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瑞
此生我读的最多的古诗是杜诗,我最敬仰的诗人是杜甫。郭沫若先生写的《李白与杜甫》,是我最喜爱的读物。脍炙人口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我都能熟背成颂。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
每当想到在“安史之乱”前后,一代诗圣避居四川,在草堂中写出了那些千古流唱的诗篇。敬佩之意便油然而生,何日能亲眼目睹杜甫草堂,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2002年10月20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步入正门,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大厅中的杜甫塑像呈跪姿,身材精瘦,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大厅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诗史堂内悬挂有现代著名吏学家、诗人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忧民的情怀。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浩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问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块,上刻”少陵草堂”四字,因杜甫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
“茅屋景区”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我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哦!诗圣,请你借我一双洞穿历史的慧眼,请你借我一丝灵光,让我放声高歌:广厦高如林,仍须扶弱贫。四海共和谐,天下造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