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玲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实施体验教学是落实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校内外一切可用资源,精心计划,周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体验充盈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创设情境,在体验中学会感知
1.运用现代媒体,再现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架在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我们要按照小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感受——体验——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将音乐、图片、投影等多种媒体组合运用,创设具体、生动并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情,进入角色,从而唤起并激发其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例如:学生进入小学后新鲜好奇,他们迫切地想对学校有一个清晰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这个单元时,我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作用,播放了校园电视专题片。伴随着欢快悦耳的旋律,校园每个区域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逐渐熟悉了校园环境。此外,我还在课堂上播放《校园礼仪专题片》,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直观形象的画面、通俗简练的解说,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们初步懂得了遵守学校生活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树立了规则意识,逐步适应了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再如,我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播放《武夷山下的一颗明珠》电视专题片,同学们伴随优美的旋律,在主持人的解说中“畅游”铁城,“攀登”熙春山,“漂流”富屯溪、锦溪,观赏千年“傩舞”和民间戏剧一绝“三角戏”,“参观”李纲祠、宝严寺……学生们体验到了家乡自然风光之美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开展班队活动,展现情境
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中践行体验,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及时捕捉校园内发生的典型事例,用以丰富品德课的践行体验内容。例如:《新朋友 新伙伴》一课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设计的,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走进小学的大门时,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教师、陌生的同学。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并快乐地成长呢?教学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班队活动。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的东西带到学校,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猜歌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接着,师生互动,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看到这个情景,我对孩子们说:“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朋友一起分享吧!”随后,我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地表现自我,表演节目……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接纳,体验到了友谊的可贵与快乐。
二、变换角色,在体验中学会感恩
著名心理学家柯伯尔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经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能力发展的。角色体验是让体验者在生活、游戏及模拟情境中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从自己所承担或扮演的角色角度去体验周围的关系及自己在其中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并以此为参照系,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感悟该角色的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
1.家庭体验,学会感谢父母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长辈的过度呵护和关爱下,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对父母的艰辛劳动不懂得付出,只知道要求。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在思品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开展“体验——感恩”活动,学生在变换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会感恩。如在教学《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了“今天我当家”体验活动:(1)整理房间,打扫卫生;(2)根据自己设计的菜单去菜场为家里买一次菜;(3)学炒一两盘菜;(4)用餐后清洗碗筷,清理垃圾。这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汇报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家长们反映:“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孩子们不再乱扔东西,吃饭也不再挑食了,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体贴父母了。”的确,小朋友都从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父母的辛劳,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正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社会体验,学会感谢社会
现代学生生活范围狭小,对世象万千的社会了解不多。我常常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小交警一日体验”“环保一日体验”等系列活动。在这些岗位体验活动中,他们获得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并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他们感受到环卫工人与交警叔叔的艰辛,懂得了如何珍惜与感谢别人的劳动,并将遵守交规与保护环境化作自觉行动……总之,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健康向上的角色,使学生通过实践与体验,学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三、社会实践,在体验中学会感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激活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遵循教材的这一特点,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教材本身或课堂内,而应将目光对准社会这个大课堂,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体验社会中的现实情境,了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造良好品质。
1.走进社区,关爱“小家”
社区是人们的“家”,让体验教育走进社区,从近处着手,将品德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美化家园》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区里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1)了解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2)观察小区的人们是否将垃圾进行分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3)了解小区内是否存在垃圾乱扔乱放现象,谁在制造垃圾;(4)在小区内倡议并开展“帮垃圾找个家”活动,使小区的环境时时保持清洁卫生。学生走进社区,通过有意识的观察、调查、分析,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更加熟悉,对小区的环境卫生更加关注。面对脏乱现象,采取有效的方式,积极倡导人们树立“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感悟到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争当环保小卫士,关爱自己的“小家”。
2.走向社会,关注“大家”
社会是个大课堂,是个“大家庭”。只有将品德教育与社会这个大课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的感悟才会更真切更深入。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大地妈妈》之后,教师组织开展以下活动:(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等环境优美的地方,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2)课前搜集由于人们的盲目无知或急功近利而导致空气污染或水源污染,影响人们生活的案例与图片。(3)开展“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系列活动。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