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2009-11-26 03:14李蓓蓓
电影文学 2009年14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苏联创作

李蓓蓓

苏联电影承接了俄罗斯博大、深厚的文化传统,以丰富的内涵、充沛的诗情和成熟的表达方式,成为世界电影之林中的“常青树”。如今,苏联已经成为历史,但苏联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辉煌和贡献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作为苏联电影创作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理论和方法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并对亚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艺术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影生产能力的限制,大量翻译苏联电影便成为供应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策略。并且,苏联电影确实给中国观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大批英雄形象如丹娘、玛莉黛、马特洛索夫都深深感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数中国观众。“十七年电影”是指中国1949年~1966年这十七年期间拍摄制作的影片(不含港台影片)。在这段时间,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接近,中国文艺界大量而系统地译介了苏联的文艺理论与批评。电影领域内除了影片的引进外,对苏联电影理论的介绍在20世纪30年代已有的基础上,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时也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在文艺界以“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名义进行了多次讨论,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指导下的苏联电影

在苏联的文艺理论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定义为“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应该与以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者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苏联文艺领域的主导地位确立后,苏联30年代的电影发展仍然得到了来自苏联传统文艺的滋养。这种文艺资源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其一,高尔基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他的文学创作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提供了成功典范和足以借鉴的丰富资源;同时,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艺的伟大传统在这一时期仍然有着影响力。这些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现实主义文艺美学,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努力保持其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二,对20世纪20年代苏联电影以滋养的现代主义美学,在20世纪30年代也有着时隐时现、或明或暗的影响。在电影领域主要表现在爱森斯坦等深受现代主义影响的电影家身上。尽管苏联电影界不断致力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但其影响不是立即就能清除的。爱森斯坦30年代一些受到批评的电影的出现,表明了这种影响的实际存在。实际上,不只是爱森斯坦的创作如此,在杜甫仁科、柯静采夫、甚至普多夫金等30年代的某些创作中,都不难看到现代主义文艺的美学因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纵观整个苏联时期的电影,其创作基本上都是处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原则下,只是随着理论原则的不断变化,苏联电影也呈现出各种形态。20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出,电影也受到强烈的影响。1934年,苏联由瓦西里耶夫导演的影片《夏伯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谓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它的成功成为苏联电影史两个时期的重大分界线,它既是最初15年即苏联革命形成时期的总结和顶峰,同时又为新的时期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的权利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苏联电影创作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阶段。之后的苏联电影创作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影片。如吉甘德的《我们来自喀朗施塔得》、柯静采夫与特拉乌别尔合作的《马克辛》三部曲、根据高尔基文学作品改编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等等。这些影片都是遵循“典型化的手法”创作的,其人物形象也不是以前的那种类型人物。而是向典型人物的高度迈进。这一时期,苏联电影艺术家们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指引下,深入现实生活,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讴歌新事物、新思想、新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电影题材不断扩大,反映社会生活日趋深化。20世纪40年代,随着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狂热的掀起、个人迷信风气的抬头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涵义的扭曲,苏联电影一度处于沉寂状态。但也有一些好作品出现。如艾尔姆列尔德的《她在保卫祖国》拍摄于1943年,是一部典型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颂歌;拉莫夫的《青年近卫军》、齐阿乌列里的《攻克柏林》等等也都是这一类型的电影。

1954年,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20年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反对美化现实、粉饰现实;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的文艺创作。一些电影艺术家也开始重新审视作为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人道主义奉为电影创作的思想基础和根本美学原则。这个时期的电影注意表现普通人的命运,按照生活的本来形态描写生活,力求表现人们有社会意义的宝贵品质,表现这种品质的形成、发展和各种矛盾倾向的冲突。苏联文艺中现实主义传统精神的复苏以及现代主义观念的逐步出现,对活跃苏联电影创作,推动其再次走向世界并重获世界声誉又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影片有格里高里·丘赫莱依的《第四十一》和《士兵之歌》、卡拉特佐夫的《雁南飞》、谢·邦达尔丘克的《一个人的遭遇》、安·塔尔科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等等。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便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成员,这也意味着,中国与苏联将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亲缘性关系而彼此信任,互相帮助。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配音译制了第一部苏联影片《普通一兵》,此片也是新中国配音译制的第一部苏联影片,到第二年,这个数字就激增到60部,十七年期间引进的857部外国影片中,苏联影片独占49%。1949年至1959年这10年间,苏联电影在创作、理论和体制等方面对中国电影产生了全方位的重要影响。从1953年到1957年,苏联共派遣来中国的电影专家有28人,包括电影创作、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一些权威专家。他们直接参加并具体指导电影生产,帮助举办专修班、训练班、讲习会,有的还亲自授徒,前后共培养了几百名中国电影的各方面人才。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中国电影工作者赴苏联学习。

1953年2月,中国作协和中央电影局联合召开了第一届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电影艺术工作会议,周扬在《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电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创作上惟一正确的方法”。这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原则奠定了政策上的基础。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批评从此成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界的方法论基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不外乎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艺术家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去描写现实。但

在后来的实践过程中,稍有变奏,“典型论”明显占了上风,它要求创作者刻画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是自然主义的描摹,而是要有所提炼,有所升华,为了表现主人公身上的光辉品质,甚至可以忽略主人公(特别是英雄人物)身上的缺点;另一方面则要求创作者以社会主义的精神教育人民。艺术家应该诚实地告诉人民大众,现实是怎么样和它应该是怎么样。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主张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后,形成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那就是“革命现实主义电影”。电影艺术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之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实践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个阶段的优秀影片有《渡江侦察记》《董存瑞》《鸡毛信》《平原游击队》《南岛风云》《梁山伯与祝英台》《龙须沟》《上甘岭》等。名著改编的影片也是“十七年电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鲁迅原著)、《林家铺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龙须沟》(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红旗谱》《革命家庭》《暴风骤雨》《小二黑结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铺子》是“十七年”诸多名著改编的中国电影中当之无愧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成为银幕经典的创作范例之一。

1960年左右,中苏电影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1959年苏联召开第三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结束了文艺界的“反修斗争”。此后,苏联文艺界掀起人道主义热潮,而中国却进一步“左倾”。以1960年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为标志,文艺界开始大肆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修正主义”。至此,中苏文艺发展出现了方向性的变化。中苏电影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转折。尽管60年代初电影界还在继续提倡向苏联学习,但事实却是,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电影发展方向明显不同。1960年,停映了167部苏联及东欧国家影片,至1962年,共停映288部。所谓的“中、苏友谊”,“继续向苏联学习”等。其着眼点显然不是苏联的当前局势,而是指向苏联的过去,主要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及其电影。而对苏联的当前局势和电影,实际态度则是“批判修正主义”。当然,在这一总体趋势下,60年代初苏联电影中的人道主义思潮对1961年、1962年的中国电影还是存在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但随着1963年至1964年中苏两党公开论战,中苏电影关系也陷入了政治大批判的绝境,直到“文革”期间彻底断绝。

“十七年电影”虽然有政治至上、人物塑造脸谱化等问题,但无论如何。“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创作高潮是优秀影片和优秀电影艺术家最集中的时期,是电影类型最丰富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影最贴近生活、最贴近观众、最受观众喜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从创作到研究,从发行到放映,构建了完整的电影体系,它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甚至是对几代中国人的影响,都使得它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参考文献]

[1]洪宏,论“十七年”中苏电影关系——“日丹诺夫主义”与“解冻”思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电影艺术,2006(03),

[2]陆绍阳,外国电影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05)

[3]洪宏,人民电影:十七年电影与苏联电影“同质”论[J],扬子江评论,2007(01),

[4]十七年电影[OL]http://www.studa.net/Movie/060713/10413643-2.html,

[5]姜艳,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下的苏联电影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4,

[6]洪宏,苏联电影与“十七年电影”的风格差异[J],俄罗斯文艺,2008(04)。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苏联创作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