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授的书房

2009-11-28 02:29
少年文艺(1953) 2009年10期
关键词:梅梅古琴古籍

王 红

宋教授家的书橱里有好多好多的书,梅梅偷偷地数过好多次,但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大约的数字。阿婆说应该在一万册左右吧,梅梅觉得不止。里面有好多梅梅喜欢看的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基度山伯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世界名著;也有很多的连环画,像《鸡毛信》、《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兵张嘎》等等,母亲说这也是她小时候经常看的书。

梅梅觉得阿婆家的书房像图书馆一样,安静优雅。

宋教授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半天,除了阿婆叫他吃饭。

母亲说宋教授是一个海内外很有名望的学者,他在古文献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虽然他已经退休,但他还在进行几项课题的研究,还有很多的学术机构经常请他去作各种专题讲座。

母亲关照梅梅在阿婆家看书一定不能影响宋教授的工作,梅梅认真地点点头。

教授的书都像新的一样,梅梅翻动每一页都非常小心,从不在书上折一个角。每当梅梅看得如饥似渴忘了做功课时,教授总会和蔼、亲切地对梅梅说:“梅梅呀,人是不可能一下子吃成大胖子的,不然可要得胃病的哟!”

梅梅不好意思地笑笑。

为了能多读自己喜欢的书,梅梅总会抓紧时间做完功课,然后到阿婆家看书。

书房的角落里还有一张红木琴桌,上面静静地躺着一把古琴,犹如一个初启尘封的灵物。

起初梅梅以为是古筝,阿婆告诉梅梅:“这是古琴,和古筝是不一样的。古琴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古代地位最高的乐器。它还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文人的必修之器。‘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懿十万大军,用的就是古琴。”

原来古筝和古琴是有区别的,梅梅一个劲地点头。

“这把古琴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从琴面上明显的断纹来看,少说已有三百年。”阿婆给梅梅介绍。

“真的,我以为院子里的枇杷树已经够老的了,想不到还有比它更年长的呢!”梅梅瞪大了眼睛,仔细地端详着面前的这位“长者”。

梅梅轻轻地抚弄了几下古琴,让梅梅大吃一惊的是竟也抚出了袅袅之音,听来悦耳动人。

“古琴无俗音。你看,随意一拨弄也这么好听。”阿婆笑着对梅梅说,“如果你喜欢的话让教授教你。”

“真的?”梅梅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这把古琴是教授的先生去世时赠给教授的,教授把它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上次有人上门来开价一百多万想买这琴,教授气愤地把他轰了出去。”

阿婆的一番话令梅梅惊叹不已,梅梅庆幸能和阿婆做邻居,能长那么多的知识。

梅梅记住了有一种古老、高雅的乐器叫古琴。

教授的书房里时常会传出优雅、动听的琴声,每当这时,梅梅就会停下手中的功课,凝神屏息,陶醉其中。

梅梅对音乐懂得并不多,但梅梅觉得:古琴的声音很特别,它不像二胡那样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是回旋往复的缠绵;不如古筝那样响亮欢快,却平和沉稳,有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

教授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梅梅对古琴也情有独钟,教授告诉梅梅:“古琴的声音细腻含蓄,让入迷恋,泛音轻灵清越,散音沉着浑厚,按音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能让人真正体验到余音袅袅的味道,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虚且实,缭绕而去,仿佛中国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

听着教授的讲解,梅梅似懂非懂,若有所思。

“最能体现古琴特点的乐曲应该是《渔樵问答》,整首乐曲始终在低音部分回旋,那尘埃落定般的回声很快将你沉入最深处。虽然在音乐中我们听不到渔夫和樵夫的问答,但乐曲就像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留出了你想象的空间。它所表达的是对平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一种历经世事的觉悟,一种沧桑过后的淡然。”教授意犹未尽。

这就是古琴,它会浸润人的心灵,但一切又似乎是淡淡的,它会停在那里,不时地从你的心里浮上来,飘散、回旋。

梅梅由衷地喜欢上了古琴。

有一次教授不在家,阿婆领梅梅进了一间昏暗却非常干净的储藏室,里面有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书架上有好多的书,不过这些书都已经发黄了,而且都是线装书,这是梅梅第一次看到线装书。

阿婆说:“为了让这些宝贝能生活在恒温的空间里,你看,还装了一只空调呢。”

梅梅用力地嗅嗅鼻子,空气中飘散着一种很好闻的奇异的清香,东张西望找了一会儿也没发现所以然。

“阿婆,这是什么香味呀?真好闻!”梅梅好奇地问。

“丫头哎,这是香樟木的香味,这些书架都是用香樟木做的,这样就起到了防虫的作用。”阿婆指着书架说,“不然的话,这些宝贵的书早就被虫子吃光了。”

“真的?”梅梅凑到书架前又用力嗅了嗅鼻子,“真香哎!想不到藏书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怪不得这香味似曾相识。

每当换季的时候,母亲总会把衣服放在一只很大的樟木箱里。从樟木箱里拿出的衣服上总带有一股香味,穿在身上清香扑鼻,梅梅最喜欢了。

“梅梅,这些书现在在市面上已经看不到了,只有市图书馆的古籍部里有,这些书叫古籍。”阿婆说。

“阿婆,啥叫古籍?”梅梅好奇地问。

阿婆家里的好东西太多了。

“古籍是指抄写印刷于1912年之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此时的阿婆俨然是一位资深专家,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花白的头发高高盘起。

“噢,古籍就是古代的书,对不对?阿婆。”梅梅问。

“可以这么说。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和刻印本两类:抄写本是指人工抄写的图书,刻印本是指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图书。从珍贵程度来分,可分为稀见本、孤本、珍本和善本。”阿婆懂得真多。

“噢——”梅梅似懂非懂。

“清代的小说家钮树玉有一副雅联:鞠通夜抱朱丝静,脉望朝含绿字香。‘鞠通是古琴中的蛀虫,‘脉望是古书中的蛀虫。旧时代,文人墨客校书之余,素琴一把,清雅之余,竟挖空心思把书房题作‘鞠通,也有的对着满架线装古书。别出心裁地唱出了‘脉望的雅号。梅梅呀,想想古人把心爱的琴和书冠以蛀虫的别称,真是雅到了极致,情浓到了深处。”

阿婆不是一般的阿婆。

梅梅感觉自己走入了历史的时空:“阿婆,这本是什么书呀?”梅梅指着书架上的一本书。

“这本是元版刻本《金刚金》,在世上可能只有两本了,是非常珍贵的。这本呢是教授家明朝以来的家谱,这本是古琴大师严天池的曲谱,这本是宋版的《通鉴纪事本末》,这本是翁同徘的奏疏诗文草稿……”阿婆如数家珍地给梅梅一本一本地作着介绍,梅梅是云里雾里,有点找不着北。

阿婆戴上白手套,轻轻地拿起一本书,走到亮处,轻轻地翻开:“梅梅,你看,这本书是手抄本,古代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书就、是靠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下来的!”

“这是真的吗?阿婆,平时看一本书都要花好长时间,那抄一本书得多长时间呀?”

“是呀,古代的藏书家爱书爱到了极处,有时因为喜欢一本书就会废寝忘食地把它抄下来。”阿婆说。

“古代的人真是太伟大、太了不起了!”梅梅由衷地赞叹道。

“梅梅,我告诉你呀,这些珍贵的古籍都是教授的祖父传下来的,祖父除了爱读书、写书,还非常喜欢买书、藏书。他常说:欲致力于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他的积蓄除了用来养家以外,其余的都用来买书。这些珍贵的书都是他用重金收购来的。”

阿婆拿起一本残缺的线装书:“这是教授祖父的藏书目录,不过已经不完整了,几经磨难,能保存下来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教授祖父的书都在这里吗?这么长时间了,真不容易!”

“哪里,这只是教授祖父藏书的一小部分,有好多书在‘文化大革命中不见了踪影。唉,为了这些书,梅梅呀,你不知道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呀!”

梅梅不解地望着阿婆。

“唉,梅梅,有些事对你们这点年龄的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从阿婆的语气和神情里可以看出这些古籍能有今天确实是不容易的。

“阿婆。这些书为什么是躺着放的,而不像一般的书那样竖着放呀?”

“梅梅你看,这些书是线装书,宣纸不像现在纸张硬,竖着放是竖不直的,而且这些书的年代都已很久远,宣纸已发黄发脆,所以只能躺着放。”

“噢,原来是这样。”梅梅点点头,“阿婆,您当过老师吗?”

“我呀,是一个家庭妇女。不过,阿婆跟你一样,也是个书虫,也是很喜欢看书的,家里的书我基本上都看过了,”

“阿婆,您真了不起!”梅梅向阿婆竖起了大拇指。

“梅梅,我跟你说呀,这些可是教授的宝贝,他把它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上次我在整理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一点,他好几天都没理我呢。”阿婆说着,竟有些羞涩,像个小孩子一样。

梅梅使劲地点着头。

“不过,前几天教授说了,过一段时间他要把这些书捐给图书馆,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已经不能好好地保护它们了,图书馆有比较好的条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能享用它们。”

宋教授的书房,让梅梅懂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猜你喜欢
梅梅古琴古籍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回家乡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寻访千年古琴
光盘有绝招
归来落花拂罗衣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