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围城”斗争中的杨虎城

2009-11-26 04:45缪平均
党史纵横 2009年5期
关键词:杨虎城钟楼围城

缪平均

“如果城外据点失守则坚守四关,四关失守则固守大城,大城失守则退守皇城、钟楼,皇城钟楼若最后失守,幸存者可在钟楼找我杨某的尸体!”——杨虎城

位于西安城内西五路北的革命公园内,革命亭旁的一块书状碑石上铭刻着关于这个城市一段很重要的历史:“1926年4月15日,北洋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近10万人由豫西进入关中,围困西安,时间长达八个月,于11月28日解围,在西安被围期间,城内病、饿、战死的军民达数万多人……”

据档案史料记载:革命亭碑石后,东冢埋的全是男性,西冢埋的全是女性。当时,围城解除后,陕西当局决定将围城期间死难人员及阵亡将士改葬在这里,举行“陕西革命大祭及公葬”会后,每人背一袋土,共同堆积公墓。1927年3月12日这天,陕西党政军各界数万之众参加了大祭,背来两万多袋黄土堆成了这两座大冢,掩埋了牺牲的烈士和3043具无名尸。

1926年春,对大革命恐慌至极的直奉军阀,为集中全部力量对付广东革命政府,首先把矛头指向北方。其中,刘镇华受吴佩孚指派,纠集10万之众凶猛地向陕西扑来,妄图在短时间内进占西安,消灭革命力量。4月底,刘镇华部队抵达西安城东,随后从城北、城南两个方向推进,至5月15日占领西郊三桥镇,完成了合围西安的行动。至此,西安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全部断绝。当时,西安城区原有居民10万多人,围城前后,四郊住民纷纷涌进城内避难,加上守城官兵,又增添数万人口。不久城内存粮即告紧张。到了麦熟季节,刘镇华命令士兵放火烧田,将城周10万亩小麦化为灰烬。进入9月以后,城里连杂粮都已告罄,居民不得不以麦麸、油渣、酒糟、野菜等为食,甚至皮革制品和一些药材也被用来充饥。昔日繁盛的街市一时间变成了瓦砾场,街头巷尾,满目疮痍,随处可见饿死的百姓。档案史料记载,围城期间,西安城内军民因伤亡饿冻致死的数以万计。

当时,西安城内守兵不过万人,且处于一盘散沙。这些守军分别为:一、杨虎城部——国民三军第三师;二、李虎臣部——国民二军第十师;三、卫定一部——陕南陆军第四师。其中李虎臣师的4个团和卫定一部的两个团,都因建制不全而严重缺员,合计不足五千人;杨虎城师有3个旅五千余人,实力较强。然而守城部队分属不同系统,并无上下级关系。李虎臣当时兼陕西军务善后督办,官职最大。大敌当前,三支部队遂公推李虎臣为陕军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以统一指挥,巩固城防。其中,杨虎城承担了遭敌攻击最激烈的东城和北城的防御任务。

史料记载,当时“外面十万敌军围定,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城内‘和平期成会(即一些名流绅士政客组织起来的投降献城派)却以西安南院门省议会和大湘子庙省通志馆为据点大肆活动,制造投降舆论,传播流言,蛊惑人心。其中有个褚小毖曾在刘镇华当政时期,任陕西洛川县县长,后又充任省议员,对刘镇华颇有知遇之情,此时暗给刘写效忠信,被城门守兵当场查获,褚却并不知道,还自告奋勇去劝说杨虎城放下武器接受谈判,杨虎城一听,勃然大怒,指着褚就骂,‘我原以为你是来提供守城妙计的,那知你利令智昏,为虎作伥,丢尽了我们陕西人的脸。”杨虎城果断以“暗通嵩匪,图谋不轨,扰惑军心”之罪在西华门将褚公开枪毙。至此城内主和分子噤若寒蝉,“和平期成会”灰飞湮灭,一时间无人再敢议论降刘一事。杨虎城为防止刘镇华借用他母亲名义进行劝降活动(杨母住在陕西蒲城原籍,蒲城守将侯保杰此时已经投降),传令全军:凡有关他母亲的消息,任何人不得向他报告,违者杀无赦。后来,刘镇华又施一计,派飞机到西安上空大量抛洒传单,称“凡投降者,见官升级,是兵重赏,枪杀杨虎城、李虎臣者,各赏五万大洋,献此二人首级者,各赏十万大洋,若不投降,破城之日,要放枪七天,鸡犬不留。”然而,这些毒辣的手段反而激起全城军民的愤怒和守城决心。在杨虎城、李虎臣两位将军的统一指挥下,全城军民空前团结,决心一致对敌。而此时,杨虎城也已成西安城内军民公认的抗敌灵魂,领导守城的核心。

在革命公园展室内,笔者看到了杨虎城、李虎臣两将军的一段对话。

李虎臣:“弹药极缺,又无来源,咋办?”

杨虎城:“打完了再说!”

李虎臣:“打完了咋办?”

杨虎城:“用城墙上的砖打!”

李虎臣:“城砖打完了咋办?”

杨虎城:“我们俩人上钟楼战死!”

关于杨虎城要上钟楼战死的说法,并不止出现在和李虎臣的对话中。为了鼓舞全体官兵对敌作战的决心,反围城战斗刚刚打响,杨虎城就向全体官兵宣布:“必须上下同心协力,坚守六个月。六个月期内失守,大家共同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责任,执行军法严惩不贷;六个月后城陷,由我本人负责,与大家无关。凡事不但要从好处想,还要从坏处想,如果城外据点失守则坚守四关,四关失守则固守大城,大城失守则退守皇城、钟楼,皇城钟楼若最后失守,幸存者可在钟楼找我杨某的尸体!”

敌攻东关三月不下,遂精选敢死队千人,于7月22日晨猛攻城东北。敌集中大炮十数门,轰击城角,压迫守军,同时敢死队架云梯登城,各梯上悬白布赏牌,编有号数,敌师长署名盖章,并印关防:第几号梯第一名,赏洋1000元,第二名赏洋800元,第三名赏洋500元。另在护城壕挖地道、架桥梁,输送援兵,直指城下。此时,城上守军为第三师第二游击支队司令孙蔚如部驻守,仓卒应战,以手榴弹大刀与敌相搏,激战甚烈。第一旅旅长姬汇伯闻警率卫士数人,乘汽车运炸弹,亦赶往应援。血战整日,敌死伤甚众,犹顽强支持于护城壕中,以备夜晚再攻击。这时,杨虎城命令孙友仁营长率部由北城壕内向东攻击,王集生营长带人由东城壕内向北攻击,至下午5时将护城壕内敌兵消灭,夺获枪弹云梯甚多。这次战斗,参谋王俊生及官长数人阵亡,孙蔚如足部亦受伤,此役为敌攻城中一次激烈的战斗。

敌军围城8月,无日不攻击。当时西安为西北之大城市,人口约十万余,平时三日不运粮进城,民需即感缺乏。而围城时市民、军队、难民达十余万,竟能支持半载,实因此前多年陕西农业丰收,粮价甚廉,城内商民及殷实之家多大批储粮。围城后,杨虎城在市内设总粮台,调查储粮,统计分配,足够5个月之用。但因城围日久,仓库粮尽,军民形容枯槁,面带菜色,饿死者仍数以万计,惨烈至极。

守军困于城中,因弹尽粮绝,遂于9月20日由各部挑选精锐,分攻城北大白杨,城西潘家村,意欲突破重围与渭北各军联络。激战三昼夜,攻克大白杨,潘家村,防线始转危为安。

此时,国民一军军长冯玉祥,由南口退至五原,闻西安尚未失陷,即就职国民联军总司令。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南下援陕,先后收复陕西三原、乾县、咸阳、礼泉等地,与敌决战于西安城东浐河。陕军各部齐起响应,敌不能支,逐于11月28日晚大举退却,城内守军同时分途出击,截获敌方大批枪、弹、车、炮。而重围8月之久的西安得见天日,全城军民欢心鼓舞庆贺狂欢。

“西安围城”之惨烈悲壮,空前绝后。城内所见,树无皮,草无根;城周数十里内无人烟,凡敌军所到之处,村舍为墟,鸡犬全无。1927年春,于右任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主持陕政,为纪念西安被围困时死难的军民,修建了革命公园,并集骨安葬死难军民。祭奠当日,西安城内万人空巷,举城哀悼。次日,男女老少,负土筑坟,从城郊北草滩到西五路之间的路上,肩担车拉,人流滚滚,在当时的公园北段由西安各界修起了两个大冢,俗称“万人冢”。所埋遗骨按男左女右分葬,东是男冢,西为女冢。两冢前原竖有《陕西革命殉难军民合冢铭》等碑碣多座。两座坟墓之所在,被命名革命公园,以缅怀烈士。陕西人民为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杨虎城当时所说:“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坟墓落成后,于右任当时赋词高歌,云:“名城高挂残晖,燕子犹寻故垒,兵民负土坟前泪,争祭当年饿鬼。”事实上,西安军民1926年的反军阀反“围城”斗争,不仅保卫了陕西的革命阵营,牵制住直系军阀的大量兵力,有力策应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而且也为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提供了重要而稳固的根据地。西安反围城斗争的胜利是杨虎城将军政治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
杨虎城钟楼围城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社交电商的“围城”
会跑步的钟楼
围城之外
打破无形的围城
钟楼
钟楼的燕群
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真正主角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真相
杨虎城之孙杨瀚披露 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