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雍:奖杯是一部原生态文化史诗

2009-11-26 09:17莫治江
当代贵州 2009年19期
关键词:大展原生态苗族

莫治江

“在中国兼漫画、雕塑、陶艺、工艺于一身的当推刘雍,创作集讽刺、幽默、装饰于一炉的又是刘雍。”这是著名漫画大师华君武老先生对刘雍的赞誉。

40多年来。刘雍纵横在漫画、陶艺、雕塑、挂毯、壁画、剪纸、书籍装帧等多个艺术领域,着力于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环境的交融,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出自这样一位大师之手的“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奖杯。具有什么样的魅力'

“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奖杯,它应该是什么样的造型,应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其设计者刘雍脑际最先闪烁着这样的概念:贵州特色、独特创意、艺术价值,并能折射贵州多彩的原生态文化。

奖杯是民族工艺的升华

“‘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奖杯,其工艺源自贵州民族传统工艺,是对台江施洞民族传统工艺的升华。”其设计者刘雍先生介绍,奖杯为原生态图案镂空纯银图腾柱,其直径与高度分别为180毫米和260毫米,纯银重量达1.8公斤。

奖杯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和最后—部分是四对手镯拆开然后焊接成两个圆,外观有草垛状的钉子,寓五谷丰登之意。第—部分和最后的一部分都是饰边用的,不同的是第一部分两侧各挂上两个龙头;奖杯的第二部分也是一个手镯,只不过手镯中是用银丝卷成错落有致的图案,图案以当地图腾物蝴蝶妈妈和凤凰作为装饰,寓吉祥和美之意;第三部分是花、蝴蝶妈妈、吉宇鸟作为镂空的图案的手镯;第四部分是龙凤鱼和苗族的祖先姜央;第五部分是雷公、吉宇鸟等当地的吉祥物。这些图案,都是用银丝精心缠绕而成,工艺细腻,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这七部分是七个手镯,巧妙地把它们重叠起来就成了一个镂空的圆柱体,再在旁边贴上几条龙作杯子的把手。奖杯极具鲜明民族特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工艺手法。

然而,奖杯设计之初,原本不确定制作成什么样子,也有计划是制作一个盘子,把民族图案刻上去,但是这样的缺陷是没有立体感,要让人看到图案必须把盘子立起来。副省长谢庆生建议,“奖杯总要像个杯的样子。”

于是,设计者刘雍先生决定,把原设计图案放大—倍制作成杯状,然后把图案镶嵌上去,再加上一定的修饰。这样,奖杯最终设计成了“不可多得的顶级民族艺术品,世界艺术珍品”,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让它不仅仅是一座奖杯

像每一件艺术作品一样,奖杯一定要赋予丰富的原生态文化。

贵州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多线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孕育了许多鲜为人知并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明。苗族文化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苗族的史诗、银饰、刺绣等在被外界揭秘后,给予人们不小的震撼,这震撼不仅只是中国,还有世界。而享有天下苗族第一县的台江,更是凝聚了苗族文化的精华,其银饰、刺绣等传统工艺享誉全球。

刘雍介绍,“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奖杯,其折射的文化涵盖了苗族龙舟文化、木鼓文化、苗族史诗、夜郎文化及民族工艺饰品等,同时其工艺融合了雕塑、刺绣等,集中了贵州民族文化和工艺制作的精粹,可以说它是—部原生态的史诗。

“之所以选择苗族传统工艺作为奖杯设计的原型,除了考虑工匠和材质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苗族的传统文化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贵州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工艺较为精湛,其文化和工艺制作,能够与西方许多经典的传统文化相媲美。”刘雍说。

这座精美的奖杯,不仅体现了大师们的身份和作品的价值,也吻合了原生态摄影大展的主题,同时展现了民族文化瑰宝的魅力。“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態国际摄影大展”,云集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摄影大师关注贵州、关注原生态文化,这是本次大展的光芒。民族奖杯就是为这道光芒上锦上添花的—个杰作。

猜你喜欢
大展原生态苗族
补妆
2019湖上升明月杯"魅力中国"全国摄影大展获奖作品选登
2019湖上升明月杯“魅力中国”全国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月度游记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