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打瓜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09-11-11 03:31曹桂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症状

曹桂玲

摘要病害是影响打瓜生产中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总结了打瓜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打瓜病害;症状;原因;防治措施;准噶尔盆地

中图分类号S43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48-01

新疆兵团农十师一八四团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适宜打瓜的种植,年播种面积1.00~1.33万公顷。平均产量2 250kg/hm2,最高产量可达3 300kg/hm2以上。

打瓜即籽用西瓜,又称籽瓜,是普通西瓜的一个变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打瓜受病虫的危害也越来越重。病害是影响打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掌握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对其增产、增收尤为重要。

1病害症状

1.1炭疽病

危害打瓜的叶、蔓及果实。在不同的寄主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蔓和叶柄受害后,初为近圆形的黄褐色水渍斑,稍凹陷后变黑色。叶上病斑黑色,有紫黑色晕圈。果实上初为近圆形淡绿色水渍斑点,扩大后呈深褐色至紫色,稍凹陷,后期常愈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并发生龟裂,严重时打瓜呈畸形。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大发生。

1.2枯萎病

破坏维管束,引起幼苗倒伏和成株的萎蔫,是打瓜的毁灭性病害。分生孢子梗丛生于分生孢子座上,露出寄主表面,为淡红色小点。受害后,根和茎基部变褐,水渍状腐烂,上有粉红色霉。瓜蔓由下而上萎蔫,瓜表现为典型萎蔫。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0~15年,受害严重时幼苗死亡和烂种。

1.3疫病

又称疫霉病,在打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侵染打瓜的根、根颈部、蔓、叶、嫩茎节部和果实。一般在7~8月高温多雨期或者灌水后发生严重。土表下根茎部发病后产生弥散性病斑,皮层开始呈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成黄褐色,并逐渐腐烂或缢缩成细腰状,全株枯死。茎基部发病初呈水渍状斑点,后不断扩展,病部凹陷,溢缩呈灰褐色;茎蔓发病时,多发生在靠近蔓的先端,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梭形凹陷病斑,后环绕溢缩,导致病部以上叶蔓干枯、萎蔫。叶部发病,初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渍状的大型病斑,随后中心部分呈青白色,病斑发展至叶柄后,叶片萎蔫、干枯;果实上发病先形成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不断扩大凹陷,最后造成果实大部或全部腐烂,潮湿时病部产生大量灰白色霉层,常伴有腥臭味。

1.4白粉病

又称粉霉病。发病时,叶柄、叶片、茎蔓上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逐渐扩大成粉霉斑,叶柄、茎蔓像开水烫伤状软腐,后期白粉层变成白色,其间散生或堆生黄色至黑褐色小粒点。严重时整蔓枯死。

2发病原因

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土壤和植株病残体上的卵孢子。越冬后卵孢子在条件适宜时,借助风雨或灌水传播,造成侵染发病;当温度在10~37℃之间,最适温度为28~30℃,土壤相对湿度>85%时,发病重;大雨或暴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暴发流行,且渠水灌溉发病率高于井水灌溉。大水漫灌、串灌,土壤湿度95%以上持续4~6h,病菌即可完成侵染,2~3d即可发生1代。黏土发病较重,砂土和壤土发病较轻;重茬、迎茬以及与其他葫芦科作物轮作,发病比较重;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发病轻,高垄栽培比平铺栽培发病轻,滴灌比漫灌、串灌发病轻,早晚灌水比中午灌水发病轻。中耕次数过多及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也可增加病害的发生。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籽粒饱满、板平片大、黑白分明、适应性强、纯度≥95%、净度≥99%、发芽率≥95%、水分≤10%的优良品种,如新籽瓜1号、新籽瓜2号、民籽1号等。坚持提纯复壮,保持和提高其优良种性。

3.1.2晒种和热水浸种。该方法可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晒种,将精选好的种子摊在篷布上充分曝晒,勤翻动,可起到杀菌效果,还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热水烫种,将种子放入50~60℃热水中浸烫5~10min,取出晾干待播。

3.1.3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合理安排茬口和品种布局,调节播种期,避开病菌传播和危害的时期,减少发病因素,减轻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3.1.4轮作倒茬。由于病菌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打瓜不能重茬、迎茬以及与其他葫芦科作物连作,轮作不应少于4年。前茬以小麦、油料、玉米、豆类等作物为好。通过轮作倒茬,可以恶化病菌繁殖的条件。种植地应选择土壤肥力高、酸碱适中、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灌排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

3.1.5科学灌溉。在田间栽培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改善生长条件,提高抗性。应根据土壤、作物需水特点、天气状况等进行科学灌溉。采用滴灌技术,严禁大水串灌、漫灌,灌溉时达到垄不漫水、沟不积水、根颈不淹水的要求,防止灌水不均。灌溉时间以早上或者晚上为宜,

高温天气中午不进水。此外,7~8月,雨量较大的时候,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

3.2药剂防治

3.2.1种子处理。播种前1d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闷种,用药量按种子重量的0.3%~0.5%。

3.2.2田间防治。及时进行药剂预防是控制疫病发生蔓延的有效措施。由于疫病潜育期短,蔓延速度快,危害程度大,在发病前要喷药预防,特别是每次大雨后应及时喷药1次,以后每隔5~7d喷药1次。药剂防治可采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炭疽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7~10d喷1次,共喷3~4次。枯萎病初发期,用70%敌克松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在发病株及周围打瓜上灌根,7~10d灌1次,共灌3~4次,可有效控制该病蔓延。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原来我们都有病
晕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