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洪
动画影片又叫美术影片,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借助于幻想与象征等表现形式,反映人类的生活、理想与愿望。动画影片作为电影四大片种之一,其发展无不与其他电影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新中国电影被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七年电影”“文革十年电影”和“新时期电影”。其中“十七年电影”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新生政权需要巩固,中国共产党需要有效的舆论工具对人民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由于电影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宣传优势,电影率先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因此,“十七年电影”时期又被称为红色政治时期。在红色政治语境下,中国电影创作有了明确的精神指向:电影必须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电影明确的精神指向导致电影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但动画影片在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在探索民族化道路上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汲取民族文化给养,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达到中国动画艺术顶峰并进入国际影坛,树立独具特色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产生不是横空出世,不是偶然现象,其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当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在红色政治语境中蕴含了无限的可能与必然。
一、中国学派产生的契机
1创作条件的成熟
动画自上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已经走过80多个岁月,十七年是短暂的,然而也正是在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动画跨越式地由民族风格探索的成长期成功步入艺术绽放的繁荣期。
1946年10月延安电影团接管了日本侵略东北期间在长春建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在现黑龙江省鹤岗市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这是新中国动画片惟一的生产制作部门。1950年美术组迁往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原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基础上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957年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的基础上建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个能够独立制作动画影片的专业机构。
在“十七年电影”时期,中国动画已经历过艰苦的探索期,培养与锻炼了一批热爱动画事业,具有高超技术的动画专业队伍。这批队伍成员大多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着深厚文化素养,有些还曾留学接受西方新思想文化教育,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如中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还有动画创作的中坚力量特伟、钱家骏等,另外还有北京电影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等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新生力量徐景达(阿达)、浦家祥等,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时已经整合了当时动画创作的各方面力量,其创作队伍已达到200多人。这些创作条件的成熟,为中国学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家政策的支持
动画影片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剧本创作、造型设计、舞台表演、摄制技术等于一体,动画创作既要有集体力量的合作,还要有科技手段的支持,同时更需大量资金的投人。“十七年电影”前期正是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动画工作者在创作中不受来自市场因素的困扰,能够潜心创作。如在《大闹天宫》的制作过程中,国家就给这部动画片以极大的财力支持。仅这一部片的制作就投入一百万元,在计划经济时期其投资额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千万元,据说这个投资数目是按国家的收购价格估算的。中国计划经济制度为中国学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经济保证。
3宽松的政治环境
“十七年电影”时期,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建国后百废待兴,全国人民都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中国动画也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召下积极投入创作。
建国后我国政治运动跌宕起伏,中国电影也随着政治生活艰难行进。但动画片在几次运动中影响不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特伟后来总结动画片在几次运动中幸免批判的原因时说:“当时电影系统主要把目光放在故事片上,而如美术片这样的小片种还没有精力注意,对于拍什么,拍多长都由我们自己做主,好在领导关心的少,使我们在拍片方面有很宽松的环境,大家的创作力得到积极发挥,这时期创作出不少好片。”
“十七年电影”除了作为政治宣传的有效工具以外,还承担了教育功能。由于动画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性,深受少年儿童喜欢,动画影片被定位于“为儿童服务”。动画电影多借鉴民间神话,童话以及传说等资源,不去触及社会现实题材,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逃离出红色政治语境,为中国学派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4民族化道路的确立
动画是一门舶来的艺术,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模仿学习,中国早期动画曾经历了两次模仿学习过程,第一次是向美国好莱坞学习。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创作的《大闹画室》就是以《纸人捣乱记》为模本,从故事情节到动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美国动画痕迹。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铁扇公主》也明显受到《白雪公主》的影响,无论是动画形象塑造还是人物动作设计,都有早期迪斯尼动画杂耍闹剧的印痕。中国早期动画的第二次模仿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此时苏联动画在二战后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民间传统艺术相结合,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取得巨大成功,并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动画在新一轮创业中形成以苏联动画为模仿的样本。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尤其是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获奖的尴尬事件发生,给中国动画艺术家以极大的震动,后来特伟回忆说:“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当时我们的动画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说明我们模仿别人已经到家了,但你再会学,学得再逼真,人家还以为是别人的东西,只从这一点上说,也应该考虑创作我们自己的民族动画片了。”这一事件激发了中国动画艺术家民族化发展道路的自觉追求,为中国学派的成功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学派的风格特征
1寓教于乐的教化性风格
我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动画影片虽然是舶来的艺术,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依托下,仍不可避免地表达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意识。虽然我国早期动画在向迪斯尼动画模仿学习,但与迪斯尼动画惟乐至上的表现风格相比,中国动画在强调喜剧色彩的同时,其内容隐含着深刻的思想主题。“十七年电影”时期动画不仅承担政治宣传的目的,更承载着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任务。中国学派将寓教于乐作为动画创作的准则,将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努力强调教化意识,让观众在欢笑中领悟人生哲理,成功创作出许多经典作品。如《骄傲的将军》被认为是中国动画全面进行民族化探索的第一部影片,并开创了民族风格的先河。影片通过将军得胜归来后骄傲自大,荒废武功被束手就擒这一故事,把“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哲理非常巧妙地诠释了一番。《猪八戒吃西瓜》是一部剪纸片,影片情节简单明了,但艺术设计妙趣横生。故事告诫人们如果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让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既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又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60年代初完成的《大闹天官》是中国学派典型的代表作品,影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积极向上的精神意蕴,幽默风趣的喜剧效果以及浓郁的民族特色表现了一种抵制压迫的英雄主义精神。影片不仅具有积极健康的教育意义,同时也为观众提供轻松的审美享受。
2独特的个性化表现语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艺术瑰宝,如简朴玄思的战国帛画、粗拙凝重的汉代画像石砖、金碧辉煌的唐代山水、生动恢宏的敦煌壁画、意蕴悠长的水墨花鸟、精巧灵动的民间剪纸。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化艺术都可成为中国动画造型风格滋养的沃土。1957年在特伟提出“走民族风格之路”的引导下,中国动画工作者以自觉的民族意识向传统民族文化沃土挖掘。在“十七年电影”期间,中国动画创造性地完成了剪纸、水墨等动画片,以独特的个性化表现语言树立世界影坛的中国学派。
剪纸动画是借鉴民间剪纸与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剪、刻、绘等艺术手法运用到动画创作中形成的影片。1956年,由万古蟾等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剪纸等艺术手法,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58年成功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1963年由万古蟾、钱运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融合了陕西皮影与北方剪纸造型方法,同时又将绘画技巧运用到形象刻画之中,主体形象不再是简单的平面剪纸形式,而是在剪纸风格下具有色彩晕染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俏丽动人。这部影片成功地表现出剪纸动画的民族风格和高超艺术技巧。在1964年6月获得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水墨动画源自于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水墨画。相对于通用的“单线平涂”方法,水墨动画制作复杂,因为水墨有干湿晕染、虚实相间的变化,要表现水与墨渲染的效果,使活动的物体没有清晰的边缘线,就需要突破“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因此在制作技术上是一大创举。1961年完成的《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该片中的许多角色形象都取自于齐白石的花鸟作品,整部作品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充满着诗情画意,是世界影坛的珍宝。该片曾获得第十四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法国第四届昂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第十七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分组一等奖;第四届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
“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动画也恰恰通过这十七年的发展,在探索民族化道路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确立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形成不是可以简单定论的,其中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是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参考文献]
[1]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薛锋,赵可恒,郁芳,动画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祁晓萍,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4]金天逸,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J],电影艺术。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