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009-11-16 05:40林好月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经营企业

林好月

摘要:准确把握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目标和基本要素,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要认真面对和解决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遇到矛盾和问题,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科学机制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作用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国内外的企业早就十分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控制机制。华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华为基本法》中明确指出华为要“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控制系统和必要的制度,确保公司战略、政策和文化的统一性”。在基本法的指导下,华为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目前,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内部治理制度已被许多企业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

内部控制一般具有全面性、经常性、潜在性、关联性等特征:全面性。即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组织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而不是局部性控制。它不仅要控制考核财务、会计、资产、人事等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还要进行各种工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并及时提出改善措施。经常性。即内部控制不是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它涉及各种业务的日常作业与各种管理职能的经常性检查考核。潜在性。即内部控制行为与日常业务与管理活动并不是明显的割裂开来。而是隐藏与融汇在其中。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执行何种业务,均有潜在的控制意识与控制行为。关联性。即企业的任何内部控制,彼此之间都是相互管联的,一种控制行为成功与否均会影响到另一种控制行为。一种控制行为的建立,均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控制的加强、减弱或取消。华为、羽西、蒙牛、中兴、爱立信、西门子和阿尔卡特等著名企业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巨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

内部控制的作用指内部控制的固有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健全、实施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二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的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四是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的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五是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由于严密的监督与考核。能真实的反映工作实绩,再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便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通过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三、目前实施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完善企业发展机制的有效途径。但通过广泛调研,笔者感到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基础还十分薄弱。一方面,这是需要实行内部控制审计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也正是这一点,使我国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困难重重。因为要对不健全的内部控制出具管理报告或发表审计意见无疑是困难的,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大。二是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我国还未提出过类似美国COSO报告的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现行具体审计准则第九号“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观念还未更新,还停留在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而且也只是从审计的角度发布的。新修订的《会计法》虽然对内部控制

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因为它不是专门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规定的,因此在内部控制的实务方面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及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无据可依。三是公众的法律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当局能否如实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且对于其自身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的承诺,企业管理当局能否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注册会计师能否如实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能否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广大社会公众对内部控制报告及审计报告能否正确认识与应用,会不会形成很大的期望差距,造成不必要的诉讼与纠纷。四是投资者普遍素质不高。这就形成两个问题: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他们有元增量信息;会不会被他们误用。这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审计有无实行的必要性问题。五是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很健全,对内部控制责任的划分、分类、奖罚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这些都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必须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内部控制要求单位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战略价值的策略选择;它要求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单位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这将有利于单位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对经营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并且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权完整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守法和诚信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基石,内部控制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将为企业保驾护航。要重点建立健全基本监测系统、适时监测系统和跟踪监测系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机制,保障内部控制的科学性、有效性。海尔的管理就充分体现了这些特征。张瑞敏所提炼出来的海尔经营理念(如管理模式、人才观念、用工制度、品牌战略等),就包含着科学控制不可缺少的要素,如铁定的管理原则、严谨的组织结构、森严的规章制度和前瞻的战略规划等。

(一)重点建立基本监测系统。主要对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及公司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分析、公司适用税收政策的预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同行业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分析和公司经营目标变动的预测分析。掌握这些资料有助于正确评价公司财务现状,例如宏观环境比较好时,公司可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务政策,如提高负债的比率;而宏观环境不利时,采取同样的政策可能会使公司陷入困境。基本监测系统的操作程序为:(1)收集与企业有关的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2)在会计年度之初上报本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及财务预算,企业采取的重大财务政策及财务政策的变化;(31对财务预算的数据进行审核,区分出长远影响企业的部分;f4)分析财务预算的实施及财务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远期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发出预警。

(二)全面建立适时监测系统。主要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适时监测,主要包括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存货、成本费用、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销售收入等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对企业的具体情况与某些外在特征的分析来加以判断。例如在财务危机潜伏期,企业可能出现过度大规模扩张导致支付能力下降:无效市场营销使销售下降;疏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分配不当,短期资金大量挪作长期用途;无视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未能对本企业做出相应调整等症状。在财务危机发作期企业可能出现自有资金不足,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下降:过度依赖贷款,利息负担重,资金周转失调;债务拖延支付等症状。在财务危机恶化期,企业可能出现经营者无心经营业务,专心致力于财务周转;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时违约不支付;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公开等症状。到了财务危机实现期,企业可能出现负债超过资产,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状况,最终宣告破产。一旦发生上述情况,企业要尽快查清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以摆脱财务危机,恢复财务正常运作。适时监测系统的操作程序包括:(1)定期上报真实财务数据;(2)对企业上报的财务数据进行即时分析;f3)发现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进行综合分析;(4)通过综合分析找到引起异常情况的原因;(5)根据产生异常情况的原因,决定今后是否采取定期追踪。

(三)积极建立跟踪监测系统。主要是企业主管部门及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影响的重要财务指标进行监测。其目的是尽早发现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潜在趋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一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些财务决策可能一时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却是企业以后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因此,这种长期的跟踪监控非常重要。跟踪监控系统的操作程序为:(1)本会计年度结束后上报经审计无误的财务数据;(2)将企业上报的财务数据代入模型;(3)计算判断函数并针对临界值进行判断;(4)结果正常则结束;(5)结果异常则发出警报,同时采取相应措施。

猜你喜欢
经营企业
雷人画语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