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燕
[摘要]电影是文化的大餐,很多电影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电影翻译中中外文化的碰撞最为频繁。如何将国外电影翻译成国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每个翻译者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试图根据多年经验,对英文电影翻译中的文化碰撞做出简单的剖析,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英文电影;翻译;文化碰撞
电影是文化的大餐,现在每年我国都会引进许多“大片”,再加上其他内容的影片,每年引进的电影就会有数十部。这些电影每部都深深蕴含着其摄制国家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既没有曲解片中原意,又能较好地被国内观众所理解:如何做好翻译中的中西文化碰撞,是翻译工作者头疼的事情。
一、新中国电影翻译历史
新中国对国外电影的翻译可以追溯到1949年前苏联电影《一个普通的战士》的翻译,之后对国外电影的翻译在“文革”时期停顿下来。长春译制片厂和上海译制片分厂,一直到1969年才重新开始故事片的译制。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中国的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是与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文革”前1949年至1966年这17年的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lO年“文革”时期、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25年的大发展时期。
1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
最早开创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这个电影制片厂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就开始筹建了,原名为东北电影公司,厂址在长春,1946年10月1日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8月,由袁乃晨导演,孟广钧、桴鸣、刘迟翻译,张家克、高岛小二郎录音,主要配音演员有张玉昆、吴静等共同译制的《一个普通的战士》成功公映,标志着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译制片的诞生。次年翻译电影的数量更是达到了3l部。1949年至1965年这17年间,我国译制外国电影多达775部,平均每年多达45部左右。17年时期,我国曾从32个国家进口电影,这些国家遍及世界各个大洲,其中既有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日本、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数量上相对很少。但是译制片却为中国人打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面向全世界的窗口,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摆在了几亿中国人的面前。各种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了有效有益的交流。
2“文革”时期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间,中国经历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外国电影的译制也不可避免地融会在当时国家的政治大氛围里,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
六、七十年代,中国和前苏联发生意识形态分歧,随之很多原来与中国交往密切的社会主义国家随前苏联一起孤立中国,使中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从那些国家大量进口电影,很多电影交流的大门就此关上了。同时,国际上对中国的孤立围困又让国人自己关上了对外交流的大门,加剧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孤立状态。结果,中国身边只剩下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几个小兄弟。“文革”期间的译制片几乎全部来自这几个国家。这些外来影片由于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和地域习俗的不同,也构成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表述方式、叙事方式以及语言方式。以至在当时人们总结出四句打油诗一样的评语,并广为流传:“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没头没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3改革开放之后的大发展时期
1977年,我国译制了13部外国电影,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译制片产量稳定在35部左右,后期又有增加的趋势。2000年,我国译制片产量为42部,其中,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28部,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7部,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7部。
近3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大增,电影科技也随之突飞猛进,我国早期译制片的录音效果已经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如今的译制片录音已从单声道效果发展到立体声效果,再从立体声效果发展到环绕立体声的效果,一个译制厂家可以录制多种制式的电影配音。目前,我国主要的电影译制单位都使用了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国际电影市场电影译制的需要。
二、我国目前英美电影翻译的几个误区
翻译行为就像一个“守门人”(gatekeeper),在进口电影素材中加字幕转换介绍能被视为源文化和目标文化的不同的象征区别的证据。在许多这样的转换发生中,有些还是清除本质的:俚语和方言的省略、社会批评的调子变低,诸如过滤对同性恋涉及的猥亵,把其他文化当成笑柄等;仔细审查对德国文化某些方面的批评,对纳粹时代的引喻。电影翻译因此不只是语言转换问题,电影翻译现实是取决于接受方文化的应用需求的扩展。因为不尊重电影本身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翻译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电影翻译中,经常会进入以下几个误区。
1电影片名翻译受市场化影响较大,翻译比较随意
由于一部电影首映前,观众对其文化、影星、导演并不了解、片名的翻译就尤为重要。很多电影的片名译得离谱,差得离奇,并不是译者水平低,而是发行者为赚钱而篡改的结果。
比如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Total Recall,被译作《魔鬼总动员》,一炮走红。随后几部施瓦辛格的影片就一味地冠以“魔鬼”,什么《魔鬼终结者》Terminator、《魔鬼孩子王》Kindergarten Cop等等,不一而足。
2翻译水平所致片名翻译出错
如影片《基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虽然在两岸三地上演时都译对了,但许多介绍文章和中文广告都把片名译错了。不少报纸将其译作《耶稣的圣情》,犯了两个错误。(1)耶稣Jesus是他的名字,而基督Christ是对他的尊称,意思是救世主。(2)Passion在此意为suffering/death,这是从希腊语pathos译来的,在中文圣经里译作“受难”。尽管在西方Passion Play作为宗教教育曾经很普遍,而且至今在一些天主教国家仍以不同形式在复活节时上演。还有许多名画以此为题。
3对于影视内涵理解不到位导致翻译出错
加White Nights改编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照字面意思,无论小说或电影都译成了《白夜》。
三、英美电影翻译的几点浅见
1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可以升华影片原有的文化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英国电影RedShoes播放时被译成“红舞鞋”,觉得也无可厚非。此片主要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舞女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而不能做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的凄婉的故事。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英文的原意,也紧扣剧情,但直译的平
铺直叙,没有更深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一次外国优秀影片巡回展的大幅广告上Red Shoes这部英国影片片名被译成了“红菱艳”,细细品味“红菱艳”这一译文,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红菱艳”这一片名隐含穿着如红菱般舞鞋的舞女艳丽却薄命。译者把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红菱”注入其翻译中,从而成功地重构了一幅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能会意、肯接受的崭新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这一巧夺天工的翻译手法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所以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
2对一些有寓意代表的更要注意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这一点比较明显的就是龙dragon,在西方在文化里是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在中国却是具有正面寓意的吉祥象征。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释。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等意,昔日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因此与“龙”字相关的词语绝大多数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截然相反的。因此,例中埃得加与依莎贝拉的最后一段对话不妨翻译如下:Edgar:Oh,you want a drag-on?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人们熟悉的猫、狗、猪在中国人心中和英美等英语国家人们的心中产生的喻义联想就有所不同。
3要注意电影中不同情景下特殊的译法
电影《虎口脱险》中,有一幕经典的土耳其浴室接头戏。尚华和于鼎配音的指挥家和油漆匠,哼着Tea for two作为接头暗号。在原来的译本中。Tea for two被译为“情侣茶”,虽然意思也对,但没有达到影片中原有的境界。后来经过反复思考,陈叙一把“情侣茶”改成了“鸳鸯茶”,一下子把电影中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令人叫绝。因此,译者最好舍弃喻体,只译寓意,译为“离权力越近,就越多恐惧”。
总之,我们在进行英美电影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中西文化不同背景下各种寓意、语态的变化,注意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和碰撞,才能将一部好的电影原汁原味地、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王雅文,Prison Break背后的中国字幕组[J],瞭望东方周刊,2007(05),
[2]王佐良,新时期的翻译观[A],杨自俭,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德]姚斯HR,[美]霍拉勃R c,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尹鸿,王晓丰,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J],当代电影,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