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次,我拿起稚嫩的笔,试图刻画他,描写他,歌颂他,却每每无功而返。但我仍要一次次尝试,只因他影响了我,影响了我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于是,在这场关键性的考试中,我下笔呼唤他——父亲。
小时候,我以“顽劣”著称,母亲的慈祥似乎无法感化我。自然而然地,教子之鞭落到了父亲的手中。
记忆中,父亲的伟大“教育”永远从木棒亲吻我的脊背开始,在我的双膝扑向地板的“扑通”声中结束。六年的小学时光,我过得很不是滋味,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每个学期都至少被痛打或罚跪一次。
于是,我痛恨父亲,以一个幼稚孩童的无知痛恨他的不尽人情。我相信,他从负面影响了我。
长大些,读初中了,父亲不再粗暴地对待我,教育我的方式也改为交流为主。但有时,他仍免不了拉下脸,声嘶力竭地训斥我。我开始坦然接受,聆听他的教诲。无论是和善或是严厉,是劝导或是训诫,我都仔细品味,洞察其中的深情。
读初三时,父亲对我已全然没有了脾气,也开始在学习上引导我。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横溢:数学、英语、古诗词,还有各种公式,没有他不明白的。然而,让我痛心的是,他的头发已经斑白,他的声音开始沙哑——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在他用博学和睿智影响着我的时候,岁月也用无情和苍老影响着他。
那天,我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时,父亲就站在车站向我挥手。依然是穿着笔挺的西装、系着领带、戴着手表的样子,但他的眼神中少了十年前的高傲和锐利,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我能察觉到他在用自信影响我,让我明白——我的背后还有他。
几百字的空间,真的好小,我甚至还未提及他漂亮的字、高超的厨艺和老练的待人处事方式,也未提及他的学生、他的黑板、他的教鞭。我又一次失败了,只因在我心里他是完美的。
这一瞬,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他身着西装、系着领带、戴着手表的样子,我甚至依稀看到——他在笑。
爸爸,您对我的影响是那么深,让我懂得爱和理解,让我更加机敏好学。只是,这份恩情,儿一生也还不清。
整体评价:
文章紧扣主题,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全文以时间为序,记录了父亲对“我”教育方式的改变,对“我”的影响也随之不断变化。文章结构安排巧妙: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小时候对父亲的恨:随后慢慢理解了父亲,父亲的形象越来越高大;结尾处对父亲穿着的描写和优点的概括非常巧妙自然,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具体。
(徐赛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