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斌
作为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坚持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围绕“环保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循环经济园”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四高联动”的发展战略,打造具有环保产业特色的一流科创园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水处理为主,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大气污染防治、环保药剂、环保新材料等共同发展的环保体系,在科技创新创业上形成了新的优势,为园区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产业支撑,彰显环保特色
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支柱产业作为支撑和后盾。近年来,环科园立足业已成型且前景看好的特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基地化”的道路,打造科创园区。
一是坚持不懈提升环保制造业。当前环科园环保产业的一大优势就是集聚了江苏一环、江苏鹏鹞、日立环保、江苏鼎泽、国豪生物等一批在水处理方面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环保先进制造企业。为将规模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将产业优势转化为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园区积极引导这些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技术、人才条件,同时借助已经成立的中日环保国际交流中心、中德环保技术转移中心等服务平台,立足优势重点突破,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加强技改力度,提高制造和成套水平。
二是全力以赴抢抓环保研发设计。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联盟,实现研发优势与生产经营优势的融合。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科技创业之路,依托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博大一江大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等一批政、产、学、研载体及公共服务平台,以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为目的,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快环保产业向研发和设计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催生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环保研发集团茁壮成长。
三是坚定不移发展具有环保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通过引进各类从事环保设备检测、环保技术咨询、环保产品服务的专业机构和权威中介入驻园区,承接国际环保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以及组织举办环保产品、设备、成果展览、交易等大型活动,有效拓展环保产业链,推动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健康成长。目前,园区已集聚了22家从事环保BPO的服务外包企业。
坚持创新驱动,集聚科创资源
推进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举措,也是应对各种经济风险最有效的办法。近年来,环科园抓住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资源流动加快、成本较低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动科技项目、创新人才、研发设计机构等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打造科创园区。
一是科技创新水平有效提升。2008年以来,园区企业科技研发费占全园GDP的2.6%。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园工业应税销售的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52.2%。去年全年授权专利118个,新增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家,12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4家企业获得省“双软”称号,4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9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新列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27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87项。今年上半年,园区上报的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已获准立项16项、又有5家企业分别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园区还计划追加200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和奖励各类科技创新。
二是“三创”载体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孵化载体、科技创新平台、企业加速器建设不断加快,构筑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园区已建成创新、创意、创业载体面积22万平方米,建成面积占宜兴市的73%。科技研发区、江苏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宜兴市软件园等一批创新载体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今年年内可新增“三创”载体面积13万平方米。江苏省生物肥料工程中心正式开建,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发中心名列无锡市优秀产学研项目第一名,环科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江苏省环保产品研发检测服务平台被评为省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示范平台。政产学研联盟全面拓展,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共建了产学研功能中心,这都将成为园区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环保产业优势发展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三是人才引进步伐日益加快。始终把人才引进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人才荟萃的高地、创新创业的摇篮。继2007年宜兴市第一个“530”A类项目落户环科园、获得历史性突破后,2008年“530”计划引才效应持续放大,目前已有8个“530”计划项目落户园区,今年第一批组织推荐申报的“530”项目就达29个,其中环保产业所占比重将近一半。两年多来,随着江苏卓易、江苏晟宜、无锡中杰以及宜豪生物环保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金量高的企业相继落户,集聚园区创新创业的高端科研人才已逾千人,其中大部分拥有博士学历,无疑为园区的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注重功能开发,推动优化发展
在转型升级进程中,环科园围绕“科创型、景观型、和谐型新城”的发展定位,不断完善和提升园区功能,由原来单一的开发区形态逐步向注重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城模式转变,切实增强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流园区。
一是高起点规划功能区。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先储备后出让的“四先四后”原则,高起点编制了中央商务、服务外包园、环保产业园,国家级线缆检测中心等“两区八园两中心”功能性载体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彰显产业特色。目前,国家级线缆检测中心工程已正式开始投运,中央商务区桩基工程全面完成,科技研发区、江苏宜兴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宜兴国际环保设计园、服务外包园、宜兴软件园、彩虹科技园相继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江苏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级环保会展中心正在办理开工建设相关手续。
二是高标准创建特色园。以特色园区的创建强化园区服务业集聚功能,形成以环保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研发平台为主题的五大现代服务业板块。全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7.8%,目前拥有服务外包企业65家,业务总额和出口额占宜兴市的70%以上。其中,江苏省环保科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省发改委、江苏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被省文化厅、江苏宜兴国际环保产业设计园被省外经贸厅分别批准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宜兴市软件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服务外包园、江苏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分别被认定为无锡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08年10月,国内首个救援产业园——宜兴环科园国仁救援产业园成功签约,为特色园建设又画上了浓墨碴彩的一笔。
三是高质量开展专题招商。围绕功能载体、针对特色产业、瞄准特定项目,先后赴印度、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及香港、广东等地展开专题招商。目前在建的外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环保科技、环保新材料、精密加工、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领域,单体平均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以上或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8个。园区专门设立深圳招商办事处,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和招才引智工作。今年4月,园区与香港Ascent-Partners公司成功签署成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协议,旨在通过园区业已形成的环保制造、环保技术以及客户市场三大平台与香港强大的资本平台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日前,园区与加拿大-中国环保与能源理事会就加快成立宜兴中加环保科技产业园事宜正在进行深层次洽谈。拟建中的中加环保产业园将主要从事环保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环保信息服务、环保标准制定和质量检测认证等环保产业的高端领域。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都将为环保特色科创园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助推环科园在转型升级、优化发展进程中不断超越、永立潮头。
责任编辑: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