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月华
“绿色”一词在字词典里的本义是指颜色的一种。然而,当今世界因全球经济、人类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赋予了“绿色”更多的意义,更广更深的含义,更浓厚的人文性的含义。现代对“绿色”的解释有:健康的,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等意思。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新课标的制定,教育界有关人士在试图构建一个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理想课堂。因为绿色充满生机,富于活力,饱含希望,孕育理想,所以理论界把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美国学者里德利等人在《自主课堂》一书中也提倡创建积极的绿色的课堂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高效“绿色生态”教学课堂。体育教学工作者也应根据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和培育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社会需要,而提出构建“绿色体育课堂”,绿色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常态下学习的场所,在课堂上让学生呈现出“原生态”,呈现出真实的自己。
一、学生共享“绿色林荫”
绿色课堂突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全面关怀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技能与情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这也跟现代体育所提倡的“快乐体育”不谋而合。在体育教学中,和谐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学习锻炼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获益;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安全保障。所以体育教师应把更多的眼光放在一些弱势群体上,从教学的分组,练习的器材,保护与帮助,提出的要求等都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在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预先设置不同高度的跳高架,让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练习,这样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试跳的机会。
二、教师甘心做“绿叶”
这种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愉快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从指导者变成参与者和欣赏者,而不应该是垄断知识和技能,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指挥员。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老师,老师必须调整心态,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同一地平线,因为有了学生的集体智慧,才使课堂变得丰富而生动。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就经常要求学生自创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由自创游戏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做游戏,老师自己也参与其中。对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如街球、轮滑、街舞等等玩得好的学生,给机会让他表演并通过他们传授给班级中其他有兴趣的学生。
三、让绿色留“暗香”
体育教学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教学里,学生往往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有体质状况高低的;有身高和体重特别的;有先天性缺陷的等等现象,教师应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出不同的“运动处方”,如对体质差的学生应要开出“健康体育”的处方;对身材特别的学生应要开出“快乐体育”的处方;对有先天性缺陷的学生则要开出“享受体育”的处方,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体育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里曾有个残疾学生,每次上课时,只要是他能参加的内容,总是鼓励他参加,不能参加的练习时,就把他带到身边,给他讲解其他学生正在从事练习内容的相关知识、裁判方法,以及如何欣赏等等,使他从另一角度掌握了体育方面的知识。
四、让绿色处处有生命
绿色代表自然,绿色的课堂描绘生态和谐,自然离不开环保意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教学的手段促使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环境保护就在身边。如教育学生对操场草坪的爱护,对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利用收集的垃圾自制一些器材(收集废纸做成小纸球、收集各种饮料瓶做器材、收集废旧轮胎做训练器材等),把学生课后洗脸、洗手的水用水桶收集起来浇灌树草等等,这些都是环保行动。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巧妙地创设一些环境情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领悟到一些环境保护的意义,例如,“小白兔搬家”游戏,老师应说明小白兔搬家是因为原来居住的环境被污染了,小白兔不得不搬家。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环保就在身边,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可以说,绿色课堂是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的课堂,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课堂,是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这一教育教学模式将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