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棕
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他的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毛发直竖,发疯似的跑开了,逃掉了。因为他像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我一边跑一边祈求宽恕,祈求,祈求。
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从此我还是一个男人吗?我不该这样,我本该沉默。但明白这一点又太迟了。我不得不在内心广漠无际的荒原中生活下去。我恐怕活不长了。在我死的时候,我要别人把我装在一只小船里,顺流而下,在河上迷失,沉入河底……
《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著名的短篇小说。按照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这篇小说也该有自己的故事情节:一个本分的父亲在某一天忽然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后,他走向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大河,并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于河流上飘荡。家人想尽办法让他回到岸上,但他依然过着漂流的生活。最终,已经白发染鬓的儿子对他隔岸发誓:只要他回来,一定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父亲兴高采烈向岸边靠近,可是儿子却在恐惧中落荒而逃。父亲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这篇小说首先吸引我们的,无疑是它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小说以孩子的视角,通过清晰而单纯的叙述,渐次展开一幅图画,手法简洁却意韵悠长。“河的第三条岸”好似一个谜面,在那种平淡得几乎窒息的叙述中,暗藏着父亲灵魂的失落,但没有人能够了解;更没有人知道,这块土地已无法承载他那份深沉的孤独。这个孤独的灵魂也许早已踏上漂泊旅途,现在,他只不过终于付诸行动了。如此,他才“像往常一样”,走得十分平静。
把这篇小说归入超现实主义小说,还是荒诞派作品?其实都不重要。作品表面上是很写实的,有现实的环境:一个家庭,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母亲、哥哥、姐姐和我。让人感到荒诞的只有父亲这一角色,他订购了一只用含羞草木特制的船只,执意过起在河面上一年又一年的飘流生活,拒绝亲情的召唤。在实际生活中,这一角色是缺乏现实感的,但若换在心灵世界里,谁又能说这一角色不是真实的呢?
其次,在这篇小说里,罗萨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也是一个脱离了父亲概念的形象。小船上的“父亲”其实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是一个脱离了社会、拒绝了俗世、突现了自我的人。一开始,他就有着超越世俗的追求,他的沉默寡言是他思想的外衣;并勇于超脱世俗,无惧无畏,他上船划向大河,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最终,他义无返顾地过着自己想要的完全自然的生活。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难见。现实里的芸芸众生,多的都是像小说中的“我”这样靠不了岸的人,既不甘心一生淹没在俗世里,没有追求,丢失自我,但又踏不上“父亲”的小船,没有勇气去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这就是小说中“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其实,这种困境不仅仅是小说中的“我”才有的,可以说,它是整个人类的困境,整个生命的困境。
这个永不上岸的父亲,使罗萨的故事成为了一个永不结束的故事。他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冷静平淡,看似没有丝毫离奇之处,似乎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可是它完全不是一个日常生活的故事,它将读者引向了深不可测的心灵的夜空,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
没有人了解父亲灵魂的失落,更没有人知道,这块土地已无法承载他那份深沉的孤独。父亲想干什么,他将漂向哪里?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彼岸。和父亲一样,我们没有彼岸。于是,灵魂被迫选择了孤独,孤独又选择了漂泊。这是一种“孤独的、毫无目的的”漂泊,漂泊本身被赋予更深刻的隐喻,成为一种无可奈何的永恒。一种解脱,轻盈得让人难以承受。此岸无归,又没有彼岸,父亲的船在河中划来划去——时间变得毫无意义,生死也变得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是漂泊、等待……
这是一种生存方式的抉择。当生活让我们无法抵达此岸或彼岸,我们只能在第三条岸上飘荡。
我们不难明白,罗萨在写一个关于灵魂的寓言,这个寓言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过,是一群人或一个家族的灵魂。他俩沿着通向历史的隧道,悲哀地寻找到同一个深处。荒诞的形式下,是对现实最细微的刻画。
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真实得让人心悸!它如此贴近我们的精神世界,触摸到灵魂最柔软的痛处。
这篇小说所唤起的思考是非常深沉的,它寓意了一种对人生意义追求的可能性。读这篇小说,你会读出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审美特质,也能领悟到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
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有一道对此文的阅读理解题,要求考生在阅读全文后回答三个问题:1,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2,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3,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道题的出现提醒我们:这类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学习之余有所涉猎,有所了解,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应该了解和接触多元文化,开阔眼界。
作者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生于1908年,很早就对语言和大自然有浓厚兴趣。他曾在军队担任军医,1934年通过考试进入外交部工作,业余坚持文学创作。他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小说文体、主题和语言等方面进行了革新。1936年创作的诗集《岩浆》曾获巴西文学院颁发的诗歌奖。罗萨文学生涯的转折点是1956年,这年他发表了《舞蹈团》和《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立刻轰动了巴西文坛,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引起西方文坛的瞩目,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更确立了他在巴西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广阔的腹地:条条小路》被视为巴西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以东北部腹地为背景,描写了腹地土匪的生活。罗萨对腹地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并通过富有诗意的想象给现实披上一层幻想的色彩。虽然作品地方色彩鲜明,但涉及的却是人类命运和人生意义的共同性问题,超越了时代和地域范畴,成为一部具有普遍意义的作品。
1967年11月16日,罗萨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三天之后,他因心脏病突发在首都里约热内卢病逝。
【作者简介】熊棕,男,毕业于岳阳师专数学系,现为《科学启蒙》杂志执行主编。业余进行小说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芙蓉》《雨花》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有作品被《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年度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