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晗
从一家传统印刷企业延伸到IT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利奥集团把信息、物流、创新归结为未来企业发展必须依托的支点,并将诠释一个个RFID实施案例。
6月25日,自动识别设备及解决方案领先供应商美国易腾迈公司(Intermec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宣布,与迈前物流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成为RFID市场战略合作伙伴,形成强强合作,共同推进双方在RFID市场的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双方将就服装、电子、汽车、物流等细分行业推出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并计划在广东、浙江等地建立RFID应用体验中心。
而促成此次双方合作的起因正是目前正在分步实施的华南地区生产制造领域应用规模最大的一个RFID应用项目——广东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成品入库及出库管理系统。这个项目也在同期举行“2008 RFID世界年度最有影响力企业、产品、应用、事件评选活动”中荣获“2008中国RFID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成功应用”奖项。
在广东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珠江的东西两岸因不同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特点呈现出“你追我赶”,各领风骚十几年的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珠江西岸的顺德、中山、佛山以家电制造业领军珠三角经济的发展,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珠江东岸的东莞、深圳抓住了IT业在全球快速发展的机遇,成为全球IT产品的制造中心。而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和广佛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珠江西岸城市群又重新迸发出新一轮发展的澎湃动力,而所有分布于这一地区的企业,无不在快速的市场发展机遇轮换中磨砺自己的韧性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成就企业发展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座落在广东省鹤山市的西江边,隶属于总部位于香港的利奥纸品印刷集团(LEO Paper Group)。利奥纸品印刷集团(LEO)创立于1982年,是一家国际性印刷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纸制品制造商之一。2008年销售额达40亿人民币。利奥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强大的生产能力,提供专业的纸制产品的印前制作、生产和印刷以及印后加工等一站式服务。
在利奥集团负责资讯科技的董事梁延国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进入公司的接待大厅,大厅左侧一块精美的公告板引人注目,上面用了九种语言来表示的“欢迎”,突显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全球化的视野。
利奥集团专注于印刷产业已经27年,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也近20年时间,鹤山雅图仕整个厂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是一个典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同时亦是目前全球单点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产品种类多元化,除了精装书、儿童书、玩具书、弹起贴页书,还有包装品、纸袋等,产品全部外销主要出口至英欧、美、澳以及亚洲等地。厂区里生产车间和仓库是一个海关监管区,企业的系统和海关的系统相连。
印刷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那么雅图仕又何以发展至如此规模?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究竟有什么“杀手锏”?
进入公司的产品陈列室,琳琅满目的产品呈现出—个独特精美的展厅,这些产品不同于普通印刷品。一本看似儿童读物,它的封面是一个在雪地中奔跑的孩子,但是当你轻轻抚摸他头上的帽子和身上的外套时,却能感受到织物的质感,打开书,轻抚书中的一只老虎,感觉不到传统印刷品的那种的光滑,反倒有一种类似动物皮毛的质感,而这些都源于雅图仕开发的植绒技术。除了植绒,其他陈列的书籍的封面也分别采用了其他新颖的设计和技术,如在封面“机器人”眼中镶嵌发光二级管、全息反射的立体图案等。而当笔者翻开一本儿童百科全书时,埃菲尔铁塔和悉尼歌剧院就从书本中“立了起来”,这是用硬纸折叠而成的被巧妙地藏在两页之间的模型,当孩子翻开这一页时,不仅可以阅读相关的介绍,还可以对这些知名的建筑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其精巧新颖的设计和精细的做工,令人叹服。遗憾的是,这一系列的儿童书籍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比较罕见,其主要面向的是欧美高端市场,但由此也可粗略窥见,一个传统企业跻身于行业翘楚的扎实功底。
利奥集团的主席梁镇华认为,财富并不主要存在于物质之中,而是存在于思想之中,利奥要探索出一条与利奥相得益彰的创新道路。1992年,当时的利奥还没有今天的规模,只从事纸袋生产,出于生意人的危机意识和敏锐触觉。粱镇华决心进入儿童精装图书市场并潜心钻研制作工艺和技术,经过两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才向市场推出成熟的产品,至今这仍然是整个集团的主要业务。
梁延国每介绍一件产品时,也都会强调产品的创新和创意,创新已经成为利奥的企业基因,这一感觉在笔者采访的过程中也愈加明显。
因为企业注重创新,所以一直以来,利奥都在思考及实践如何从传统的行业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已经成为行业翘楚的利奥,考虑的是更加宏大的企业愿景——成为全球印刷通讯行业的领导者。
需求推动技术进步
致力成为行业领导者的追求和企业内部的创新的基因的驱动,使梁镇华把注意力投向每一个行业的领军者。2005年,沃尔玛要求供应商运用RFID技术的动向,促使他为梁延国安排了一项任务:思考利奥运用RFID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可能性。
基于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的考虑,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利奥在鹤山雅图仕的生产基地迫切需要降低生产中的差错率,提高对订单的反应速度。
“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来自海外,基本上都是通过集装箱运输,一个订单装错柜,是无法弥补的,客户也就永远消失了。”
2006年底,利奥集团开始在鹤山雅图仕构思应用RFID技术,改善成品管理的尝试。有着丰富IT系统开发及实施经验的梁延国选择了一家香港本地小企业——迈前(AVANTI)科技作为其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这是因为迈前科技具有在RFID技术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而且非常重视和利奥的合作。
“当时,利奥提出了在鹤山生产基地应用RFID技术的想法之后,我们和迈前科技的总经理李崇志还有香港大学的一名教授进行过商谈。然后,我们告诉李总要跟他们合作。最后,我们得到了迈前科技的积极回应,迈前亦由此开始,最终成为利奥集团大家庭中的一员。”
于是,梁延国带领的团队和来自迈前科技的团队,开始了对雅图仕的整个生产系统的调研工作。虽然最近的九年是鹤山雅图仕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今日雅图仕各方面的发展与九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生产车间和仓库却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设计及规划的问题,这就为物流的合理化改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梁延国和他领导的团队,决定在几个关键的环节布置了运用RFTD技术的控制点:一是在生产楼层的最后包装工序,二是成品质品检验点,三是是在各个生产车间的产成品出货口,四是在公共装卸区的各个装卸闸口。通过对工厂的成品管理流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及流程重组,以及对重
整后的运作流程进行系统的仿真模拟,使重整后的运作流程达到最佳化。
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按客户的订单生产:按照海关监管的有关条例,确保账、物吻合,是对生产管理系统的两大基本要求。在产品车间布置RFID控制点,可以就近实现成品入库,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节点。
在一个专门生产纸袋的车间里,生产线上有数百人整齐划一的进行纸袋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待成品装箱之后,就到了关键的下线入库环节。操作人员来到一个堆垛好的托盘前,左手持从ERP系统中输出的包装指示单,这张单是客户订单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有关产品的信息,如包装要求、产品名称、客户、数量等。右手持RFID的数据采集终端,对托盘上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随后,又对包装指示单上的条码进行扫描,然后输入经过目视核查后的产品数量,之后就准备下线入仓。这一操作的目的是建立托盘上的货与生产订单之间的关联,通过目视检查手工输入。使货物数量与包装指示单的数量相吻合,一方面利用这些信息通知仓库人员即将会有什么成品入仓,仓库人员根据资讯,如出货期、出货数量,安排适当的库位摆放。另一方面,成品品检部门亦会根据这些即时的资讯安排成品品质检验,使流程运作的相关部门快速协同运作,从而提高运作处理效率。
接下来就是入库操作,操作人员用手动托盘搬运车将托盘从两侧安装有RFID识读器的闸口通过,闸口处设置的终端上即可显示XXX号订单已经入库。这就表示,从生产线下来的货品已经正式入库,数据即刻发送到系统中。
出于演示需要,当现场操作人员将已经下线出闸的产品再逆向送回车间时,闸口的红色信号灯闪烁,同时显示终端上显示,这是一个不被允许的操作,货品不能再回到生产线上。
货品下线后,将根据交货时间的轻重缓急进入出货区。高峰时期,每天有一百六十多个货柜的出货量,这促使梁延国和他领导的团队对出货仓和装卸区的设计格外重视。雅图仕出库货仓的设计非常特别,单个出货仓面积为近千平方米,采用后推式的密集货架,当天出库装箱的产品,由货架区的后端依次放入货架,每一层货架底部都有一台自动托举托盘的小车,主要作用是依次将货架上的托盘移动到货架的前端。当货架区前端进行装箱作业时,叉车依次将货架上的货物以托盘为单位,举升到高过出货仓库的2米的装卸月台上,由手动托盘车或在月台上作业的叉车通过装有RFID阅读器的闸口。装入集装箱内。装箱时,显示终端将提示,这一托盘的货品是否应装入该集装箱,装货信息是否正确,以防止出错货。若无警示,则整个操作结束后RFID标签由现场操作人员回收。
由此,整个由产成品下线、入库、出库的管控过程结束。
据梁延国介绍,该流程仅针对雅图仕成品的生产流程。实施RFID技术的这个环节,也是雅图仕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部分。
“完成一个客户的订单需要多个工序,作业往往分布在不同的生产车间,要做到按时完成客户的订单,并把成品集中在一个区域内,装进正确的集装箱,这是订单成功交付的最关键的一步。由于客户主要来自海外,如果出现装箱错误,其高昂的退货成本和由此带来客户满意度的下降,将是利奥集团不可接受的。”
“装箱错误的事,过去有发生过,但自从装上RFID系统以来,正确率是百分之百。”显然,出货准确率的提高,是RFID实施之后一个最直观的效果。由于产成品下线与入库、出库信息的无缝连接,使一个客户的订单可以在不同的车间进行加工,之后能够迅速集中到一个出货仓出货,并且不出现差错,有时还可以做到一边装箱,另一边生产线上还在赶制产品,这就缩短了我们从接受客户订单到交货的周期。所以,不要小看了这个环节质量的提升。
“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客户下定单越来越谨慎,订单数量小,但频率会越来越高,给印刷厂的作业时间也将越来越短。这就需要我们应用新的技术,改进流程,以适应竞争。”梁延国说。
通过实施RFID技术,在实现了成品下线、仓储、装卸数据的采集和校对自动化的同时,还同步提高了产值,而全厂的工人却从两万人下降到一万多人,也为全厂全面实施RFID技术奠定技术和系统基础。
目前鹤山雅图仕的生产现场布置了超过60台的RFID UHF Gen2固定阅读器、超过240的RFID UHF Gen2线极化/圆极化固定天线、超过150台的RFID/条码两用手持终端和超过60台的触摸屏/桌面电脑。
截止目前,利奥为此项目投入累计超过1000万,目前项目已经成功完成1期的成品管理、2期的装卸平台管理和3期的小型机台管理。
梁延国对首先在入库、出库这个环节应用RFID技术初步取得的成效表示非常满意。接下来,还有原料管理、货车流管理、在制品管理和人员管理等项目即将投入建设实施。
在6月25日利奥集团属下的利奥创新与易腾迈签署的战略合作仪式上,梁延国先生对现场的媒体讲了一句非常诚恳的话:“我要在这里通过媒体向产业界讲一句话,RFID应用没有问题,一定嘚(一定可以)。”
稳步推进实施
除了已经上线应用的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系统之外,梁延国下一步的计划是分两个方向推广RFID技术在集团的运用。
一是在鹤山雅图仕生产基地仓库的每个货位上使用RFID标签。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使最先开始建立的货物与托盘信息的对应关系延伸到货物一托盘一货位三者关系中。其目的是最终实现对仓库库位的可视化管理,使得优化仓储能力成为可能,并真正实现可多点仓储,集中收发的目标。
“生产线就近将成品入库,生产原材料就近出库送到生产线,这样可以减少无效的搬运,而所有货品的装卸则希望集中在一个区域内进行,这二者存在矛盾,一旦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差错,而且需要多次搬运。”
如果实现了在货位安装RFID标签的话,整个仓库内的库位信息就是可视化的,这样库位的管理就非常方便,可以同时兼顾生产线和物流部门的需要,直观一点说,这个货放在仓库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叉车司机都能把它找出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搬运作业,完成入库出库作业,使仓储优化落到实处。
为此,几部配置了车载RFID识读终端的叉车已经在利奥鹤山雅图仕基地的实验中心进行测试,不久即将投入使用。叉车司机不用再查对品名,安装在货叉上的识读器会自动读取信息进行核对。提醒叉车司机取货正确或是错误。
二是在逐步实现了企业物流作业全流程数据的无缝传输之后,把触角伸向生产环节和供应商应用。
利奥在鹤山雅图仕拥有超过一万台的生产机台设备,如何使这些设备的效率提升,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幅度。
“有时有的机台任务紧,需要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而有的机台却很空闲,这个就可以用RFID标签进行管理和优化,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而最让梁延国兴奋的是,目前仅在雅图仕生产基地内部使用的闭环的RFID系统,准备向利奥的供应商延伸,
将供应商也纳入这个系统中来。这样的延伸,可以逐步使雅图仕的生产实现JIT。
如果在供应商中推行RFID系统,在生产方式上可以向JIT生产迈进,还有一个好处是实现雅图仕和供应商之间的托盘、周转器具、包装容器的循环使用,供应商得到的益处,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供应方面,实现了JIT生产之后,纸品直接上线印刷,节省了包装费用。当然,雅图仕的生产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对客户订单的反应速度也会不断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提升之后,供应链上的企业也就能分享这种收益。
理论上,作为一家印刷业的龙头企业,其整合供应商进入系统的阻力将相对小一些,但梁延国先生却认为:“要求供应商对设备进行投资以及对供应商进行培训,仍将是不小的挑战。我们会逐步尝试,并有相应的供应商管理政策进行支持。”
传统企业的IT功底
一家传统的印刷企业,何以对IT技术如此专注,并有如此决心,用IT技术来改造自己的生产流程?这始终是笔者心中的疑问,而这个疑问当梁延国先生在笔者眼前推开他领导的部门的大门后,得到了解答。
作为利奥集团负责信息资讯方案实施管理的董事,梁延国领导着一个拥有接近二百名员工的部门。一进门,一排排机柜呈现在眼前。在封闭的机房里,有二百多台服务器同时在运行。这样的机房,整个利奥集团有五个,分布在集团的其它子公司及香港总公司。在进入办公区域之前的地方摆放着不少员工自己制作的手工,梁延国先生介绍说,这是其部门员工利用环保、精益生产及创新等理念,动手创作的创意品,有易拉罐做的直升机、塑料茶杯做的风车等。
梁延国领导的员工中,有一部分是负责企业应用程序的开发、升级工作的,“我们的ERP系统都是自己开发的,因为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经常变革,别的公司的成熟产品不能满足需要。当然,在其他方面,我们也用成熟的产品,如CRM(客户管理系统),我们用的就是sibel的产品,在现场设备管理方面,我们用的也是一个著名的产品。”
在办公室内的相当大的一个区域内,设立了一个呼叫中心(call center),其作用是为遍布在整个产区内的IT设备的正常运作提供服务保障。
“液晶屏上的绿色,显示可以供调配的服务人员的座席,黄色表示正在处理中故障,红色表示超过规定时间还未处理完毕的服务请求。”
在这个区域内,不同于一般IT部门的安静,它有的是电子看板上闪烁的色块,服务席上忙碌的接线生,和脚步匆匆的维护人员——这些都让人感到一家传统印刷企业脉搏的跳动。
“我们是一家典型的加工生产企业,客户的订单基本上都来自境外,如果没有强大的IT系统的支持,那是无法想象的。”
行业新锐
利奥集团的主席梁镇华先生,把信息、物流、创新归结为未来企业发展必须依托的支点,应该说RFID技术在利奥的成功实施是有其深厚的基础的。这种决心,不仅基于企业坚固的IT运用基础,最主要来源于企业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原动力——创新。
从一家传统印刷企业延伸到IT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梁延国认为这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反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在利奥创新(迈前科技)所设的研究中心中,一家未来服装商店的雏形已经显现,据说,一个更大规模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示范店将于八月份在华东地区落成。
“不仅是应用,我们要深入RFID技术的核心——芯片设计和制造。”梁延国说。时隔一个月之后,一家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下属的专注于RFID芯片技术的企业也归于利奥集团名下。
利奥创新(迈前科技)曾预测会出现两个实施RFID技术的浪潮,第一个浪潮来自于为遵守指令而实施,而当企业习惯RFID的基础和标准后,第二个实施浪潮就将展现。
立足于自身应用需求而投身于RFID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企业内部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使梁延国和他带领的团队信心十足,显然,把企业运用的成果市场化是下一步的目标,基于这种模式成长起来的企业,往往在市场上有着极强的竞争力,无疑这是推进RFID技术运用的一只新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