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从生命开始

2009-11-17 03:58孙云晓孙宏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生命生活孩子

孙云晓 孙宏艳

《北京青年报》刊登的一幅图片曾引起人们的争论:一个青年从广西柳州柳江大桥南桥头那里跳江自杀了,周围不少群众在围观。现场一位练字的老人,当时在地上写下这样一行字:“如此为人费了多少父母心!谁来可怜?”有人说,图片上的老人太狠心,竟然写下这样冷漠的评语;也有人说,老人写的话不错,因为不珍爱生命的人不值得可怜。无论怎样,老人的话的确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个年青的生命主动选择了“死亡”,也许他屡遭挫折,也许他难负重压,也许他对生活有一百个不满、一千个抱怨、一万个失望,但父母为他所费的心血,他考虑了吗?所以,他的行为才引来老人这样一番看似“冷漠”的批语。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案例屡屡见诸各类媒体。某高校,在两周时间就发生了4起学生跳楼事件;某小学,6名女生集体相约去自杀……这些案例不禁让人心惊胆战。而另一些研究数据更向我们展示着严峻的现实:北京大学相关机构曾在全国18个省调查了141 580人,发现有20.4%的学生曾经考虑过自杀;6.5%的有过自杀计划。这一串串沉重的数字不能不让人们震惊!我们的孩子们怎么了?为什么他们这样决绝?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放弃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呢?有哪些过不去的“火焰山”能让他们放弃生命呢?

热爱生命,珍爱自己,这样的话或许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听过、读过无数次,但上面的事情依然会发生。这不禁让我们扪心自问:到底怎样才能教会孩子们真正地热爱生命?

当然,自杀仅仅是生活中的极端现象。可是,另外一些伤害生命的“小事”,却往往更容易被忽略。例如,缺乏适当锻炼、不遵守科学作息时间而影响身体健康;生活习惯不好、大鱼大肉吃吃喝喝而伤害身体发育;遇到烦恼憋闷在心里,不注意情绪调节,轻视心理健康;等等。这些事情看似不大,实际上都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

爱自己是一切爱的开始。一个不珍惜生命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谈论爱的。教师和父母们也许会发现,现在有些孩子变得冷漠无情,似乎对一切都无所谓:父母的关心,老师的教诲,伙伴的帮助,小动物的亲昵,花草的芳香,都难以在他们心中荡起涟漪。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学会关心。因为不会关心,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父母,抑或是对老师、对伙伴、对大自然变幻无穷的万千气象,都同样无动于衷。

如果爱自己,他就会知道自己能够来到这世上正是生命的奇迹,就会懂得缔造自己生命的父母为自己付出了无数艰辛,因而要爱父母,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如果爱自己,他就会想到老师为了培养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学生所花费的心血,因而要爱老师,尊敬老师;如果爱自己,他就会知道自己的快乐有很多来自同伴的友谊,因而要爱朋友,用心珍重友情;如果爱自己,他就会想到今天的成长得益于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因而会尽情享受并爱护大自然。只有爱的情感深入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调动起他们的自主性,从而把爱变成自觉行动。所以,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集体,热爱国家,都要从爱自己、爱生命开始。

说说容易,可是怎样培养孩子爱惜生命的行为和习惯呢?

感悟生命。要让孩子珍爱生命,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不能仅仅靠父母、老师的说教,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感悟,这是习惯养成的第一步。研究发现,引导孩子们学会移情,是帮助他们认识生命重要意义的好方法,尤其是对那些低龄儿童,这个方法更有效。移情,简单地说就是将心比心,让孩子们通过对小动物的喜爱,慢慢将感情转移到尊重、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上来。借助丰富的移情体验,孩子们将越发感悟到生命的意义。父母或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或者文艺作品,通过那些歌颂生命、赞扬人类力量的文章、诗歌、电视片等,去激发孩子热爱生命、珍重自己的情感。

从小步子开始。要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的好习惯,就要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不只是笼统地告诉孩子:“你要爱自己啊!”“你要珍爱生命呀!”这些话对孩子没有多大作用。热爱生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点点积累的厚重感情,所以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从小步子开始。如,每天对自己笑一笑,每天运动一小时,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等等。尤其是面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更要形象、直观、具体,要让您的要求看得见、摸得着。

教师和父母要身体力行。热爱生命,不是嘴上说说的事情,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成年人对生命的热爱。教师和父母对大自然的爱,对健康生命的渴望,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这些都是孩子的榜样,也是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家庭环境的前提。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生活在爱运动的家庭中,他们也往往是爱运动的;反之亦然。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中的人都有类似的疾病史,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很相似。如果父母对生活充满热爱,能以快乐的心情去迎接生活、面对挫折,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大多很好;如果父母整天愁眉苦脸,孩子往往也直不起腰,不能自信地去面对生活、面对他人。所以,父母在家庭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孩子处处感受到父母等长辈对生命的热爱,这样孩子才更有可能对生命、对生活保持一份爱心。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研究发现,下面几类孩子更容易形成不良习惯:长期生活在社会处境不利家庭中的孩子;长期忍受学习压力或学业成就低的孩子;父母寄予过高期望的孩子;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总被父母挑毛病的孩子。长期的社会生活处境不利,使孩子在心理上处于焦虑状态,容易引发自杀行为或者对生命的自暴自弃。此外,一些即时的强烈刺激也会造成当事者精神上的彻底崩溃。正因为孩子对待生命的态度受家庭影响很大,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心态以及对和谐宽松家庭环境的营造,要引导孩子在遇到各类问题时,学会用宽广的心胸对待挫折。

激发孩子悦纳生命。任何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行动。这是因为习惯养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体不断地去实践、参与、体验,才能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的良好习惯,也要依赖于长期的训练和强化。

孩子的生命状态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和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变化,悦纳自己的变化。那些轻易放弃生命的人,最核心的问题是不肯接纳自己,看不到自身的价值。所以,教师和父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地激发孩子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并因而悦纳自己。

在这方面,父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和孩子一起建一个成长纪念册,把孩子从出生开始的一些资料积累下来,如小脚印、小手印、婴儿期的照片,一定时段中的身高变化、孩子成长中的趣闻轶事,等等,都可以记录在这个成长册中。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定期为纪念册增加新的内容,这样孩子会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会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的爱和亲情。再比如,和孩子一起开特长展示会。让孩子不定期地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增强信心,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展示不是比赛,一首歌,一件手工作品,一道菜,只要是孩子自己的“作品”,都可以尽情展示。这样,在孩子的不同生命阶段中,他总会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发现自己令人欣赏的地方,他因而会不断提升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会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

丰富生命的价值。一些孩子生出自杀的想法,往往是因为他们认为“活着没意思”。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把生命的价值看得太窄,要么把学习当作人生的全部,要么把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如买到名牌服装、见到心目中的偶像、钢琴通过9级、追求身材好、渴望美貌等)当成了生活的唯一追求。当这些小目标不能实现时,他们“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生活的精彩和生命的珍贵立刻从眼前消失,瞬间,只想一死了之。所以,教师和父母要帮助孩子丰富生命的意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目标,教师和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目标,用平常心去对待各种目标。同时,教师和父母自己也要改变“唯有读书高”的单一人生价值取向,尊重和引导孩子多种兴趣的发展。如果孩子们在读书学习之外,有机会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那么,他们就会在引人入胜的活动中不断发现和丰富人生的乐趣。

此外,教师和父母还要让孩子在感受人生正面(如健康、快乐、成功、幸福等)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有机会感受并体验到人生负面(包括痛苦、挫折、寂寞、疾病、苦难等)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不断丰富生命价值的重要方面。

情感和体验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珍爱生命是个说起来容易、但感受起来比较难的道理,因此,教师和父母要尽量丰富和强化孩子的内心体验。无论是到大自然中,或是在音像资料中,还是在课堂讨论中……都要注意不断增强孩子对生命的情感,引导他们形成乐观、阳光、积极的心态和情绪,进而在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只有基本认识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才能加深孩子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进而将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深深地植根于心灵。

孩子们只了解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却缺乏相关技能,是难以真正做到热爱生命的。例如,有的孩子自我保护的书籍读了一本又一本,但真遇到地震、火灾或者在山上走失的情况,依然手足无措,还是不会恰当而科学地保护自己。因此,在习惯养成阶段,要加强训练,让孩子从知识到技能都有所提高。这样,孩子的习惯就会在天长日久中渐渐养成。

(责 编 若 洋)

猜你喜欢
生命生活孩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