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将军的奇石情怀

2009-11-02 07:22
中华奇石 2009年10期
关键词:赏石观赏石奇石

许 静

他是一名在金戈铁马中演绎豪迈壮歌的军人,他是一位博采众长、多才多艺的将军,他是奇石事业的先行者。而在这众多充满传奇、令人敬仰的身份之外,他更愿意是一位亲近自然、回归平凡的普通爱石人。

用奇石记录人生足迹

兰仲杰出生在甘肃平凉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身为长子的他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施肥、除草、打碾、割麦,这些农活样样拿得起,干得出色。为了凑够上学的费用,他想尽办法,曾挖过电缆沟、打过墙坯、也曾到集市上卖自己绑扎的扫帚……虽然儿时生活的记忆里充满了艰难与困苦,但在兰仲杰的内心却依然怀念那段远去的岁月。因为除了生活所累,童年生活依然有着纯朴的欢乐。儿时的住所,是在山坡上修建的窑洞,那是黄土高坡上特有的产物,沉积着古老的黄土地的深层文化。生活在窑洞的人们早已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山坡下长年流淌着一条小溪,那里是头顶蓝天脚踩黄土地的孩子们的乐园,溪中的各式各样的小石头自然成了他们至爱的玩具。冥冥中,这个长在大山的孩子已与石头结下了割不断的情缘。

1962年,19岁的兰仲杰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自此开启了他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辉煌生涯。家乡的艰苦生活历练了他坚强刚毅的性格。从班长、参谋长到司令员,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部队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在青海任职期间,他跑遍青海的山山水水,巍峨的昆仑山脉、绵延的祁连雪峰和圣洁的三江源头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进牧区、下基层,为官兵排忧解难,把过去“破房子、烂院子、煤炉子”的武装部建成了新楼房、新营院和烧暖气的新营区;他带领官兵治理荒漠,植树造林,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畔植下一片片绿荫;他关心百姓疾苦,为贫困地区捐资助学,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无私的付出,都来自于他对生活着、工作着的这方土地的深厚感情,而他播撒汗水的每个地方,都有石头作为见证,记录下他的足迹。

那是1985年,时任甘肃省军区参谋长的兰仲杰,下部队到靠近中蒙边界的边防营时,途经广袤无垠的戈壁滩,那里亘古不变的苍凉孕育了无数的风砺石,粗犷多变的石头吸引了他。为了纪念这次边防之行,他捡了一些小风砺石,这成为他收藏奇石的起点,也初步形成了他独有的收藏特点:用石头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

1996年,兰仲杰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青海地域广阔,海拔很高。部队深入基层经常跋山涉水,登上海拔三四千米、甚至五千米的高地,环境恶劣,工作艰难,但却有更多机会深入到奇石的产地,甚至发现一些稀有的石头。这期间工作之余,他收集了许多具有纪念意义的石头:三江源头石、昆仑石、祁连石、和柴达木等地的石头。在三江源头,黄河石到处可见,种类繁多,可相比之下长江石却很少。在兰仲杰珍爱的“纪念石”中,《寒林》是他三次穿行海拔4000米左右的长江源头峡谷,捡到的唯一一块长江源头石。此石三十公分大小,黝黑的石面上错落着凸起的白色石棱,犹如挺拔的树杆。颜色分明、对比强烈,呈现出质朴、饱经风霜的韵味。兰仲杰说,每当看到这块石头就会想起驻守在三江源头部队的艰辛,想起矛盾先生笔下的《白杨礼赞》和那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精神。1998年,兰仲杰下部队路经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巍巍昆仑山脉那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远眺之下,心也随之壮阔宽广,更有幸在此捡到一块后被称为“京白玉”的石头。质如白玉的石面上铺满艳丽的太阳红,如同燃烧的熊熊烈焰,如此奇妙而富有激情的石头,是自然赐予的礼物。试想人生能有几次登临4700米的高度呢?凭借的不正是满腔的激情吗!这石印证了一位军人、一位将军的豪迈气魄和奋斗历程。

三年得一石

1999年底,兰仲杰和部下执行完任务返程时路经湟源峡,这里水流湍急,河滩堆积了许多石头。大家下车休息,顺便在河滩走走,看看有没有好石头。刚走出十几步便看见一块陷在河滩里大约一米多高的石头,此石水洗度高,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虽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还是引起了他的兴趣。可惜当时车上没有挖石的工具,他只好吩咐士兵在此石旁边的树上做了个记号,等下次来挖。回去以后便一直惦记着,由于工作紧张繁忙,直到一年后才又路经此处,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那棵树下的石头。这次车上备有撬杠,可几个人用撬杠费了半天劲也没能挪动石头。是啊,被河滩掩埋了无数个年头的石头又怎会那么容易动摇呢。无奈之下,他再一次“弃石”而去。到了第三年,青海省军区开始陆续采运大石头装点营院,兰仲杰想起湟源峡河滩边的那块,便吩咐战士搬运其他两块石头时顺便将那块石头也运了回来。石头运回来以后,部队许多领导都来一睹兰司令三年才得偿所愿的宝贝。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参观还有意外的发现:在石的左侧突起一个轮廓清晰的人形浮雕,婀娜多姿如仙女。如此奇妙的石头和看似机缘巧合的获得,令所有的人叹为观止,遂为此石取名“天女下凡”。 而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年得一石的经历,也成为石界一段佳话。

此后,受他感染的部下也想试试运气,开始在河滩寻寻觅觅,可总是一无所获。他们不得不承认,石头是有灵气的,它最终会归属于最执着热爱它们的人。兰司令说,“只有痴迷,才会随时随地的关注,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我的许多石头都是之前人所未闻的新石种,比如昆仑山口的京白玉,比如青海省同仁县境内隆雾河的各种石头。”像这样蕴藏着一个故事或一段经历的石头,在他家还有许多,它们就如同一幅幅珍贵影像,串联起以往的记忆,记录下将军执着寻石的历程。

用奇石,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兰仲杰担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的八年中,为了给官兵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他在省军区营院内摆放了60多块祁连彩玉、红碧玉、丹麻石、风砺石等具有青海代表性的巨型石。院内小到几吨大到十几吨的巨石,有许多都是他亲自去祁连山野牛沟、昆仑山下戈壁滩和黄河沿岸等地挑选的。其中一块来自祁连山麓重达十吨的红碧玉,质坚色润,通体紫褐,缀以片片鸡血红,品相之好、体积之大堪称全国之首,得来更是颇费周折。先后有甘肃、宁夏、青海的几批人都看上此石却束手无策。兰仲杰了解情况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布置下属,官兵,吊车、卡车齐上阵,可当搬运时,石头纹丝未动,八吨的吊车却支撑不住了。最后,还是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历时半个月,用钢丝捆绑、杠杆铁链撬杠,两辆重型拖拉机牵拉才将巨石挪了出来。据说,此石附近的地底下储有金子,当地人笃信其为镇山之宝,挪石之前还用牲血白酒祭祀了一番。此石恢弘大气,落于营院后被誉为青海省军区的镇院之石。青海省观赏石协会的赏石名家胡其伟为此石取名“三江魂”。兰州军区副政委李宝祥中将看到“三江魂”后更作诗颂之。用奇石美化营院,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使青海省军区营院成为全军百家园林营院之一。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视察后说:“青海省军区院子有宝。”时任青海省省长的赵乐际同志参观后提出,地方应该学习省军区的做法,不仅要用三江源奇石美化军营,还要装点我们的城市、公园与单位。可以说,是兰仲杰推动了青海省奇石美化园林的步伐,是他促进了青海省园林石的开发与发展,进而成为本省奇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石收藏=理论+实践

兰仲杰认为收藏奇石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是他切身的体会:实践,是要具备不怕苦累、不怕艰险的精神,广泛接触各地奇石,把握机遇,锻炼眼力。他除了经常到青海三江源头,也去左旗、柳州、贵阳、阳春等各奇石产地,对于各地的石头都有了解;理论,就是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文化素养。他订阅了许多关于奇石、关于收藏的书籍,随时学习、研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却从不盲目跟风。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赏玩理念。他注重奇石的自然艺术性,世间唯一的独特性,还有永远无法追溯到根源的神秘与神奇。面对石头,他报以感恩、珍惜的态度,却并不固守于己,而是以宽广的胸怀彻悟出人生的哲理:对于石头,人只是岁月长河中的过客,收藏仅是短暂的拥有,而石头才是永恒的,它源于自然,也终将回归自然。

兰将军对大环境下奇石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看来,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赏石文化始终随着经济的盛衰而兴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项体制健全,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赏石事业也日渐兴盛。全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赏石组织和庞大的赏石队伍,各地陆续发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奇石资源,奇石市场规模日渐扩大,赏石理论著作、书籍、杂志甚至报纸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发展成果。而在良好的前景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想,才不会被发展的大潮淘汰。如此精辟的真知灼见,也许正是这位赏石前辈和生活导师二十多年的积累与经验吧。

从部队退休下来的兰仲杰将军这几年却并不清闲,因为石头又成了他的工作对象。收藏、研究、交流,他都紧跟时代步伐,从不墨守成规,随时通过网络关注各地石事动态和市场发展。不仅如此,他在全国观赏石事业的发展中也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现任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鉴评师培训领导小组副组长;也曾担任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组委会副主席,代表中国观赏石协会参加深圳龙岗“观赏石交易基地揭牌仪式”……作为甘肃人,他更加关心本省的奇石产业发展,针对目前赏石组织、市场、资源的现状,他已带头着手准备相关事宜。首先就是协调各方面领导,向甘肃省省长、副省长递交报告,拟请成立甘肃省观赏石协会。可喜的是,此事已得到省上领导的批准,筹备工作也已开展。这是广大甘肃石友们切实期盼的大事、好事。但当石友们提议推举他为协会会长时,他却婉言谢绝了,他说,当了多年的官,也领导过那么多的人,深知“在其位,必须谋其政”的责任。我更愿意作一个普通的爱石人,尽我所能的为咱们共同的事情出一份力。

兰将军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是如此概括他戎马之外的生活的:我用书法展示自己的个性,用镜头倾诉对西部这方热土的热爱,用奇石记录自己留在西部的足迹。2003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岁月如歌”栏目以“西部情怀”为题介绍了他在书法、摄影方面的造诣。《中国民族画报》、青海电视台也先后制作专题介绍他的书法、摄影作品和奇石收藏。兰将军的书法透着军人的气度,被人们称为“军人字”,无论草书还是篆书,他都能挥洒流畅,博众家之长又独具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摄影作品更是饱含激情,充满西部情怀,因为灵感的源泉正是那西部的山、西部的水和西部纯朴、善良的人民。圣洁的雪山、盘旋的雄鹰、广袤的草原、马背上的骑士都一一展现在他的镜头里。

其实,艺术都是相通的,有时也是相融的。兰仲杰正是在不断地耕耘与探索中认识并发现了那最原始、最本我的真、善、美,书法是这样、摄影是这样,而石头,更是这样。

猜你喜欢
赏石观赏石奇石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举办观赏石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石器·观赏石特色之赏
奇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