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条妙招拍风光

2009-11-25 03:17
数码摄影 2009年11期
关键词:滤镜光圈光线

在拍摄风景时,特别重要的是完美的视角和引人入胜的题材。

你肯定不止一次地看到过关于“地平线在什么位置?”这个构图问题的答案。大多数摄影发烧友都知道,这可不是简单地位于中心。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让你拍摄的照片从大量的照片中脱颖而出呢?

技术让这成为可能!

要是你想把亲身感受到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记录下来,肯定绕不开构图的基本原理。如果你的相机提供有手动设置功能,那在拍摄时肯定是很有优势的。例如,在拍摄前通过改变色温数值,可以加强或减弱光线影调。你也可以在后期通过软件来优化照片。

我们将通过接下来的技巧告诉你,如何有效地把技术与构图完美地组合在一起。

路在前方

我们在外出旅行时,像图中的景色其实随处可见,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拍摄题材。注意,在拍摄时要让这条路的线条元素引导着人们的目光穿过这张照片。此外,为了赋予这张照片张力和动感,要让相机几乎贴着地面拍摄。由于广角和采用低拍摄位置,照片中的这条路会显得非常宽广。

合适的时刻

要是想去山里来一趟摄影之旅,在出发之前一定要先动动脑筋。研究一下天气和估计一天里什么时间适合拍摄你所喜欢的题材,都是重要的功课。没有什么比当你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张照片,但是却无法拍摄出来更让人懊恼的事情了。在左边的两张示例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差别。这两张照片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下面这张照片之中,夕阳强调了山脉并赋予照片更强的纵深感。在上面这张照片之中,题材看起来没有这么气势恢宏,不过通过这间整修一新的小屋和明亮的背景,照片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光彩。

黑白之美

如果你想要拍摄一张黑白照片,就应该使用RAW格式。并使用相机的黑白模式进行试拍,这样有助于当场正确评价光线条件并对曝光进行相应的调整。利用合适的RAW格式转接器,可以对照片进行精雕细琢。当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把JPEG格式的文件转换为黑白照片。为此,你可以在Photoshop中调出相应的调整图层:

1 色相/饱和度:通过把滑块拖到“-100”,去掉照片的“饱和度”。

2 通道混合器:选中“单色”复选框,利用滑块调整照片。

3 渐变映射:你要确定,在工具面板中把前景色设置为黑色,把背景色设置为白色。然后,应用“渐变映射”调整图层。这也可以与一个通道混合器图层很好地组合使用。

光圈选择

小光圈虽然意味着大景深,可是要注意:根据镜头的不同,过小的光圈会导致图像的总清晰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在大多数镜头中,在数值两倍于最大光圈时的光圈设置下,镜头具有最大的分辨率。也就是说,如果一款镜头的最大光圈为1:4,那么可以从中推断出,镜头的清晰度在F8时最高。

长曝光时间

在大多数相机中,可以设置最长30秒的曝光时间。如果要想设置更长的曝光时间,就必须选择“Bulb”(B门)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相机的曝光时间会与快门按下的时间一样长。在这里,推荐使用遥控快门或自拍快门,否则可能会出现因晃动而造成画面模糊的情况。

新的颜色

通过设置白平衡,可以马上改变一张照片的光线情调。例如,想在这里加强暖色调,可以把白平衡设置为“阴影”模式,或者通过一个高色温值,例如K7000,来展现一种温暖的色彩印象。

全景工具软件

如果细心进行拍摄的话,可以通过使用全景工具获得良好的结果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后期编辑时间。要注意的是,拍摄的单张照片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相互重叠,并且要在没风时进行拍摄,这样可以避免间隔时间过长。

下面介绍的这些软件, 也具有“ 多排”(Multi-Row)功能,也就是说可以用它组合出多排的全景照片。

保护装备

在户外拍摄时,要注意保护装备。一个常见的UV镜可以保护价格不菲的镜头不受水滴或划痕的伤害。为了防止相机溅水或被雨淋湿,要给相机戴上“淋浴帽”。

光圈优先

要突出题材细节,适合在景深上做文章。在大光圈,也就是光圈数值小时,背景会变得模糊。为此,在你的数码单反相机模式转盘上选择“Av”或“A”模式,并预先设置大约F5.6的光圈。

全景

宽广的风景最适合拍摄成全景照片。这通常是由多张单幅照片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非常宽的横版照片。为了能留下裁剪的空间,最好使用竖版构图进行拍摄。在拍摄时需要注意下述问题:每一张单幅照片要有20-30%的部分重叠;白平衡、光圈和曝光时间都要手动进行设置;焦距要保持恒定;此外,摄影三角架,特别是带全景云台的三角架是不可缺少的。

水面

一个无风的清晨是拍摄这张照片的最佳时间。这样,深蓝色湖水的平整表面就会清晰、漂亮地反射出周围的群山。

极端的视角

你可以简单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从不同寻常的视角拍摄的照片,通常都是吸引眼球的好作品。为此,你要设置自拍快门并把相机摆在地上。现在,往旁边迈一大步,相机会自己完成这项工作。

增亮题材

当光线反差特别大或当主要拍摄题材处于阴影中时,应该开启闪光灯进行补光。不过,闪光灯的最大性能并不一定总是最好的。这经常会与整体的光线情调不一致。无论是内置闪光灯,还是外接闪光灯,摄影者都应该在必要时降低闪光性能。

调整闪光性能

利用自动模式调整的曝光,有时会显得不自然。因此,需要调整闪光性能,这要么通过相机菜单,要么直接在闪光设备上进行调整。

相机菜单:可以非常轻松地在相应的菜单项上调整闪光性能。

外接闪光灯:

在很多产品中, 可以直接通过在闪光设备上的菜单区进行调整。

正确的曝光

对于相机的自动功能来说,落日可不是个简单的任务。谁要时直接对着太阳曝光,会马上发现在这周围会特别暗。因为相机测光系统会以一个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的明亮情况为依据。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手动调整曝光。你要对着天空或前景中的题材进行曝光。或者你可以通过多点进行点测光,然后自己取中间值。

包围曝光

在一场雷雨前后,是捕捉具有戏剧性光线情调的迷人照片的理想时刻。不过,这种光线条件不易把握。为了在曝光方面稳妥起见,要激活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拍一系列照片。以后在个人电脑上,你可以静下心来决定,其中哪张照片具有适合的曝光效果。

极端的温度

在环境温度非常低时,如果直接把镜头从温暖的屋里拿到寒冷的外面,镜头会蒙上一层雾气。对于数码单反相机的反射镜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在相机适应环境的低温前,一定不要更换镜头。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拍摄,要把电池从相机上

拿下来放到裤子口袋里,因为温度过低的电池,其性能也会大幅下降。

晃动危险

在使用长时间曝光拍摄的照片中,仔细看可能会发现其中有轻微的模糊。如果觉得三角架太重的话,应该考虑带上独角架。这样,就可以清晰拍摄出那些手持拍摄会变模糊的照片了。在拍摄这样的照片时,最好看看能否把身体靠在一边或把胳膊支撑起来以保持稳定性。

使用照片滤镜

为了加强图像的色彩效果或快速除去不希望看到的色斑,值得使用Photoshop中的“照片滤镜”。例如,通过“冷却滤镜”,可以给照片添加一种蓝色色调,这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校正暖色调的色斑。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滤镜效果会对整个照片产生影响。

光线情调

根据白天时间和季节的不同,在拍摄同一个题材时会获得完全不同的结果,从这里的比较中很容易看出差别。拍摄这个题材的最佳时间是清晨或下午晚些时候到晚上的时段。根据日照的不同,照片会显得更有形,对比度更强。这是由于水面的倒影而形成了亮点。在多云的天气下,阳光显得更为柔和。

非常简单地制作HDR照片

对于移动的题材来说,不适合拍摄包围曝光的照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会在后期编辑时产生问题。如果是这样,可以使用一个技巧:把这个运动过程以RAW格式照片记录下来,以后从这个文件中得到多张单幅照片。

高动态范围

具有高动态范围的题材是一个特别的挑战,因为明亮的颜色和丰富的细节很难在一次拍摄时全部捕捉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所谓的HDR照片(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这样,就可以把阴影和高光中的很多细节都捕捉下来。在经典的方法中,拍摄包围曝光的系列照片,分别单独拍摄高光、中间调和阴影部分。最后,在个人电脑上把这组合成一张图片。

垂直的线条

在拍摄风景时,人们喜欢使用横幅照片,因为这可以把更多的元素都记录下来,并给人留下宽广的印象。如果想要在构图中强调垂直的线条, 那么竖幅照片就最佳的构图方式。这样, 照片会变得更能扣人心弦,指向天空的石头形状也会显得更高,峡谷也会显得更深。

形成对比

在构图时, 要引入鲜艳的颜色。为此,既不需要滤镜,也不需要价格不菲的相机。利用在前景中从周围环境中突出出来的元素,不费大力气就可以成功拍出一张好照片。

合适的滤镜

利用滤镜,有时可以做得更好。例如,中灰镜就可以校正过强的光线,并降低在明亮的天空和相对较暗的风景前景之间的对比度差别。通过这种方式,细节会保留在图片之中,而不会因为使用滤镜而不能识别。利用偏光镜,可以获得饱满的颜色。云彩的白色会变得更有形,因为天空的蓝色显得更暗。

猜你喜欢
滤镜光圈光线
“绿瓤西瓜”横空出世 是滤镜合成还是“确有其瓜”
影像视界
材料作文“滤镜与生活”导写
影像视界
“你看不见我”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渐变ND滤镜套装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淘气的光线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