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介华
我每当提起小学毕业考初中的作文来,依旧兴奋不已,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我从小喜欢作文课,不管是写人的还是写景的、写物的,我都愿写,而且写的时候,不愿受约束,只要不离开老师大的要求,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童年时,我生活在北方农村。丰富的农村生活把我的童年记忆“点缀”得五彩缤纷。树上的小鸟、地里的蝈蝈、山上的野花、河里的小鱼,它们把欢乐带给了我,同时,也成了我写作文的最好素材。因为我喜欢这些小动物,喜欢那些怒放的鲜花,自然就观察得十分认真。
有生活就有素材,有观察就有东西写。
在班上,我的作文一直“名列前茅”。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念,但有时也把我的作文作为“反面”的教材念给同学们听,讲这里不好,那里不行。我呢,认真地听,下次写作文时改过来就是了。
眨眼间,小学毕业了,我离开家乡,到离家30多里地的涿县(现已改为河北省涿州市)一中(当时属河北省重点中学)去考试。
我是多么想走进涿县一中那神秘的大门呀!
作文考试题目是《我的家乡》。
呀!多么熟悉的地方。
我拿起笔,“唰唰唰”,一气呵成。
“朋友,你想了解我的家乡吗?请不要着急,听我慢慢地讲给你听吧!”
“我的家在北京市房山县的南侧,与河北省涿县接壤,弯弯曲曲的拒马河从房山县的西南方向流过来,又奔向涿县而去。它把我们两个相邻的县连接了起来。”
“我的家乡很美,山清水秀,如同一个大花园……”
我娓娓道来,没费什么力气。因为我是在向友人唱我心中的歌,越唱越爱唱,越唱越动听!
结果,两个星期后去看“榜”(把被录取人的名字写在纸上,在学校的墙上张贴出来,我们称它为“榜”),我的名字在榜上闪着光。
哇,我考上涿县一中了。
后来我才得知,我的作文得了高分,老师的评语是言之有物,有感而发。
从此,我在创作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