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恐龙化石来到中科馆
近期,三具来自云南的恐龙化石正式入住中国科技馆新馆。其中一具27米长的阿纳川街龙化石,是国内目前发掘出土的最大的恐龙化石,它生长于中生代中侏罗纪,距今1.58亿年,属植食。另两具恐龙化石分别为中国发掘最古老的恐龙之一的许氏禄丰龙,长7.1米,高2.6米,属植食,生长于中生代早侏罗纪,距今1.8亿年,完整率达到90%;中国双脊龙,长7米,高2.45米,生长于中生代早侏罗纪,距今1.8亿年,属肉食、兽脚类,完整率90%。这些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恐龙“真身”,已于9月16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之际,与广大公众正式见面,并将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作永久性展示。
磁悬浮飞机
磁悬浮不是什么新概念了,磁悬浮列车、如磁悬浮灯泡……但是,你听说过磁悬浮飞机么?
MagLevAir磁悬浮起飞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将跑道变成磁悬浮基座,待起飞的飞机“蹲”在这基座上,然后,像航母上的飞机起飞一样,将飞机从磁悬浮基座上“弹”出去,以换来更短的起飞距离、更小的起飞噪音和更舒适的起飞感受。磁悬浮飞机的设计师希望利用磁悬浮技术,使机场把修跑道的地方节约出来,用来停放更多的飞机,修建更大的候机厅,以缓解越来越严重的运力问题。
穿鞋的鸭子
一只因腿断而面临死亡的鸭子穿上了特制的鞋子后重获新生。这只名叫“幸运”的鸭子曾不幸遭遇一场意外事故,脚趾受伤。“幸运”的主人——艾莉森·摩根女士决定采纳他人的建议,请当地皮匠凯文·雷德克利夫为鸭子设计一只鞋子,帮助鸭子康复。现在,这只特制的鞋子让这只鸭子的步伐可以追上摩根女士的另外两只鸭子。鞋子让鸭子左蹼的压力减轻,让它走起路来不会觉得“脚”疼。
迷你马科达
科达是美国的一匹微型马,身高仅有59厘米,第一次看到它,你可能会误认为它是一个填充玩具。如果科达想达到心理平衡,只能跟猫咪在一起,这样才能显示出它身高的优势。科达之所以会长得如此矮小,除了先天因素外,还跟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关,但是现在它正逐渐恢复健康,成为非常受宠的宠物,开始享受美好生活。这只微型马在出生后不久,兽医就意识到它将比同类的马更小。科达的兽医安迪,林奇说:“它出生时比一只猫咪还小,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侏儒症。”
菲律宾发现超大猪笼草
英国一个研究小组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巨大的肉食植物,这种植物属于猪笼草的一个新品种,可以将老鼠这样的啮齿类动物整个吞食。该研究小组用英国著名自然历史学家戴维·艾登堡爵士的名字命名了这种肉食植物——Nepenihesattenboroug hii。它会长出滑溜溜的管状叶子结构,将一种名为phytotelmata的液体隐藏起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爬上猪笼草,会在滑溜溜的叶子上摔倒,成为猪笼草的猎物,最终在phytotelmata液体中溺死并被溶解。今年26岁的麦克弗森是多塞特郡普尔人,他说:“这是最大的肉食植物之一,在21世纪以前从未被发现过,这的确不同寻常。很多猪笼革不仅猎捕昆虫,还将包括老鼠在内的啮齿类动物当做美食。
心怀祖国,面向大海——大洋一号我们的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地球上的公海(国际海域)进行资源调查,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深藏在大海深处的宝藏。其实,全世界主要的老牌海洋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早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公海(国际海域)积极地寻找着资源,新兴的海洋国家印度和韩国也在尽全力不断地探索深海的资源,这是一场科技与意志的较量,也是国家未来能源与发展的比拼。
我国的大洋一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重任和期盼开始了自己的使命。
大洋一号是目前我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它具备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声等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条件;可以开展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底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
下面我们就数一数大洋一号有哪些本领:
本领一:真实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多波束测深系统和6000米深拖声学系统
像我们眼睛一样的多波束,可以看到和听到海底的信息,可高精度地探测深海底地形、地貌和浅地层结构,实时传输电视图像信号,可现场观察海底矿藏和生物的赋存情况,人在船上就能操控水下的工作,可以勘探的最深区域达6000多米。
本领二:可队航行的互联网——卫联网
“大洋一号”给船上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证,船上装备了卫星通讯无线上网设备,在船上就能用卫星上网,够酷吧!
本领三:深海探矿——深海沉积物保真取样器和电视抓斗
深海沉积物取样器——可获得长度超过0.5m的无扰动沉积样品,可以为生物基因研究提供样品。
当电视抓斗在工作时,就可以在屏幕前控制远在水深4000米的海底抓斗进行热液硫化物和其他地质样品的取样。
本领四:神奇机器手——3000米观测和取样型Rou系统。
潜深3000米的遥控无人潜器,搭载有海底电视、照相系统、温度、化学传感器和二个机械手,就像螃蟹的大钳子一样可在海底取岩石、沉积物和生物样本等精细的样品。
这么多在世界上都很先进的设备都是我们的科学家和海洋工作者的好帮手,大洋一号的船长和首席科学家都是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奉献精神的楷模,他们领导着一群忘我工作的团队。“大洋一号”船员加科研人员共有70多人,出海考察时间动辄长达200—300天,最长时可跨越太平洋无靠港航行达40多天。
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最艰苦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枯燥;二是船上储备的蔬菜等新鲜供给只能持续15天,过后只能靠土豆、洋葱、海带等无需保鲜的食物支持;三是海上恶劣天气的考验。
大海里到处都是宝贝,可是这些宝贝总是跟我们人类躲猫猫,你要是没有本领还真就找不到它们。比如深海海底的多金属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等资源,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我国已经在东太平洋发现了5个新的活动的海底热液区,其中4个属于超大型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在西南印度洋发现6个新的海底热液区,并且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个以地幔岩为基底的多金属硫化物区,科学意义重大,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海底宝藏。
同学们,你们好好学本领,长大也加入到探索海洋的事业中来吧!找到更多的资源,像阿里巴巴一样开启一扇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财富大门吧!
为小麦“着色”成功
周中普研究小麦育种几十年,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培育一种营养价值高的小麦,让中国的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所以,1987年
退休后,他没有像多数老人那样过上休闲舒适的晚年生活,而是比以前更忙了。周爷爷不辞劳苦钻秦岭、上北京、赴新疆,到处寻找需要的野生资源来培育他的新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他收集到了几种冰草、山羊草等野草资源,尤其可喜的是首次发现了赖草。这下,他培育小麦新品种的信心更足了。他先是自己掏钱租地做远缘杂交,后来借亲戚朋友的地作育种试验。多年积攒的钱用完了,尽管退休金和津贴月月入不敷出,也没能阻止他追求自己梦想的步伐。2000年,经过十几年艰辛的探索,彩色小麦——“中普黑小麦”、“中普绿小麦”、 “中普蓝小麦”等品种相继培育成功。
彩色小麦乘上“神舟”五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但你知道吗,“神舟”五号上还有一位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周中普培育的彩色小麦。当时,正在家中收看电视直播的周中普禁不住欢呼起来,这位周爷爷高兴得泪流满面。他心中的梦想——用中国人自己的宇宙飞船搭载小麦种子进行太空育种实现了。因为种子在太空综合射线全方位辐射和高真空、低地磁的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内部基因突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基因,从而选育出优良的作物新品种。这些优良的种子通过太空综合射线辐射之后,将进入研究开发的新起点,培育出具有抗虫性、丰产性、优质性、保健性的新一代种子,并能为祖国品种基因库提供更多的育种材料。
对于保健农作物的育种,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国际农业组织发起的生物强化项目,就是通过育种提高铁、锌等含量进而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农业项目之一。2005年,中国正式启动了这一合作研究项目。
一切从童年起步
林林
宗达太:197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1979年赴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留学,他的导师是山下忠教授,有名的机器人专家。
宗达太:回到祖国以后,着手研制中国的机器人。由他和助手们研制的冶钢1号机器人,是我国第一台完全国产化的机器人,填补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方面的技术空白。他本人并先后荣获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次奖励,在IFAC等国际会议上和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机器人学术方面的专著多部,成为在机器人技术界有名气的人物,并多次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
余达太谈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如醉如痴。童年的启蒙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何等地重要!
赌气投考一举成功
炎热的夏季,哥哥正在聚精会神地组装一个单管收音机。让余达太眼馋得不得了,可哥哥却不让他“越雷池半步”。失望而堵气的余达太头顶烈日,径直奔向少年宫科技组。经过考试,他正式被录取为少年宫无线电小组组员。
一提起这段童年往事,余老师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在以后的这么多年里,我通过了各式各样的考试,毕业、升学、报考研究生……可是没有哪一次能像我这一次这样激动、兴奋,几乎到了癫狂的程度。
小小无线电迷
小学员余达太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就是组装一个收音机。尽管这个奋斗目标在成年后的他的眼里实在是微不足道。
设计图纸,准备零件,焊接完毕,一切OK!
说得轻巧,做起来谈何容易。
单说焊接这一项吧,要求快、准、无误,走线要横平竖直,焊点要圆,要一样大,在接通电源之前要经过反复检查。作品完成后要经过摔打试验:从半米高处连续摔到地板上三次,无脱焊现象和其它故障才算合格。
几天过去了,一部收音机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关是检验。可是,一打开按纽,声音太嘈杂,让人听了难受。
余达太立即检查,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装试。一连几天,他饭吃不下,觉睡不香,天天琢磨着这个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做。有时夜深人静,家人早已哼起了“小夜曲”,进入了梦乡,可是躺在床上的余达太则双眼瞪着天花板。睡不着啊,他还在琢磨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有时他会突然爬起来,扑向书桌,去查找资料。
终于,余达太组装的收音机不仅播放出了清晰的声音,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频道呢!
余达太就是靠着智慧、痴迷和不服输的劲头儿一步步向前走去,他不断把自己的一个个失败变成成功,把一个个奋斗变成现实,然后又有了新的梦想、新的失败、新的奋斗、新的成功……
责编:本刊编辑部
插画:千秋叶
口水的“女王”生活
李鸿鹏
女王的宫殿
在人的口腔里,有三对大唾液腺(下颌腺、肋腺和舌下腺),口腔壁上有许多小粘液腺,它们分泌的液体混合在一起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女王”——“口水”。
女王的档案
透明的液体,99%都是水。
拥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大臣”,比如有机物就有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
正常人每天分泌的口水足够装满2-3个易拉罐。
到了夜晚,“女王”也会趁机偷懒,具体表现就是人的嘴巴有点干。
唾液分泌腺有时候也会罢工,比如当人们得了某种疾病的时候,或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或者正在接受某种治疗的过程当中就会引起罢工。
女王之权利
身为“女王”的口水,权力可是不小哦,总之,如果没有它,或者它罢工了,人就会很痛苦哦。
消化食物
当你吃米饭、馒头的时候,口水会派出“大臣”淀粉酶出马,把所含的淀粉转换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糖分。这样一来,你不但会减少营养损失,咀嚼的时候可以少用几下力,而且吃起东西来还是甜甜的——别忘了舌头要在口水的帮助下,才能辨别食物的酸甜苦辣。
消灭细菌
目标——没有蛀牙!口水能平衡酸碱,同时还能阻止细菌粘在牙齿表面,并清洁牙齿和牙龈,进而防止蛀牙的发生。
汇报疾病
现在,医生还常常靠抽取病人的血液检查疾病,不过,这种又疼又血腥的检查方法可以逐步退出舞台了,因为有人已经发现,口水包含着相同的身体信息!利用它可以测定人是否患有蛀牙、癌症、艾滋病等疾病。
动物“酒鬼”
酒量再好的人,也很难做到天天豪饮而不醉。然而,生长于马来西亚热带丛林中的笔尾树鼢,每天以“酒”为食,仍能清醒如初。它可真是世界上酒量最好的动物哦。
成年笔尾树鼩平均体重47克,依照体重比例,笔尾树鼩每天摄入的酒精量相当于成年人每天喝9杯葡萄酒,但笔尾树鼩却没有醉酒现象。
笔尾树鼩之所以酒量惊人,是因为它们主要以生长在马来西亚西部丛林中的马来凸果榈花蕾中的花蜜为食。这种植物的花蜜酒精含量与普通啤酒相当,可达3,8%,是自然界中酒精含量最高的天然食物之一。
在笔尾树鼩的栖息地,马来凸果榈数量庞大,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马来凸果榈的花蕾中有一种酵母菌,它能使花蜜发酵,产生酒
精,而且这个发酵的过程全年都在进行。
如果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像它们一样“豪饮”,恐怕早已毙命,但是,笔尾树鼩不会出现酒醉或宿醉的情况,很可能因为它们体内有一种分解或排除酒精的生物机制。
笔尾树鼩的酒量远大于人类,且已经“饮酒”5500万年。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笔尾树鼩,找出人类喜欢饮酒的原因。
大象也会醉酒
大象不但喜欢喝酒,也喜欢吃那些含有酒精成分的植物、种子或果实。
南非特有的一种树叫玛鲁树,树上结着不少黄色的果实,大象很喜欢跑到树下,用身子撞树,把果实震落下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过后,它象醉鬼似的,走起路来脚步蹒跚。要是有几头象都吃了这种果实,就会大声嘶叫,甚至打架,真的好凶哦。
早在十九世纪,猎人杜仑门德就报道过,非洲象喜欢吃“恩加奴”树的果实,吃过后会做出许多古怪的行为,它们的吼叫声几里外都能听到,那是大象在耍酒疯呢。原来,玛鲁树和“恩加奴”树的果实在胃里发酵后,会变成酒精,有强烈的麻醉性。
醉了就有毒的鸽子
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上,有一种红色野鸽,它们爱吃岛上一种植物的果实。吃了后,野鸽变得十分活跃,一会儿在地上疾速行走,一会儿在空中相互追逐,大有飘飘欲仙之态。奇怪的是,这种果实和鸽子的胃液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氰化物渗入到它的身体各处。这种毒对鸽子没有影响,人或动物吃了它的肉后就会中毒。所以,当地人和动物都不去碰这种“醉鬼”鸽子,以至这种鸽子家族兴旺,在岛上随处可见。
没喝酒就罢工的牛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亚齐地区,家家户户的农民都会酿酒,而且家中都备有成箱的酒,这些酒不是农民留着自己喝的,而是用来给水牛喝的。如果主人忘记给牛喝酒,牛就会发怒狂奔,或者怠工,甚至伤害人畜。这可真是世界上最“牛”的牛!
不顾子孙的蚂蚁
一在蚂蚁家族中有一种褐蚂蚁,嗜酒如命。它们把隐翅虫养在蚁穴里,待如上宾。因为隐翅虫的第一节肚子两侧有一种黄色绒毛,能分泌出一种与乙醇相似的芳香液体。褐蚂蚁喝到这种专供“酒”后,会感到很舒服。如果褐蚂蚁遭到劫巢之灾,它必定会首先保护隐翅虫的幼虫,而不顾自己子孙的死活。
喜欢吃果子的黑猩猩与狒狒
在自然条件下,酒精往往同糖分丰富的果实联系在一起,只有那些熟透了的甜美果实,才会偶然被酵母菌感染发酵出酒精来。酒香四溢,意味着高热量美餐就在附近。通过野外观察,科学家们发现,黑猩猩经常会捕捉到那些几千米外腐烂果实散发出来的气息,并且矢志不渝地找到它们大吃一顿,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使它们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
狒狒喜欢吃非洲马鲁拉树上产的果子,因为这种果子一旦被摘取,就会迅速发酵,吃了以后就像喝了酒一样,能让狒狒变得极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