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2009-11-25 06:40李桂霞康思琦张一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广东设置院校

李桂霞 康思琦 张一非

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地,它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设置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能否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广东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地方经济;专业设置;专业群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设置,是指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高职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和社会联系非常密切的一种教育。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高职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解决高职教育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社会需求和教学工作之间的纽带,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具体体现。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它的设置必须与社会产业、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相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集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教学于一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专业设置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着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它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学校办学综合效益举足轻重的核心所在。研究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有关问题及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有关问题,是指导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之举·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现有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1、商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是随着经济发展形态的变更和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技术由于简单,知识含量少,通过模仿实践以及口耳相传的经验传递就可以掌握,因而区域经济并不明显地需要高职教育所提供的技术与智力支持。此时的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尚处于一种较为疏离的状态。在工业经济时代,大机器生产迫切需要掌握机械原理和生产技能的大量劳动者,单纯世代相传的经验,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以培养高级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信息和技术这些无形资本将取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各种有形资本的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不仅可以而且必须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由于高职教育具有面向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突出特点,因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高职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将会出现“革命性”的变革,与地方经济发展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高职教育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高教管理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高教管理体制也呈现出中央集权的特点。这种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区域性。一方面,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实行统招统分政策,也使得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中等教育的水平,高职教育还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并没有独立出来,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它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互动关系尚未形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地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育人与科研活动更直接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高职教育被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3、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

首先,地方经济对高职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地方经济可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高职教育要从所在地方得到办学经费和资源,并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决定着高职教育的体制和结构等。地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不是在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这为高职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高职教育在多方面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无疑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直接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无疑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佳中介。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技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

1、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只有适应地方经济要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才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研究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离不开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科技发展等特点和趋势的研究。2006年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将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提出了广东重点发展的九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森工造纸、医药、汽车,预期2010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7.6%。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分别为58.5%、

10.4%和8.7%。2007年5月珠海市政府公布的《珠海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和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在阐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时,都提出了主要发展的六大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外包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制造业(重点发展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产业)。所有这些,将导致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职业和岗位变化更加频繁,个人择业、创业的自由度日益增大,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广东的高职院校能否做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明智、科学地选择专业是关键,只有科学设置满足社会变化需求的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布局应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设置的专业之间的联系状态。学校内部专业结构不同,其效益也不同,这是决定学校如何调整内部专业结构的主要依据。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结构也随之调整,这势必要求专业结构也及时作出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之所在,也就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之所在。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从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设置一些适应地方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目标。此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应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及各类专业建设的产出效益,按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实现各专业在各高职院校间的合理布局,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专业使之成为优势专业,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专业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显著成绩,这是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

四、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个案对专业设置和布局的思考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制造、土建、财经、公共事业、旅游、文化教育和艺术设计传媒等九个高职高专教育职业技术门类,43个专业。虽然学校在专业开发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专业设置和布局中仍存在不足。如:专业布局仍须完善,同一类专业在不同的院系开设,造成了师资和实验(训)室的重复建设,难以形成专业优势,浪费了教学资源,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专业结构尚欠合理,与广东核心及支柱产业和职业对接的专业开发不够。充分考虑当前的时代背景,针对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和调整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1、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以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专业,正是由于这一重大区别,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自身规律。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学校属性和区域优势,根据学校的办学基础,合理布局专业。首先要认真研究市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弄清与高职教育发展相关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使专业的规划与经济结构在相互联系中达到最佳配合。鉴于学校位于广东,在广州和珠海都有一个校区的背景,学校根据广东的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广州市、珠海市的产业结构和学校的实际,选择电子信息类和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作为主体专业,能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确保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选择与高新技术产业对接的专业和制造类专业作为特色专业,更能成为科技职业院校的标志。其次应准确定位。在规划专业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应广东的产业结构要求;在办学规模上,适应广东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在培养规格上,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产品的技术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与社会、企业实践相结合。此外,要大力打造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先进的设施与良好师资的“两翼”。双翼齐飞,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根据广东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和学校实际构建若干专业群。

对高职教育来说,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内的专业应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共同的课程内容、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基础、共同的师资队伍和共同的社会联系背景等属性。我国现行的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就是坚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学校以高职专业目录的二级类专业体系作为划分专业群的主要依据,根据学校目前的专业设置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以服务广东经济为目标,围绕广东核心和支柱产业的相关产业链、职业岗位群或学科基础构建构建计算机、电子信息与通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艺术设计、财务会计、工商管理与市场营销、语言文化类等七个专业群。以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会计电算化、商务电子、文秘等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为重点,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带动七个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构建起一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体系,形成学校专业的集群优势和专业特色及品牌优势,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知名度。

3、专业结构和布局与广东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得地方者,得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工作思路。首先,学校在专业布局上要体现与广东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状来进行专业建设:一是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继续保持、发展已有的优势专业,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围绕广东核心和支柱产业设置新专业,拓展若干具有潜在实力的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广东经济发展服务;三是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使专业结构与布局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对同类学校相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比较性调研,采取客观务实的态度,以市场导向的姿态进行全面分析,在对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优势和特点分析,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或专业群构成分析,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形成学校专业建设的特色提供借鉴。建设好主体专业和优势专业,培育打造好特色专业,以适应广东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效益。

[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78070900060)]

(李桂霞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务科研处处长,教授:康思琦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张一非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罗海丰,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5)

[3]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责任编辑郑蔼娴

猜你喜欢
广东设置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粤来粤美”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