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感悟 培养语感

2009-11-26 04:46俞培菊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联想意蕴语感

俞培菊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源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有学者认为语感是言语活动主体对“语言的心理涵义”的一种“言语知觉”。应该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觉。

关键词:语感;联想;意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包括如下特征:①反应的敏锐性。语感是在阅读中能敏锐地感知语言的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的能力,它必须建立在主体的语言水平和生活经验积累之上。②联想的深刻性。语感能超越对言语表层意义的理解而执着于深层意义的探求。③个体的差异性。由于阅读主体内心世界、言语模式、文化结构的差异,其联想就会带有显著的差别,即有各自独特的体验。

针对语感的特点,笔者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语感培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联想 把握画面意象

每册小学课本中,都有许多盛赞祖国山水之美的佳作,融语言美、景物美、情感美于一体。这样的文章,学生能学到几分,感受到几分,关键在于能否循着语言文字的描写,“看”到那美伦美奂的画面。怎样“看”?就是要调集起学生内心关于该语言的全部经验和以往的全部生活,展开积极的联想。

1.自我感受,自由交流

例如,教学《三亚落日》第二自然段,我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体验,让他们合上书本,闭起眼睛,静心聆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尽量想象。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唤起内心视像,深切感知画面美。欣赏过后,问他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来自学生个体的感受特别丰富多彩:有的说海天一色,很难看到地平线,一切都是那么的蓝;有的说他看到了白鸥飞行的姿势是侧着身子飞快地擦过,因此才让人担心它的翅尖会蘸到海水;有的说他从“湛蓝”这个词中感到海水碧蓝碧蓝的,蓝得深沉;有的说他从“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中感到沙又细、又匀又干净;还有人说她由远及近依次看到了蓝蓝的天和海、洁白的海鸥、岸边碧绿的椰子树和海滩上金亮的细沙,它们构成了美妙的热带风光……

2.找语感点,追问深思

学生自由交流完毕,我发现能体验到的学生都已谈到了,这是他们的现有水平的毫无保留的体现。然而,课文语言的美并未仅仅局限于此,带领学生进一步感悟就能使学生的语感水平能有一个飞跃。针对课文中一个奇特的语言现象追问道:我们平时都尽量避免用词的重复,为什么作者在写天与海时,却毫无顾忌地一连用了八个“蓝”字儿呢?学生一怔之后旋即扑进文字中,有的默读,有的高声朗读,新的视角开拓了学生感悟的新视野:反复用“蓝”字就突出了蓝的程度,让人感到天与海的纯净,作者告诉我们哪儿的海也比不上这儿的蓝,这儿才是最美的;通体透蓝,给人宁静、惬意、舒畅的感觉,还有一点儿神秘:“透蓝、蓝蓝、湛蓝”这些词语使整个句子的韵律变得舒缓,读来韵味深长……

经过随意想象和启发思考两步,学生对描述性语言所营造的画面意境体会得更深,同时对课文语言美的感受性也明显得到提高。

读悟结合 探究文字意蕴

语义学告诉我们,语义的表层是概念意义,深层是文化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等其他意义。表层语义是相对稳定的,而深层语义有较大的模糊性,需要密切联系语境及现实生活来悟解和领会。

1.联系生活,一字多解

僧人志南的《绝句》上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中“扶”字乍看还以为用词不当,杖藜非人,焉能扶人?问学生:诗人如此写法,用意何在?学生起先对这一个词并未在意,经我提醒觉得别有意味。思忖良久,意见纷纷:

我想诗人年事已高,走路都有困难,都要靠杖藜支撑了。

我觉得诗人一定独自一人往野外去,不然旁人一定会扶他的,也用不着杖藜了。

我看这根杖藜诗人一定用了很久,对它产生了感情,平时走路都依赖着它了。在诗人心目中,它早己不是根拐棍了,已经是诗人的好朋友、好伙伴了。

我感到诗人此时过的桥可能有些破,桥面坑坑洼洼,过桥时叽叽嘎嘎,诗人过桥时才需要杖藜扶一把。

总之,就这么一个“扶”字,在学生心中勾起的思绪却是复杂多样,虽然含义深浅不同,理解各有侧重,但哪一种都有道理,都足以引起大家会心的微笑。

2.情感共鸣,品言外意

“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要是着眼于语言的简便性,那么它就是一种事物的抽象替代符号,而如果着眼于其无穷魅力的话,则它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和热情的象征。”这就告诉我们语言文字既是标志事物意义的抽象符号,又是感情的符号。语感培养,要求超越语义的表层,探索其内在蕴涵的“巨大的精神和热情”。

《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结尾,“我”与老人有这样一段对话: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学生先高声朗读,再动情地表演,在内心激起强烈的情感上的共鸣:

“我”紧紧抓住老人的手,因为老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我”!

“我”30年后在还要去看他,因为我敬爱这个乐观开朗的老人,打心眼儿里敬重他!

“我”相信,这雪花泉的水、自己种的大米蔬菜、清爽的空气和鸟语花香一定能让老人健康长寿!

“我”祝福老人在这样宜人的自然环境中,能再工作30年,成为百岁扫路人,天游峰不能没有老人,老人是这天游峰的象征!

老人也坚信,自己再干30年,轻轻松松没问题!

老人虽然年已古稀,但心态却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一番对话,几经思量、推敲,剥离了言语外壳,就奔涌出鲜活、炽热的情感。

比较权衡 感受词句意趣

叶老说过,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字句、研究文法修辞法,最要紧的还是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1.换词比较,揣摩意味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将“帮助、带领、搀扶”等词来换下“支撑”,学生经过仔细的比较、琢磨,一致认为,“支撑”一词最为妥当,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音乐,阿炳在贫病交加中是无论如何挺不过去的,是音乐抚慰着他痛苦的心灵,让他产生活下去的一线希望,音乐是他的精神支柱!

因此,只有“支撑”这个词最能表现在悲惨生活中挣扎的阿炳真实的内心世界。再没有比“支撑”更为贴切的词语了!

2.拓展语言,获得趣味

《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结尾有一句意味深长的结束语: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我将这一句子改为一道填空题: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

猜你喜欢
联想意蕴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