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庸
60年前的1949年。我14岁。当时我家住在沈阳市东郊区旧站(现高坎镇)。7月放暑假的时候,区委的文教高助理找到我说:“郊区委宣传部最近通知,各分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要组织一个文艺宣传队,让我帮他张罗一下。我很爱好文艺,于是欣然接受了帮忙的请求,协助他策划文艺宣传队成立一事。最后经区委领导研究决定,从6个中心小学抽调20余名爱好文艺的男女学生,又从对文艺很有兴趣的青年农民中选拔十几人,加上青年音乐教师6人,总计40多人组成一支文艺宣传队。一位姓马的音乐老师任队长,我任队长助理。当时,宣传队的所有人都住在旧站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伙食由旧站村政府负责解决。
文宣队分成了三个小组,一组是歌唱(占大部分人);二组演剧组;三组是乐队。当时的乐队很简单,主要乐器就是一台脚风琴、两把二胡(其中一人兼板胡)、一支竹笛,一个音乐老师带来一支小号和一套锣鼓。这样规模的乐队,在当时6个区文宣队中间还是属中上等的。
学校还腾出两个较大点儿的教室作为排练场,排练的节目大部分是歌曲,如《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东方红》等。戏剧主要有《解放》、《盼八路》等从解放区传过来的剧目。1949年8月中旬在旧站小学小操场搭建一个戏台子,区文宣队在这里做了第一场演出。周边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也都来观看文艺节目,足有一千多人。这次演出的效果极好,区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决定在10月1日开国庆祝大会前,先到区内十几个村庄进行巡回演出,以提高演出的质量。
从8月下旬起,文宣队陆续到各村去演出。我们每天坐着大车往返各个村庄。巡演过程中,我们又发掘了一些有文艺特长的青年农民并吸收到文宣队中。如在一个村发现一名青年喇叭吹的很出色,还有一个人的独唱也很不错,我们将这些人才吸收到文宣队中来,扩大了队伍,提高了演出的质量。9月初,我们应浑河南深井子区和李石寨区的邀请,到那里为他们演出一周左右。9月下旬,我们对节目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提高。
1949年10月1日凌晨4点多钟,我们坐上从4个村子抽调上来的10辆大马车,浩浩荡荡,打着国旗,唱着歌曲,奔向沈北蒲河中心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当天7点30分,我们到达那里。那时的会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会场四角装有高音喇叭。北京大会开始后,大家都认真收听北京的开国大典盛况。当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大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话语时。会场顿时一片欢腾。当时的情景如今回忆起来仍令我热血沸腾,激动万分!
下午开始筹备演出,我们区文宣队排在10月2日上午演出。当夜,我和队长都住在浦河老字号——谭家小铺后院一间小平房中。这里也是文宣队的临时队部。谭家小铺的主人是60多岁的老者,老人很健谈,我们畅谈直到深夜。老人讲:“我们谭家铺子是在清末时我爷爷开的,我家半商半农,还有十几亩地,一边种地一边经营。到张作霖时期,他们军阀混战,为解决军费,搞什么清丈土地,结果我们受罚500大洋,小铺子差点没搞黄了。伪满时,我开始经营这间小铺。到四十年代,战事紧张,搞配给制度,许多物品不让小贩卖,小铺几乎没有可卖的东西。光复后,国民党又来了。大兵买东西不给钱,伤兵到小铺来强拿也不给钱……只有解放后的今天,我们建国了才真正过上好日子。
我们对老人的回忆很感兴趣,便对他说:“明天第一个节目就是旧站区文宣队演出,请您去看节目。”老人爽快地答应全家去看我们的演出。晚间他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演的真好,比咱浦河中心区演的更出色。”我们的演出10月3日才结束。旧站区排在第一名,获得一面锦旗,奖励一套新锣鼓。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创作的歌曲被评为二等奖。区里给我颁发了一个奖状,一个白背心和五角钱(东北币五千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获奖,第一次拿到自己挣的五角钱。下午我用两角五分钱买了一支钢笔,又给弟弟妹妹买了浦河大麻花和一斤花生。
这就是60年前我的第一个国庆节,虽然时光已划过一个甲子的岁月,可是60年前的记忆却历历在目,清晰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