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2008年,一幅“火星人”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
在红色星球的一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脑袋大大的黑绿色“火星人”,它像是挥着手臂走下火星山坡,又像正坐在石头上休息。
英国《每日邮报》幽默地评论说:“她坐在一块岩石上,像在等一辆公共汽车,不过如果真是这样,她可能得面临永无止境的漫长等待。”《泰晤士报》则将这个“火星人”比喻成是“藏得无影无踪的本·拉登”。
但天文学家最后出面澄清:那只是一块岩石。
这种幻想性错觉情有可原,因为孤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渴望在灿烂星空中找寻“同伴”。
嫦娥“绕”月=修两三公里地铁
到太空去,中国已心中有数。
《中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发展路线图》勾勒了一幅“上九天”的愿景:2030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2040年建立短期有人值守的月球基地,2050年具备首次载人登陆火星的能力。
这是中国首次宣布载人登月计划,距离1969年“登月第一人”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左脚踏到月球上,已整整40年。
上世界80年代,在欧洲空间局空间技术中心工作的中国人吴季,从一位意大利工程师那里知道了一组4格漫画:
第一格,一个美国人登上了月球并插上了美国国旗;
第二格,美国看到一个苏联人在不远处也登上月球并插上苏联国旗;
第三格,当身材魁梧的美国人和苏联人握手致意时,远处有一个瘦弱的中国人举着中国国旗也登上了月球;
第四格,美国人和苏联人问:“你怎么上来的?”中国人转身,指着远处一个从地球通到月球的人梯说:“One Chinese,two Chinese,three Chinese……”
意思再简单不过,美苏实现登月靠的是技术,而中国当时航天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人海战术。
20多年后,已担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的吴季,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三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努力发展同“大国崛起”形象相匹配的空间科学探测能力。
到太空去,中国的太空探测工作正有序推进。
正在进行的中国“探月工程”被浪漫地比喻为“嫦娥奔月”,“绕、落、回”则是“嫦娥”此次使命的简单概括。
2004年~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为期一年的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
2007年~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
2012年~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耗费约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修建两三公里地铁的费用。”担任中国科学院月球探测工程总体部副总指挥、嫦娥一号有效载荷总指挥的吴季告诉记者。
“如果把人送入太空,就等于宣告国家的强大,”吴季说,“登月可以极大地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自信心。”
“微波月亮”里的财富
寂静荒凉的月球上,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大,辐射强,月表凹凸不平,在这个荒芜苍凉的世界里,中国有何可为?
“中国的探月工程绝不重复别国的空间探测工作,”吴季认为,“到了月球我们可以做什么”,这是起步较晚的中国空间科学探测事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月球基地上安装大型的天文观测设备,除对天观测,还可以进行对地观测。”吴季说,月球没有大气层,不会吸收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因此没有在地球的观测“窗口”问题;此外,月球上没有人为的电磁波干扰,是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
“月球是潜在的资源库。”吴季说,荒凉的月球并不贫瘠,月壤中蕴藏丰富的氦-3,这是一种宝贵的核聚变燃料。
事实上,根据搭载在嫦娥一号卫星上的微波探测仪传回的数据,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绘制出全球第一幅“微波月亮”图,并利用实际探测数据反演出月球土壤层的平均厚度为5~6米,而氦-3资源量接近100万吨。
而且,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只是地球的1/6,这种弱重力场环境,使许多在地球上难以进行的研究与实验成为可能。
“嫦娥奔月”的同时,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2到3个空间实验室(目标飞行器),将有多艘飞船与之对接。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曾表示,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空间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太空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等多种用途。在对地观测方面,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等事件时,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
“绕、落、回”探月三部曲先完成登月前的“踩点”,空间站的建成为登月搭建“加油站”,载人登月才获得了技术上的准备和支持。
“中国人绝不会满足于停留在空间站上,一旦空间站能力具备,向更深远的空间迈进是必然的。”吴季说。
火星,不是终点
自然环境跟地球最接近的火星成了中国太空探测的下一站。
近百年来,对这颗红色星球,人们充满了幻想:蔚蓝色的大海、纵横交错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植物,还有火星人……
有一种说法:早在1900年,法国科学院就悬赏10万法郎寻找“火星人”以外的外星人,因为当时人们坚信,在这颗和地球如此相似的“孪生”星球上肯定有生命。
百余年过去,相信“火星人”存在的信念已经动摇,但对火星的兴趣却从未消减。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航天大国派出了大批“火星远征军”——火星探测器,进行大规模的细致探测。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遍布着水,但现在其表面已经彻底干涸,被沙漠和岩石覆盖。“探索导致火星气候变化的原因对保护地球气候具有重大意义,”吴季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比较行星学。”
探索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机制,因而成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目标任务之一。2009年10月,这颗由中国派往火星的使者,将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去探测火星的空间磁场强度、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尘暴,火星赤道区重力场以及表面水消失的原因。
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太空局后又一位“火星俱乐部”成员。
未来人类会移民火星吗?
“这是在很遥远的未来才有可能发生的事。”但吴季认为研究火星或者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是为了更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地球,而不是抛弃地球。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对太空的科学探测,不会止步于火星”。
2030年在月球,2050年到火星,到2100年,中国科学家会“到达”哪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