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创新之路

2009-11-13 03:53祝祖岩
当代贵州 2009年16期
关键词:文明城市贵阳市贵阳

祝祖岩

通过不断创新。贵阳市干部培训工作从过去的培训来了“躲着走”变为现在“争着上”;从过去“要我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从过去的培训机构“单打一”变为现在的培训资源“多渠道”;从过去的教学与需求“两张皮”变为现在的培训与工作“两促进”;从过去的考察学习“浮在面上”变为现在的业务培训“提高水平”。

“虽然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贵阳房地产有信心、有实力、有能力学勇敢的‘猪坚强。”

“面对市场的低迷,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积极面对,相应下调房价,让资金流动起来,所以今年贵阳房地产选择‘范跑跑理所当然。”

这是2009年4月13日,贵阳市委党校09青干班一、二班举行的一场题为“2009贵阳房地产应该学‘猪坚强还是学‘范跑跑”的抗辩赛。两班学员唇枪舌战、旁征博引,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就贵阳市房地产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的激烈辩论。

近年来,贵阳市按照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切实做到了“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成绩斐然。仅2008年,贵阳市就投入培训经费3736万元,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494期、专题讲座876期,培训干部22万人次。

围绕中心工作,走实用培训之路

“参加这个专题研讨班学习后,感觉咱们今后的发展思路得改一改。”

“是啊,再也不能光看GDP,更要看绿色GDP。”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啊。”参加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们无不感慨。

为抓好干部培训工作,打造一支从思想意识上、工作要求上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干部队伍,强力推进贵阳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可谓煞费苦心。

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贵阳市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2008年3月,一个由贵阳市四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各区(市、县)、市直部门、市管企业“一把手”参加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专题研讨班在中共贵阳市委党校举行。这个为期三天的研讨班可是非同一般。不仅规格高、规模大,而且要求严,学员不准请假,上课关闭手机,课后要检查学习笔记,要实地参观考察,要撰写心得体会。学员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全神贯注,课堂秩序俨然一幅高考景象。

专题研讨班的举行,吹响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冲锋号。紧接着,贵阳市又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赴贵阳市举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系列讲座。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资源管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课题,又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各区(市、县)、市直各部门、各企业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提高干部素质,走专题培训之路

2009年6月9日,对于履新上任才2个月的贵阳市10家新组建的国有企业老总来说,无不感到意外,这么快就接到市委组织部要求参加投融资实务培训班的通知,

“新官上任三板斧”还未砍出之际,就收到了市委的一份丰厚“见面礼”。

其实,这并不是贵阳市干部培训工作的一时“创新”,多年以来,贵阳市十分注重专题培训,无论是在干部调整、经济形势变化,或是国家政策出台之际,贵阳市都会适时举行各类专题培训,“量体裁衣”,提高干部素质,帮助干部适应新的工作需要。

为改善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投融资环境、提高领导干部投融资工作水平,2008年4月,在浦东干部学院举办了投融资专题培训班。积极选派地级和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参加中组部举办的西部地区领导干部金融培训班学习。组织了赴美培训班,对投融资、生态环境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课程专题学习。今年下半年,为积极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拟组织一批年轻干部赴新加坡参加投融资专题研修班学习。

一个投融资主题,不到两年时间,就多次进行专题培训。从中可以看出,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在全市打造一个好的投融资环境、提高领导干部的投融资工作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开小灶”、“务实效”的专题培训形式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干部的普遍欢迎。仅2007年至2008年两年间,市委组织部就牵头举办了各级各类专题培训班16期,受训人员达664人次。

深化教学改革,走创新培训之路

过去,大家熟悉的培训是“一卷教案、三尺讲台、满堂学子”,比较僵硬、效果差、效率低,学员反映不好。要适应发展需要,深化教学改革,走创新之路势在必行。

为有效提高党校主体班的培训质量,贵阳市对市委党校主体班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主体班教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推动教学改革方面,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现代培训方法和技巧,大胆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内容上,采取菜单式教学等方式,鼓励学员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学;在课件开发上,针对当前提高干部能力的需要,引进和自主开发课程,制作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活动,初步建立了现代能力培训课程;在培训方法上,大量运用对话教学、双教师教学、情景模拟、抗辩赛、学员论坛、实地调研等方式;引用团队教学模式,将3至5个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围绕工作大局开展重点培训。以市里的重点工作为教学主题,开设专题教学单元,组织学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围绕“两湖一库”治理和保护工作,开展专题培训调研,形成了3篇整体调研报告和131篇单项调研报告,从不同角度对“两湖一库”的治理和保护工作进行分析和认证。在以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主题的主体班教学中,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研究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先组织学员开展调研,采取调研发现问题——集中培训分析——撰写学习论文——提出对策措施的形式,让学员结合个人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查找问题,提出对策。一方面提高学员的调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另一方面为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变,不管是培训模式、方式方法,还是培训观念、培训内容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千人一面”、“满堂灌”、“一锅煮”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互动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培训模式则更多的活跃于课堂。

拓宽培训渠道,走多元培训之路

“很高兴有机会到清华这样著名的高等学府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对我以后干好工作帮助太大了。”这是一名青年女干部参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成归来时发出的感慨。

与高校“嫁接”,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培训,也是贵阳市多年来总结的好做法。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联系,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浦东干部学院等10余家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干部学院举办对外经济贸易、城市建设、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各类专题培训班。

要培养开放型、复合型、高素质的行政领导和各类管理人才,单一的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需要,还必须走出国门。

早在1995年,贵阳市就举办了国外培训班,迈出了贵阳市国外培训历史性的一步。14年来。贵阳市又先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地,以农业开发、政府职能转变、人才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等为主题,举办了10多期国外短期培训班,培训干部200余人次。贵阳市及时启动了国外中长期培训工作,选派学员到美国的普渡大学、北伊利诺伊大学进行国外培训,并安排学员在美国当地有关部门学习实践。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培训,也是贵阳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大特色。建立干部在线学习园地,着力打造精品课件,让干部利用闲暇时间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干部的学习兴趣。目前,贵阳市已开发学习课件400余个,有注册会员近2000名,访问量突破16万人次。一个全民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网已在全市范围内形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的贵阳正大兴人才培育之风,放眼高原大地,已是满目葱郁,树木成林,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猜你喜欢
文明城市贵阳市贵阳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夕阳下的鸟影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做作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