济合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