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顺妮 王 刚
中技公司的一辆旧巴士上写着“技术进口”的字样,行人看到后,总会投以惊讶的目光,不明白技术怎么也能进口。
“二里沟,谈判大楼。”上世纪70年代,从首都机场出来的老外,坐上出租车,往往开口就是这句。这个目的地对现在的北京人已显陌生,而当年,坐落在北京西郊动物园附近、不起眼的二里沟,却因“谈判大楼”而赫赫有名。
“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热闹得很。”当年的曹经纶与同事们,就是在这栋9层高的谈判大楼里,一起迎来建国后第二次技术设备引进高潮。
这个时期,国内外形势已经迥异于50年代。国家计划用汇约43亿美元的“四三方案”,引进的技术设备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解决8.7亿人民吃饭、穿衣问题”,而引进设备的来源国更是呈现出“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
当代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先促成“四三方案”成形的《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竟是当时罕见的“的确良”裤子。
19亿市尺“的确良”
1972年1月初,41岁的曹经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在东北吉林舒兰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此刻,千里之外的北京,正在酝酿着一个关于穿衣、吃饭的引进计划,身为翻译的他,即将参与其中。
北京京西宾馆内,全国计划会议正在召开。会议期间,国家计委的顾秀莲找到轻工业部计划组副组长陈锦华说,中央决定引进化纤和化肥的成套技术和设备,让他代为起草一个报告。
1月22日,陈锦华草拟的《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以下称《报告》),由国务院业务组李先念、华国锋、余秋里3位署名上报。报告中多了一些数字,引起陈锦华的注意:
“中国进口4套化纤生产设备以后,‘的确良的总产量将达到19亿市尺,城乡人民对‘的确良的需要,将得到更好的供应。”
“《报告》没有讲大道理,唯独对‘的确良讲了具体数字,极有可能是对‘的确良的一个回应。”33年后,陈锦华在《国事忆述》中回忆。
陈锦华所说的后一个“的确良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他在回忆录中说,是从李先念和余秋里那里耳闻了此事:
1971年八九月间,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每到一地,都喜欢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到社会上做些调查。
行至长沙,毛泽东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放假,让他们到处走走,买点东西,搞些调查。有一位身边工作人员回来后很高兴,毛泽东问起缘由,她说:辛辛苦苦排了半天队,终于买到一条“的确良”裤子。
毛泽东对此很惊讶,“九一三事件”后,他同周总理谈起此事,问:为什么不能多生产点?不要千辛万苦,百辛百苦行不行?!周总理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还不能生产。毛泽东又问:能不能买?周总理说,当然可以。
于是,1972年2月5日,周总理对李先念报上来的那份能够大大提高“的确良”产量的《报告》作了批示:拟同意,即呈主席等批示。两天后,2月7日,毛主席圈阅的这份报告由外贸部办理。
轻工业部经过半年时间的国内外考察,拟花费2.7亿美元从日本、法国进口4套化纤设备,但具体的引进工作,需要当时唯一的技术引进公司——中国技术进口公司(后改名为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技”)来落实。
从俄语到英语
1972年10月,曹经纶被从干校紧急调回,“一回来就要马上和外商谈判,3个月时间,要把3年没碰过的英语拾回来。”
毕业于北京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干部学校的曹经纶以“学习模范”、“出国预备人员”身份,被分配到中国进口公司业务处五金科。1951年9月,曹经纶被公司安排到我国驻苏联商务参赞处工作,但因患肺结核,未能成行。
到了1952年9月3日,贸易部一分为二,原来的国内贸易司(内司)组建为商业部,“国外贸易司”(简称外司)转变为对外贸易部(外贸部)。外贸部撤销了“中国进口公司”和“中国进出口公司”,重新成立了8大外贸公司——中技和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4家以进口为主的外贸公司,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等4家以出口为主的外贸公司。
“中技一成立,我就被调到该公司的苏联科工作。”曹经纶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而中技公司是应“156项”而生。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贸易禁运,“一穷二白”的中国,只能向苏联求助。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技术援助,由此出现1950年到1959年,以电力、冶金、机械、军工等156个成套设备项目工程为中心的“156项”技术设备引进高潮。
为完成156项进口业务,外贸部专门成立了“中技”这个独立的外贸技术引进窗口。“中技设在北京西四砖塔胡同内,职工不到30人,公司仅有的一辆旧巴士上写着‘技术进口字样,行人看到后,总会投以惊讶的目光,不明白技术怎么也能进口。”曹经纶说,中技公司成立时,还是个保密单位,但发展很快。
中技公司前总经理许德恩1953年7月从中国人民大学分配到中技公司时,“公司已初具规模,员工100多人,多数是加多岁,政治可靠,历史清楚,社会关系简单的年轻人。”第二年8月,许德恩等八九人,坐了9天火车,来到中技驻莫斯科的“艺术进口组”,开始进行谈判、转运技术资料等工作。
大部分人还是留在国内,处理与“156项”有关的合同、谈判、信件,而且全部需要使用俄语。“我们年轻人大多不会俄语,公司聘请教员从字母教起,每天早上学一个小时。”通过这种方式,曹经纶坚持学了7年俄语,“学会俄文打字,能处理日常简单文件”。
1961年,中技安排曹经纶到北京外贸干训班进修俄语,“以便日后能独立担任俄语翻译工作”,结果,人数不足,俄语班没开成,曹经纶转而学习英语。脱产学习4年后,他成为中技的专职英语翻译。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中苏关系破裂。从1962年开始,中国被迫寻求西方国家的帮助。从此后,英语取代了俄语,技术援助转变为商贸谈判。
从日本进口第一台维尼纶
“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的第一个设备——维尼纶,正是由中技承办的。”许德恩说,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电国的封锁禁运并未解除,只有特别急需的设备才能进口,而且主要是通过香港、日本等中转站,老鼠搬家式地偷偷进口或者以民间名义进口。
维尼纶就是为解决亿万人民穿衣难问题,以民间名义进口到国内的。1962年11月9日,日本产业通商大臣高碲达之助率领由日本政治家、大企业家组成的访华团,与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签署了关于发展中日两国民间贸易的《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
对于这份半官半民、开辟中日贸易关系的备忘录,周总理亲自出席了签字仪式。
第二年,日本池田内阁批准向中国
出口第一套设备——30万吨的维尼纶生产设备。因为这是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的第一个设备,合同条款没有先例可鉴。
“跟苏联、东欧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谈判。过去从苏联进口,苏联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于第一份与西方国家的合同,周总理亲自修改审定。”许德恩说,这份维尼纶合同成为国内第一份成套设备技术引进合同范本。
1963年,北京顺义开始筹建维尼纶厂。这一年,刘轸作为技术骨干,从丹东抽调到北京,支持维尼纶建设。
从西方国家进口设备,还存在一个新问题。
“以前苏联直接提供技术援助,资本主义国家却不会。进口成套设备是一项大工程,特别复杂,合同分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搞外贸的人一般不懂技术。所以,1964年,中央决定从各工业部门和大专院校抽调技术干部加入到中技公司,充实外贸队伍。”许德恩说。
刘轸和来自冶金部的谢汝键等200多人,被从一线技术部门调到中技,加入外贸谈判队伍。
“学的没用,用的没学。”谢汝键说,当时干技术的人,大都看不上做外贸的,总觉得干技术最有本事,但处在那个时代,一切行动听指挥。
这时的中技公司,还是保密单位,外事纪律格外严格。“外事无小事,走路必须二人成行。”刘轸仍能清楚记得,有位意大利外商送给她一套婴儿服,正是女儿能穿的尺码。那个年头,很少能见到崭新的衣服,但她还是毫不心动地上交。“谈判时,外商送小礼物也好,在资料中夹钱也好,我们都会原封不动交给公司,没有人私藏。等到年底,公司把礼物集中到一起发给大家时,却发现,蛋糕等食物都发黑长毛了。”
“有追求没需求。”中技员工这样形容自己。首次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商,他们非但不羡慕他们的崭新衣服,反而“借机宣传社会主义”。
没过两年,1966年“文革”开始,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逐渐停滞。4年多时间,我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签订了约3亿美元的技术设备引进合同。
“但这期间的引进并不系统,都是零零星星的。”许德恩说,“文革”开始后,中技职工被下放到东北、河南等地劳动锻炼,公司解散。直到1972年,空前的对外贸易真正出现,中技公司才得以重新组建。
“四三方案”
1972年,曹经纶和同事们被紧急调回中技后,“很难吃上饱饭”。不同的是,以前是穷得吃不饱饭,此时却是忙得吃不饱饭。
《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通过后,轻工业部组织考察组到西欧、日本考察。“没想到,非常顺利,西方发达国家急于同中国做生意。”陈锦华在《国事忆述》中提到当年的情形。随后,8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送《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建议花2亿美元进口该设备,11月,国家计委又将建议进口6亿美元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上交国务院。
周总理看到接二连三的报告,感到很零碎,指示国务院业务组和国家计委把这些项目合并起来,准备更大的引进方案。
1973年1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报送了计划用外汇43亿美元引进26个项目的方案——《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即“四三方案”,其中,用于解决吃、穿、用的化肥、化纤等项目,占全部投资64%左右。
根据这一报告,“四三方案”提出这么大的引进计划,是基于“我国对外关系迅速发展,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急于找产品市场,找资金出路。
“积极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不仅有利于配合国际政治斗争,而且有利于加速国内经济建设。”报告中写道。
谈判突然如火如荼起来。“50年代都是经理出面谈判,业务员整理谈判记录,还要打印,上报外贸部审批。60年代,经理忙不过来就放权了,让处长来谈。70年代业务员谈,到了1978年,洋冒进,当时的口号是抢出一个现代化,业务员也谈不过来了。外贸部在二里沟专门建的谈判楼里出现了空前的热烈场面。”曹经纶说。
历史资料显示,仅1978年签订的技术设备引进合同,总金额高达63亿美元。
1982年,曹经纶去美国之前,终于能穿上“的确良衣服了。而中技公司在外贸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时代,一家承担了“156项”和“四三方案”两次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对外交流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外贸公司成立,除了技术设备,生活商品,资金等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