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陶瓷之路

2009-11-30 08:18杨静荣杨永善
文物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瓷厂陶艺陶瓷

杨静荣 杨永善

早在1470年,中国的制瓷技术就传到欧洲,1709年德国烧制出了硬质瓷器。1750年英国发现瓷土,并烧制出瓷器。中国制瓷技术传到欧洲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原料配比、成型方法、烧成技术以及装饰工艺等方面,都采用了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方法,瓷器的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中国传统手工业方式生产的陶瓷,面临着危机和挑战。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英、德、法瓷器开始销到中国,后来日本瓷器更是大量销往中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陶瓷生产,无法与洋瓷竞争。清代晚期开始的洋务运动,景德镇也开始兴办了瓷业公司,湖南醴陵更是引进国外的花釉笔筒1971年李允忠设计造型杨静荣配釉先进设备和人才,唐山和河北邯郸等地也相继发展。到民国早期,中国陶瓷开始苏醒,逐渐与世界接轨,至日本侵华的前一年,中国陶瓷曾经创下了历史上最高的年产量。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占领中国广大的土地,在战争动乱中,刚刚开始与世界接轨的中国陶瓷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虽然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但是却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三十多座窑炉被炸毁,绝大部分窑厂被迫停产。瓷器产量由抗战前的19954.8万件,衰退到300万件。“陶都”宜兴1942年被日本占领,陶瓷工人为躲避战祸,纷纷逃避他乡,窑厂被破坏,陶瓷生产一落千丈。宜兴素以紫砂工艺闻名中外,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从事紫砂生产的工匠多达上千人,到解放前期只剩下二十几人了。另外几个著名的陶瓷产区如河北唐山、广东石湾、福建德化等地,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整个中国的陶瓷生产处于奄奄一息的最艰难时期。

纵观新中国60年的陶瓷之路,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79年可为第一阶段,1979年至今可为第二阶段。

1949年—1979年的陶瓷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国陶瓷,从屡遭摧残濒于灭亡中重逢甘霖,开始恢复和发展生产,书写出中国陶瓷发展史崭新的一页。

恢复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陶瓷生产方面,党和政府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恢复各地的陶瓷厂和作坊,重新开始生产。国家对失业的工人进行救济,并组织个体户生产自救,同时对私营陶瓷厂发放低息贷款,帮助他们恢复生产,而且疏通供销环节,使生产发展得到初步保证。

在恢复陶瓷生产的一开始,党和政府首先关心陶瓷工人的生活。千方百计召回流散各处的技术工人,并且从长远考虑,让他们带徒弟传授技艺,使优秀的陶瓷技艺传承下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生活的安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对陶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促进了陶瓷生产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当时恢复得较快的地区有景德镇、宜兴、醴陵、唐山、石湾等地,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刷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组织建国瓷生产的建议。1950年由轻工业部科学研究和美术设计等方面的专家成立建国瓷设计委员会,郑振铎任主任委员,江丰和张仃任副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担任设计工作,以景德镇为主,同时包括湖南醴陵和江苏宜兴等重要陶瓷产地负责制作,完成批量新产品的试制。

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工作自1952年开始,到1954年9月结束,完成了73556件产品。这次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有计划有目标地恢复并发展中国的传统陶瓷技艺,有组织地协同各方人员共同参加工作,发挥了各方面专家的才能和专长。在研究和发掘传统技艺方面,用科学的方法实验分析,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恢复了部分传统陶瓷的优秀品种。与此同时,在湖南醴陵和江苏宜兴。就各地著名的产品进行了研究改进,醴陵的釉下五彩和宜兴的紫砂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以建国瓷为开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历史名窑的工作相继开展。1955年10月,在第一次全国日用陶瓷会议上,提出了“发展祖国文化遗产”和“多点发展、百花齐放”的方针,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历史名窑的传统产品作了具体安排。从1956年开始,先后组织陶瓷考古、科技、美术等方面的专家,对历史上的名窑进行了重点调查研究工作。其中有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汝窑,河北磁州窑、定窑,福建德化窑、建窑,陕西耀州窑等。

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结合传世的文物作品,相互对照研究。进行理化分析、工艺试验,并对传统的造型装饰整理和研讨,掌握历史名窑的传统技术,继承优秀的艺术风格,使许多历史名窑相继重放异彩。

浙江龙泉窑在宋代辉煌一时,粉青、梅子青釉闻名海内外,元代更是畅销国内外,明代早期还专门为宫廷烧造贡瓷,到清代早期则逐渐衰败。1959年后,浙江省轻工业部门的科技人员与考古、美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合作,对龙泉古窑址进行发掘、考察、研究,掌握了龙泉青瓷的烧造技术,恢复了已经失传的优秀制瓷技艺,重新烧造出了停烧近300年的龙泉青瓷。不仅重新烧造出青釉瓷,而且还烧出了索以紫口铁足、金丝铁线闻名的哥窑瓷。在造型和装饰方面从最初单纯的仿宋代龙泉窑作品,逐渐发展到继承传统风格的创新,并结合现代生活需要,设计出许多形式美观的餐具、文具和陈设陶瓷器具,龙泉青瓷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到现代生活中,并远销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河北磁州窑的恢复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对磁州窑进行了多次考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在学习古代磁州窑的基础上,同时做了研究和试制工作,首先对磁州窑的造型和装饰深入分析和临摹。邯郸陶瓷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仿宋代磁州窑车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仿制出白化妆土刻花、黑釉刻花、白化妆土画黑花、黑釉铁锈花等品种,初步具有宋代磁州窑的风采。到70年代中期,建立了邯郸美术陶瓷厂,生产磁州窑传统优秀产品的仿制品,也生产继承优秀传统的创新产品。

河南钧窑的恢复是从1955年开始的,由禹县神厘镇第一陶瓷生产合作社开始恢复钧窑的生产,1957年成立中国钧瓷厂,从科学研究和试制人手,解决釉料的成分和烧成问题,取得较好的成绩。到改革开放以前,已经恢复了传统的窑变花釉、玫瑰红、海棠红、茄皮紫、紫砂红等釉色,另外还研制出天青、月白等十余种颜色釉。

陕西耀州窑的恢复在1959年得到陕西考古研究所的协助,通过考古发掘认识其特点和创作方法。1974年陈炉陶瓷厂和陕西省轻工研究所协同恢复耀州窑。经过研究和试制,配制出近似宋代耀州窑的釉料,烧造出新的耀州窑瓷器。

到1979年,相继恢复生产的名窑还有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福建德化窑和

建窑等。这些窑的生产在继承传统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区原材料的特点。研制出新的品种,为以后中国陶瓷发展开辟了道路。

发展的起步

经过前一阶段的恢复,中国陶瓷又开始了新的发展,虽然中间由于种种原因,曾经出现过停顿和倒退,但是整个趋势是在前进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在恢复中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可观的。1950年全国日用陶瓷年产量为2.7亿件,1957年增长到20.2亿件,7年之间增长了6.5倍,平均年递增33%。

1958年后,由于“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及后来的“文革”都使陶瓷生产受到影响,其间产量有下降也有回升。粉碎“四人帮”之后,陶瓷生产开始稳步发展。1977年到1982年间,出现了平稳上升的局面。1982年全国日用陶瓷年产量达到38.6亿件,比1976年增长了29.5%,平均年递增4.4%。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先后投资新建了一批日用陶瓷厂。到1979年,估计全国新建的陶瓷企业在100家以上。既有原来生产陶瓷地区新建的陶瓷厂,也有在原来没有陶瓷生产却急需陶瓷的地方建设的陶瓷厂,边远省份和地区也新建了陶瓷厂,以满足当地人民对陶瓷的生活需要。这些新建的陶瓷厂比较著名的有:江西的景德镇建国瓷厂、宇宙瓷厂、为民瓷厂、艺术瓷厂、雕塑瓷厂、华丰瓷厂等;湖南的长沙建湘瓷厂、醴陵国光瓷厂、永胜瓷厂等;广东的湛江红星瓷厂、电白瓷厂等;福建的德化新建瓷厂、厦门瓷厂、闽清瓷厂等;浙江的杭州瓷厂、绍兴瓷厂、宁波瓷厂、兰溪瓷厂、衢州瓷厂、上虞瓷厂等;江苏的苏州日用瓷厂、无锡利民瓷厂、江阴瓷厂、常州瓷厂,镇江瓷厂等;山东的淄博瓷厂、淄博美术陶瓷厂、洪山陶瓷厂等;河北的唐山第二瓷厂、宣化的第一瓷厂、第二瓷厂、第三瓷厂等;山西的太原瓷厂、雁北地区瓷厂等;河南的郑州瓷厂等;内蒙古的包头瓷厂等;甘肃的山丹瓷厂等,青海的大通瓷厂等。

除国家投资新建陶瓷厂之外,地方也根据当地的原料资源和发展陶瓷生产的可能性,建设了许多规模比较小的陶瓷厂。特别是7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又新建了许多小陶瓷厂,遍布南北各地。陶瓷生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我国陶瓷厂的分布,大多数分散在各省、自治区内的城乡,比较大的著名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江苏宜兴,广东石湾、枫溪,山东淄博,河北唐山、邯郸,福建德化等。集中形成的几个大产区既设有陶瓷公司,统一部署和领导各陶瓷厂的生产,也都设有陶瓷研究所,从科学技术和美术设计等各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把研究成果提供给陶瓷厂用于生产中。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陶瓷生产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更为重要,因而在许多规模较大的陶瓷工厂中,也成立了厂属的陶瓷研究所。另外,有些省份的轻工业局科学研究所内,也设有陶瓷研究室。

陶瓷研究所在陶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掘和总结我国传统陶瓷技艺,用科学方法研究并加以继承和发扬,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原材料,改进坯和釉的配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寻求和创立适合于当地材料和工艺的产品风格等,许多方面工作都是由各地的陶瓷研究所完成的。例如:湖南醴陵陶瓷研究所制成金水,并试制出过去所没有的几种釉下五彩颜料;山东淄博硅酸盐研究所试制出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滑石瓷;河北唐山陶瓷研究所对骨灰瓷、腐蚀金装饰和铁红结晶釉研究成功;河北邯郸陶瓷研究所对磁州窑的恢复和创新,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陶瓷科学研究的成果,为我国陶瓷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路。这一段时期里,陶瓷工业生产有长足的进步,这和技术革新改造是分不开的。

烧造陶瓷在我国历史上南方瓷区大部分都是用柴作燃料,大量的烧窑,不仅柴供应困难,而且不利于绿化,容易破坏环境的生态平衡,1957年开始推行改柴烧为煤烧,到1959年基本完成,仅保留个别烧高级颜色釉的窑仍用柴作燃料。另外,还把过去比较落后的间歇式窑改为连续式的隧道窑,并在节能和回收余热方面也有较大收获,能源消耗量不断下降。

从原料加工粉碎到制备成型用料,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成型工艺不断改进,50年代末期以来,绝大部分瓷厂都采用滚压成型,并且形成了成型干燥在一起的自动流水线,缩短了生产周期,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注浆成型工艺设备改进使用压力注浆机和离心注浆机,使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继承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陶瓷生产初步得到恢复。1955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全国陶瓷展览会。虽然有很多地区的陶瓷没有来得及参加展览,或是送来参加展览的作品只是些装饰品,忽略了日用陶瓷,但是仍然使人们看到了各地区丰富多彩具有地方风格的陶瓷展品。这个展览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陶瓷在恢复中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改变了当时人们只知道景德镇瓷器和宜兴陶器的概念,看到了祖国陶瓷百花园中孕育着一片生机。

展出作品的生产地区,有许多是人们所不熟悉的,也有早已是闻名遐迩的,其中有:吉林的延边,河北的唐山,宣化、邯郸,河南的禹县、登封,山西的浑源、雁北、阳城、大仁,陕西的铜川,甘肃的山丹、永昌,新疆的乌鲁木齐,四川的甘孜、犍为、威远、江津、江安、重庆、荣昌、秀山、峨眉、忠县、乐山,贵州的兴义、黔西,云南的建水、龙陵,湖南的醴陵、新化、洪江,湖北的汉川、宜昌,江西的景德镇、萍乡、于都,福建的德化、长乐,广东的南海、石湾、潮州、枫溪、大埔、饶平,广西的宾阳等地区。

展品都是在1949年后烧造的,反映了当时陶瓷技术和艺术水平,可以看出当时全国陶瓷的大致轮廓,为以后的陶瓷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次展览的意义十分深远。此次展览的精品,原来均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后来移交给上海博物馆收藏。

在这次展会上,展出了景德镇的色釉新品:红釉是用科学的方法和老艺人的传统技巧结合,釉里红的作品达到了乾隆时代的水平,豆青釉和冬青釉瓷器也相当漂亮,乌金釉、鳝鱼黄、茶叶末等色釉也获得成功。彩绘艺术瓷器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釉下彩绘以王步的青花釉里红最有代表性,釉上彩以刘雨岑的粉彩花卉瓶和碧桃画盘最吸引观众,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景德镇彩绘艺术的潜力。

广东潮州、大埔的日用陶瓷、茶具、餐具等瓷质比较细,胎体也比较薄,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装饰也独具风格。

广东石湾陶器的颜色釉得到恢复,陶塑人物和动物题材的作品都很精彩。著名陶塑艺人刘传和区乾的作品尤为突出。石湾的器皿鱼篓尊、莲花洗、木棉花盘等,以模拟自然的方法构成造型,手法简洁概括。

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和花盆,安徽

界首的刻花陶罐,河北邯郸的仿宋瓷,山西浑源的黑釉陶罐,四川荣昌的刻花陶器,以及南北方许多地方的民间青花,都以自己鲜明的地方风格,展示出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可能性。

此后直到1979年春天,第二次全国陶瓷艺术展览才在上海举办,这次展览汇集了全国各个主要陶瓷产区的优秀作品,盛况空前。与第一次展览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展览规模大,展品数量多,参展的地区普遍,展品的种类丰富,显示出中国陶瓷新发展的盛况。展品中不仅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传统名窑的新作,还有大量新创制的产品,琳琅满目。

景德镇素以传统优秀名瓷独占鳌头,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更加精益求精。彩绘瓷器青花、斗彩、古彩、粉彩、新彩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新面貌,所表现的内容有传统题材的,也有现代题材的,展出的“金色桂林”用颜色釉表现具象的景物,色彩变化自然得体,笔墨淋漓;用薄胎瓷制成的灯具及粉彩紫藤皮灯,制作和彩绘都极为精致,胎薄不超过1毫米,点亮灯后,光线柔和,纹饰清晰,是一般玻璃灯罩所无法比拟的。

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润晶茕,在全国各地的白瓷中首屈一指。茶具、餐具等日用陶瓷最为人所喜爱,在洁净玉润的自瓷上,描绘色调柔和的釉下五彩装饰,愈显娇而不媚,华而不俗,成为醴陵瓷器的特点。釉下五彩的美术陶瓷,花瓶、挂盘的装饰更讲求艺术效果,山水、花鸟等装饰显示出作者在绘瓷艺术上的造诣。

山东淄博的展品以其创新的精神,淄博的滑石瓷和焦宝石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展览会中。滑石瓷和焦宝石瓷的茶具、餐具等日用陶瓷最受欢迎,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根据现代生活需要和审美爱好的发展,创造出新颖的风格,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另外,淄博的刻瓷艺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古朴素雅又富有金石趣味的刻瓷得到很高的评价。

河北邯郸的艺术陶瓷令观众流连忘返,传统的磁州窑刻划花、铁锈花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花釉陶瓷有陈设器皿,挂盘、壁饰和雕塑,造型和釉色结合相得益彰,更加强了表现力。

江苏宜兴的“五朵金花”——紫砂、青瓷、钧陶、彩釉陶、精陶各显风姿。紫砂新作不失传统风格,同时又运用了现代设计的法则。新颖又耐看。青瓷是宜兴在60年代初创烧的新品种,继承传统青瓷的风格,同时注意与实用结合,茶具、酒具、文具是主要品种,陈设性的花瓶一类青瓷,造型方面有所创新。钧陶和彩釉陶更注重创新,瓶、罐、尊、盘造型种类比较多,釉色凝重深沉,特别是蓝钧釉色更富有特色。

还出现了许多新的产地和新的品种:黑龙江绥棱的黑陶刻花镂空陈设器不同于传统黑陶,用斜刀切刻的方法形成凹陷深度较大的花纹,结合压线和戳印,组织在一起,层次丰富,贵州的陈设陶器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装饰艺术,融汇在陶器造型和装饰中,造型单纯简朴,装饰纹样用浮雕刻划处理,与造型结合比较紧密。

通过这两次全国陶瓷展览,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陶瓷发展的状况,尤其是在1979年的全国陶瓷艺术展览上,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创造,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宜兴紫砂继承传统的创新

为创造出优秀的紫砂新作品,繁荣紫砂生产,1955年到1956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两次招收了61名有文化的青年艺徒,着手培养新一代的紫砂工艺人才。1958年又招收青年徒T300多名,在老艺人的指导下进行紫砂工艺技术培训。之后又从青年艺徒中选拔优秀者,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系进修深造。正是这一批人,几年以后成为紫砂工艺生产的骨干力量。经过生产的磨练,工艺技术不断提高,掌握了传统紫砂的造型特点和领悟传统造型的设计方法。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在宜兴开办训练班,他们又学习了设计理论及方法,成为熟练掌握工艺技术的设计人员,后来又成为工艺师。宜兴紫砂的发展首先是由于在人才培养方面有长远打算,才会有今天的繁荣。宜兴紫砂工艺没有丢掉传统,继承了传统的精华,但又没有停留在传统上,而是继续发展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老一辈紫砂艺人朱可心、顾景舟、蒋蓉,在培养艺徒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并且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丰富了紫砂工艺的宝库,这些作品也影响了下一代的作风。还有已故的著名艺人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等,也都曾为紫砂工艺的发展起过较重要的作用。顾景舟的提壁茶具,朱可心的报春茶壶,都可与历史上紫砂名作相媲美。

50年代培养的青年艺徒,如今有不少优秀者已成为紫砂工艺师。30多年对传统紫砂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了现代的设计理论,更有利于他们深入地认识传统,创作设计出具有传统风格的新作品。他们正处在创作旺盛时期,而且是比较成熟的一批优秀的紫砂工艺师。如徐汉棠、高海庚、李昌洪、吕尧臣、汪寅仙、沈巨华、何道洪、徐秀棠、李碧芳等,另外还有一批助理工艺师,如周桂珍、谢曼伦、顾绍培、何挺初、曹婉芬等,这些工艺师现在有的早已经被评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轻一代中的吴群祥、江建祥、葛陶中、徐维明等也都是初露锋芒的能工巧匠。1982年9月在北京故宫端门举办了宜兴紫砂专题展览,展品500多件,以中年作者为主,同时还展出了老一代名家作品和青年一代的新作,博得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2)磁州窑花釉的研制和传播

磁州窑的黑釉陶瓷利用当地的黄土釉烧成,为了增加装饰效果,宋代时便采用画铁锈花或淋斑花石的方法,增加黑釉表面的变化。

60年代初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李允忠志愿到邯郸陶瓷研究所工作,着手试验颜色釉装饰。他利用当地传统的黑釉为底釉,在上面覆盖同一温度的现代色釉,结果出现了底釉冲开了表面的色釉,形成混合和化台的现象,釉子表面最后呈现上下两种颜色构成的纹理,变化万千,独具美感。他又进一步研究,用各种色釉试验,使用几种色釉叠加,在黑釉上出现许多种色彩变化瑰丽异常的花釉。

邯郸花釉研制成功后,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南北方的一些陶瓷厂相继模仿花釉的装饰效果,结合当地材料的特点,研制出与邯郸花釉相近似的颜色釉,也都称为花釉。由于各地的坯料不同,釉料的配置方法有差异,烧成条件也不相同,所以色彩和光泽都有各自的特点。山东淄博的花釉光亮明快,湖北宜昌的花釉深沉厚重,江苏宜兴的花釉艳丽多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区也相继配制出花釉,在国内已经成为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装饰釉,形成现代的花釉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致力于磁州窑的恢复和发展的魏之腧先生发明了色泥刻划花技法,在继承磁州窑技法传统的同时,努力创新,采用现代陶瓷颜料,结合传统磁州窑刻花、划花、剔花、刻填等技法,烧制出色彩斑斓的色泥刻花

作品。

(3)炻器的开发和设计

为了更好地发展陶瓷生产,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原料资源,1972年山东淄博陶瓷公司所属瓷厂用当地蕴藏量极为丰富的“焦宝石”,研制成功所谓焦宝石瓷,或称色瓷,实际就是一种炻器。

炻器是外来名词,是把既具有一定瓷器特点,又保持着陶器的某些特性,胎体致密接近于瓷器,但又不透明的制品统称为炻器。炻器的色调除近似于白瓷偏灰色之外,一般都有明确的颜色倾向。山东淄博的炻器有灰黄色、浅棕黄色和灰白色等几种,色调柔和,质地坚实。

淄博炻器主要用来制作日用陶瓷中的茶具、咖啡具、餐具等器皿。造型简洁挺拔,轮廓明确,以几何线形为主,具有现代工艺品造型的特点;装饰以图案性强或几何纹样为主,强调线和面的对比关系和色彩的对比,用丝网印贴花纸工艺,使纹样效果更加突出。并且特别重视造型与装饰的结合,因而出现了一批风格新颖、美观大方的炻器产品。

淄博炻器研制设计获得成功,为我国陶瓷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原料资源,因地制宜,量材设计,创造出新的风格来。在生产和设计观念上进行的这次改革,还影响到其他地区,其后在湖南、广西、河南、广东等地,也相继研制生产出不同材料和不同风格的炻器产品,有的在这一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炻器材料的开发利用,设计方面的探索创新,是我国现代日用陶瓷发展又一个良好的开端。

陶瓷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陶瓷界的有志之士虽然曾经办过瓷业学校,但多因为困难重重半途而废。如湖南醴陵清末创办过瓷业学校,而且还请了日本技师任教,但是不久就因为动乱而停顿。再如景德镇也在民国时有人欲创办瓷业学校,但是因为怕遭到因循守旧的匠人的反对,只好选址在远离景德镇的地方。旧中国学习陶瓷专业的人,有许多是到国外的陶瓷专业学校完成学业的,实在令瓷器发明之国的人士“独怆然而涕下”。

1949年后,党和政府重视陶瓷科学技术和美术设计人员的培养,先后在理工科大学办起了有关陶瓷科技的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开办陶瓷科,其他各地美术院校也相继在实用美术系增设陶瓷专业。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陶瓷美术系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专门培养设计人才。

50年代中期,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这是我国的第一所高等陶瓷专业学校,开设了陶瓷工艺、陶瓷机械和美术设计3个专业,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目前各地的高等理工科院校很多都设有硅酸盐专业或陶瓷专业,高等艺术院校中开设有陶瓷美术专业,在陶瓷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还开设有中等陶瓷学校。此外,有关的陶瓷专业院校科系,每年还开展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采取进修班、短训班等多种形式,为陶瓷工厂和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从事陶瓷科技或设计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陶瓷教育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对我国陶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三十年的陶瓷事业

1979年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深入发展,在风云变化的改革大潮中,中国陶瓷开始重振雄威和世界陶瓷接轨。有几件大事值得一提:

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轻工业部陶瓷处在1989年以前,是领导全国陶瓷工业的政府机构,1989年以后,改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改革,而是适应当前我国陶瓷生产的实际情况,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由领导型改为服务型的较为彻底的改革。

目前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是中国陶瓷行业唯一的行业组织,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其主管部门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中国轻工联合会的指导下,负责全国陶瓷行业的管理工作。协会成立于1989年9月,目前有团体会员700多家,职工人数近40万人。下设有人才培训、经济技术信息、节能技术、咨询服务、陶瓷美术设计5个工作委员会和建筑卫生陶瓷、陈设艺术陶瓷、陶瓷原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材料、技术陶瓷、陶瓷技术装备等6个专业委员会。主办有《中国陶瓷工业》杂志、《中国陶瓷信息》报。

该协会的宗旨是:在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指引下,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维护本行业的合法权益,为行业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作为全国陶瓷行业的重要核心,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制定行业规划及行规行约,开展对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和统计,研究行业发展方向,进行技术培训、举办专业展览、提供信息服务、推广科技成果等活动中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协会还承担着政府委托的行业管理职能。

仿古陶瓷的大量生产

清晚期到民国早期,曾经是仿古陶瓷大量生产的第一次高潮。1949年后,在国营体制运营下恢复了历史名窑的生产,其目的与清代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官窑恢复历史名窑生产的目的一样,均是为了继承优秀传统,创烧出更多的新品种。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景德镇和磁州窑均是十分成功的典范。其他多数恢复的历史名窑,因为市场杠杆因素的制约,在完成科研成果后,大多束之高阁。如龙山黑陶的恢复,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实验室中完成;再如北宋官窑的仿制品,由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河南开封的陶瓷工作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而且非常精美;还有龙泉窑的梅子青釉,也是在上个世纪由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实验室仿制成功的;另外,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研究出元青花和永乐、宣德青花料的理想配方。但是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需要和经济效益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这些成果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束之高阁。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如景德镇许多国营企业纷纷转制,许多工人下岗,个体窑炉鳞次栉比,现在已经多达数千处,多数都在烧制仿古瓷器,小巧节能而成本低廉的煤气窑为这些人提供了工艺基础,而从小就在拉坯、彩绘、烧窑环境中长大的景德镇陶工子弟,更是个个身怀制陶绝技的行家里手,下岗对他们不是坏事,市场经济的杠杆和号称有7000万的收藏大军为他们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广阔天地。高仿、中仿、低仿,青花、彩瓷、颜色釉,古代的官窑、现代的“文革瓷”及珠山八友、大师名作等等,应有尽有,使景德镇成为最大的仿古瓷器生产基地。

除景德镇外,其他地区也有仿古陶瓷生产,比较著名的有:(1)河南神厘、临汝、宝丰,洛阳等地,主要品种是钧窑、汝窑、当阳峪窑、花釉、唐三彩、汉唐陶器;(2)内蒙赤峰,主要品种是辽三彩和辽白瓷器;(3)河北邯郸,曲阳地区,主要品种是磁州窑和定窑瓷器;(4)福建德化、建阳等地区,主要品种是青白瓷器、宋代建窑、龙泉

窑青瓷;(5)浙江上虞等地区,主要品种是六朝青瓷;(6)江西吉安等地区,主要品种是吉州窑和六朝青瓷;(7)陕西铜川地区,主要品种是耀州窑青瓷,(8)江苏地区,主要品种是六朝青瓷和汉代陶俑;(9)山东地区,主要品种是龙山黑陶和大汶口白陶。

此外,甘肃地区有仿新石器时代彩陶的,云南地区有仿云南明初青花的,醴陵有仿民国釉下五彩的,广东地区有仿越窑青瓷、青花和青白瓷的,台湾地区有仿青花和釉里红的。

仿古瓷器的大量生产,只是特定历史中的一种现象和事实,就像民国时期仿古瓷器盛行一样,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汉光瓷的辉煌

198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陶瓷艺术家李游宇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大阪艺术大学交流、讲学。他在讲中国陶瓷的辉煌历史时,慷慨激昂,底气十足,但是每当讲到现代陶瓷部分,心里就不免发怵,深感汗颜。当代世界级的名牌瓷器,已不再是产自中国,而是产自德国、英国、日本。中国的瓷器只能在国外的普通商场、超市,甚至地摊上廉价出售,而且绝大部分是贴牌加工产品。来自瓷器发祥地的他,一颗赤子之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一流瓷器,超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品牌。15年前李游宇毅然辞掉了大学老师的铁饭碗,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创立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的陶瓷研究机构——上海汉光陶瓷研究所,竖起了“汉光”这面重振中国陶瓷的大旗。“汉”指代中国,也指中国瓷器诞生于汉代。“光”指重振辉煌,发扬光大,照耀世界。经过5年艰苦的研制攻关,直至确认各项指标和工艺都领先全世界的陶瓷,李游宇才对外揭开汉光瓷的面纱。1999年3月,苛求每个环节,历经千万次试验,李游宇终于“炼”成了被国内外公认为一举超过历代官窑和世界当今顶级品牌的“汉光瓷”。

汉光瓷的品质,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瓷器的理化数值和指标。汉光瓷的6元配方是史无前例的。目前,国内外其他瓷器采用的均是3元配方。汉光瓷的现代科技高效除铁法,使汉光瓷料中三氧化二铁含量降至0.1%以下,刷新历史纪录,达到了“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透如影”。胎质白度达到88.5%,透光度56%,烧成温度高达1380℃~1400℃,釉面硬度为7843MPU,光泽度达98.6%,是无铅化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瓷器。

汉光瓷的诞生,为中国精美瓷器的创作开了先河,使我国日用陶瓷脱离了“实用”的单一功能,迈向“实用”与“艺术收藏”兼具的新境界。汉光瓷至今已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和400多项设计专利,设计作品获国家级各类金银奖二十多次,被国务院紫光阁和国家博物馆、珍宝馆、美术馆典藏,并作为国礼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赠送给美国、日本、希腊、韩国、阿拉伯等国家元首。可以说汉光瓷的出现,是现代中国陶瓷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不但加快了中国陶瓷和世界接轨的步伐,而且使沉寂了百年之久的中国陶瓷再现辉煌。

骨质瓷器的生产

骨质瓷简称骨瓷(BONE CHINA),学名骨灰瓷,是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世人感到“骨灰”不雅,遂改称骨瓷、骨质瓷。骨质瓷最早产生于英国,大约于1800年左右发明。根据英国所设的骨瓷标准,含有30%来自动物骨骼中的磷酸三钙,且成品具有透光性,方能称为骨瓷。而美国的标准则不同,动物骨灰最少要设在25%。骨质瓷以白度高、色泽柔和、外观美丽典雅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骨质瓷生产以日用瓷为主,兼有实用器和艺术品的双重价值,是英国皇家专用品和贵族收藏之珍品。

唐山是中国骨质瓷的发源地,1960年唐山陶瓷研究所尝试在原料配方中加入鲸鱼骨粉试制骨质瓷。到1973年,唐山第一瓷厂生产的骨质瓷通过省级鉴定,其产品白中泛绿,观感舒适,淡雅大方,瓷质细腻柔美,被命名为“绿宝石”,产品批量生产并出口到国外。

然而,“绿宝石”骨质瓷部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老化现象,在嫩绿的瓷胎上会出现局部变色,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黄色斑块,影响美观,热稳定不好,易出现炸瓷开裂的缺陷。到上世纪70年代未,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绿宝石”逐步被唐山第一瓷厂新研制成功的“红玫瑰”奶白色骨质瓷所替代。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骨质瓷的生产基地,仅在唐山一地,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2007年骨质瓷出口情况如下:

从以上统计分析说明,骨质瓷出口量占陶瓷出口总量的百分比越来越来大。最近几年发展更快,目前我国生产骨质瓷的产地分布如下:(1)河北唐山:中国骨瓷的发源地,全球最大的骨瓷生产基地;(2)山东淄博:强化瓷生产基地,有骨瓷生产,其瓷质仅次于唐;(3)山西平阳:唐山技术落人平阳,造就一家重要的上游制造企业;(4)广东深圳:得益于来自唐山的技术支持,一家很厉害的企业做到了骨质瓷一深圳造;(5)景德镇:过去少量生产,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有多家骨质瓷厂家,但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

陶艺作品的曙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传入,西方“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但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一直以来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与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陶艺”这个词汇,但是随着陶艺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传统的陶瓷艺术观念也受到挑战,尤其在大众中,更乐意把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为了叙述方便,我将其分为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两个部分简介如下:

(1)现代陶艺。90年代以后,现代陶艺出现于国内的大中城市,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陶艺村、陶艺基地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最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富平陶艺村的出现,这个集旅游和陶艺一体的陶艺村,是国际陶艺家协会(IAC)在中国大陆唯一的团体会员,也是国际陶艺家协会的陶艺创作营,而且还是清华美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的艺术实践基地。陶艺村曾成功举办了2001首届富乐国际陶艺创作营活动和2004年、2007年两届国际陶艺杂志主编论坛,富平陶艺村已成为国际陶艺杂志主编协会的永久会址。虽然许多展览馆还在建设中,但是馆园的规模已经形成。自2004年以来,美国、日本、新澳、欧洲的法、德、意陶塑艺术家已经做好了艺术品并形成了国别不同的展览馆,计划在2010年将全部建成。可以说,陕西富平陶艺村的出现,使中国的现代陶艺开始融入国际,与世界接轨了。但是真正像西方和日本那样,将陶艺完全融入人们的教育、生活中,可能

我们还要走上漫长的一段路。

(2)传统陶艺。本文的“传统陶艺”,其内涵应该是过去所说的陶瓷艺术,或者说“艺术陶瓷”,现在大家习称“传统陶艺”。景德镇的釉上彩绘、青花和釉里红,都是绘画和瓷器的完美结合,源远流长,石湾向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其陶雕作品,更是令世人称颂;宜兴则将紫砂、茶与文化融为一体,文化底蕴和手工技艺合二为一,堪称绝品。这三个地区是传统陶艺最集中的产地。此外,醴陵的釉下五彩,磁州窑的白底黑花、刻划花、剔花,曲阳的刻花,耀州窑的剔花,德化的瓷雕等等也有精品问世。最近几年,中国嘉德开创的陶艺作品的拍卖,上拍的基本都是传统陶艺作品。

1979年,轻工业部第一次领导了为全国工艺美术界的技术精英评定职称的工作,在政府、专家和行业协会的密切配合下,每四年开展一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到1997年,四届评选共产生了204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1100位省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当今的中国陶艺界,正迎来历史上的繁荣期,景德镇云集了一批艺术家,有许多是慕名瓷都而外迁至此,潜心创作,在土和火的艺术中抒发个人的情感。石湾2008年建立了一个“红色陶艺基地”,让大师和爱好者近距离接触,在泥巴的捏塑、抟练中,感受历史,回味艺术。龙泉、邯郸、神厘等历史名窑产地,更是有艺术家不断来访、制陶。改革开放奠定的经济基础,使这些活动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

本世纪初中国嘉德拍卖行开创拍卖陶艺作品的成功运作,沟通了收藏家和陶艺家的桥梁,既促进了陶艺家的创作热情,又丰富了收藏家的藏品。

传统陶艺的作品,应该注重历史和艺术的统一性,我见到一些二者结合较为完美的作品,均是1949年以后所制作的。现列举数件,供大家欣赏,以作本文的收尾。

粉彩“草原牧羊女”纹盘,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先生21岁(1955年)时实习于景德镇陶瓷美术学校时创作的瓷盘画。此盘构图新颖雅丽,人物画法摆脱了陶瓷匠人的俗套,讲究现代美术的比例、均衡,色彩艳丽而简洁,给人以干净明快的美学感受,显露出大师生机勃勃的创作自由之感。该盘原在景德镇陶瓷公司的精品展柜,存世仅1件,是张松茂先生的经典之作。

黄秀乾绘青花“搏”瓷板,作者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此件作品是作者90年代创作的精心之作,枯树上端的鸟窝中有3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树干上盘绕着一条毒蛇,正在向鸟窝爬去,回窝的母鸟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出于母亲的本能,奋不顾身的与毒蛇展开了生死搏斗。作品是对母爱的歌颂,也是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怀念。

梅文鼎陶雕“童趣”,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2008年的作品,作品表达了国人盼望已久的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的召开的喜悦心情。梅先生选取的是古代儿童,而且个个做着古代体育的动作,八组儿童,形态各异,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儿童天真、稚拙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瓷厂陶艺陶瓷
八十年代陶瓷作品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建国后景德镇瓷款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