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呼唤“新三好”

2009-11-30 04:33江忠东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7期
关键词:现行标准新课改

江忠东

1953年毛泽东提出把“三好”作为青年团工作的方向,要求青年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82年5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至今,绝大多数学校仍采用这个评选标准。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为标准的“三好学生”评比,对于学生的荣誉感、上进心是一种有效督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局限性日益显现:第一,现行“三好学生”评比有被“异化”成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的评价模式的趋势,评选时,往往考试成绩说了算,德、体则被有意无意弱化,使孩子们产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错觉,影响其全面发展,甚至容易挫伤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创造力却卓尔不群的孩子的自尊;第二,现行“三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容易被误解为人的发展仅靠德、智、体三个维度,使家长与教师都按照“三好”模式去教育孩子,忽略孩子个性塑造和潜能开发,显然对孩子成长不利;第三,现行“三好学生”评比有悖“教育公平”原则,因为重点班的比例一定高于普通班,重点校的指标一定多于普通校;第四,现行“三好学生”的评选,教师的印象和意见占有的权重极大,这与新课改提倡的多元化和发展性评价理念不符。另外,现行“三好学生”的评选程序主要在班级内完成,因此榜样的影响力有限,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大,加之一些学校因趋利而出现造假的行为,更削弱了“三好学生”的教育辐射作用。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笔者建议将现行“三好学生”的评比更改为“新三好学生”的评比。

“新三好”的标准是: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上是好公民。即作为家庭成员,应该尊老爱幼,讲孝心,有责任感;作为在校学生,应该健康阳光,讲文明,有进取心;作为社会公民,应该遵纪守法,讲公德,有好品行。

“在家是好孩子”这项指标,可以通过家长评价和学生自评来完成,以“家长评价”为主,以“学生自评”为辅。家长的评价不能是抽象、简单的概括性语言,应该以具体、翔实的孩子成长叙事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有效的证件来呈现。学生自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分析自身的不足,寻找努力的方向,自评结果按一定的权重加入总评分。

“在校是好学生”这项指标,可以通过“学业成绩+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操作,建议三者按4∶3∶3的权重计入总评分。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平时表现成绩三部分,可按3∶4∶3的比例折算此项得分;同伴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利于促进“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评价应该倾向于质性评价,要防止给学生贴标签。

“在外是好公民”这项指标,可以借助社区评价、学校评价和奖惩记录来落实。社区评价最好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可以由学生本人提供深入社区服务、参与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活动的相关资料,作为评价依据;另一方面学校对“三好学生”候选人,可以深入社区进行回访,获取有关材料和意见。学校评价这一块,学校可以成立一个由部门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委会来具体执行,简单易行的办法是让评委会成员根据候选人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民主投票。学生在行为表现和公益活动等方面的获奖记录可以作为加分项计入总评分,反之,有违法和严重违纪记录的,则应实行一票否决。

“新三好学生”的评比优点在于:其一,从评价内容上看,它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其二,从评价功能上看,它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发展性评价,既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建立,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其三,从评价方式上看,它不再局限于从课堂和智力因素去评价优秀,而是同时兼顾学生的社会角色和非智力因素,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也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发挥“新三好”的榜样作用。

诚然,像任何一种评价制度一样,“新三好”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方式的操作性和评价功能的有效性还存在许多需要讨论研究之处。笔者提出这一评价模式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三好生”评选问题。

作者单位

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矣 勇◇

猜你喜欢
现行标准新课改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永远幸福
被抓了现行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党员标准是什么?
现行有效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2015年)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