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地理(组诗)

2009-11-24 07:54王浩洪
诗潮 2009年8期
关键词:棕壤细沙文艺

小 传

王浩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诗歌月刊》《十月》《长江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和文学评论百余万字,出版诗集《地上的蚂蚁》《寓言》。作品曾获全国诗歌大赛奖、国际优秀论文奖、湖北文艺论文奖等。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浩洪的诗富有丰厚的人生经验,他从未让诗停留在事物或现场的表层;他在诗里注入了生命的疼痛、欢欣和各种复杂的感受,但这些情感又总是隐忍和节制的。在语言上,他喜欢采用畅达的口语,却又含蓄蕴藉。他还在一些诗中引进调侃、幽默和诙谐,使诗具有了唯美以外的另一种审美景观。

——刘小松

岩上松

在壁上,张望

风扇动翅膀

天空多么宽广

学习云

背叛坚守

背叛那么多扎根的日子

血与岩石,岩石与根

融合,交织,疼痛

说不能

一百年用功,一百年克服坚硬

一百年雨雪,阳光

一百年,为了细小的翅膀

做一个梦,飞

看倦了眼睛,还有泪光

大别山的土

红壤、黄壤、棕壤

红棕壤、红壤土

黄棕壤、黄棕壤土

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

还有:石灰土、紫色土、潮土

油黑的水稻土

土,PH值:酸性

适合青冈栎和马尾松

适合乔木、灌木、绊地根草

适合红薯、芝麻、小麦、油菜

也适合棉花、一年两季的水稻

我记得地理志上是这样记的

有两句我想写但没有加上——

这里的土壤色调偏暖

是穿在石头上的一件单衣

只有那些艰苦朴素的植物

喜欢,能够茂盛

山 塘

一只碗

放在山里

承接从叶子上下来的水

汇入灯盏

锄头用一个春夏

把汪洋,均匀地分给

坡上的山田

打开或关上

由稻子说了算

储蓄与消费

在冬天与春天

山田里的石头

坐在田里,突兀

像岛屿,像礁

一个个山石制作的盆景

我看到时,三月

田平如镜,有浅浅的水

浮起光滑,平静

我没有走过去

托一个起来,带走

再来时,九月

风吹稻穗,摩挲它洁净的脸

说话,声音很轻

丘 陵

山,在东

原,在西

都很远,太阳在那里

出发或者睡觉

馒头散落一地

弧形,起伏,柔软

栎树的叶子还在赶路

泡桐的紫已经报到

麦地躺在坡上

像毯子,青着

斑鸠蹿上枝头

咕咕,叫一阵,飞去

草就绿了

一头黄牛

从棚屋里出来

去到山坡

嘴里还嚼着

昨夜的干草

雨 后

停了,水还在滴落

淅淅沥沥

从昨天到今天,交响乐鸣奏一夜

树叶累了,好想歇息

天空和道路,微小的已经流走

屋的裙裾上挂满泪滴

山中,成长和腐烂都欢欣鼓舞

我闻到了氤氲和潮湿的草气

巴河沙

从天堂峰走到河口

成为细沙

得走多少路程,要见多少黑白

细沙沉于河底,或者

躺在岸畔,或者拥到江滩

挤成一片,一团

它们被水清洗干净

金黄,闪亮

它们不再紧密

坚硬已被水解散

它们不能回去

再不能回到

天堂峰下,一千年前

倒掉的巉岩,不能躺在幽深壑谷

鸽子花树的旁边

举水下游

东边平原,西边原平

追求三百里,突然缓慢

安静,走,默然

那些很圆的鹅卵石

停在渴望的远方,挂在山间

只有一些善于拐弯的细沙

能够进入长江,入海

跟盐一起浪漫

它们,要在静寂的时候

才会想起那些石卵

那些搁浅在溪河里的船

举水平原的村庄

站在旷野里

仿佛一只鸟

落在广场上

没有靠山,四面空旷

跟棉花、麦子、瓜棚平起平坐

说话的与不说话的一起生长

喜鹊在树上,比人更高

叶子要冬天,才回到地上

海里面的一块礁石

拥有绿,拥有黄,拥有

海一样的寂寞和阳光

猜你喜欢
棕壤细沙文艺
沙漏里的细沙
沙漏里的细沙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两性-阴离子复配修饰对黄棕壤吸附Cd2+的影响
□文艺范
家乡的细沙羊尾
家乡的细沙羊尾
尿素不同配施处理对棕壤茶园土壤尿素转化及硝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长期不同施肥棕壤玉米地酶活性的时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