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机,从第一个频道按到最后一个频道,你会发现超过半数的电视台在播放战争题材剧。战争剧中,又以谍战剧居多。尤小刚的新剧《对手》是其中之一。战火横飞加上谍影重重,尤小刚终究没有跳出这一粗暴公式。尽管他说表现的是战争中人的命运与选择,但先天的新意缺失俨然板上钉钉,事后再怎么拔高升华,也难掩与生俱来的苍白失血。
目之所及的中国电视导演,鲜有不想象力匮乏、不喜好一哄而上的。若让尤小刚为此负全责,显然有失公平。说起来《对手》在国外也是获过奖的,可见它仍有可圈可点之处,远非全无完卵的覆巢。
尤小刚说,《对手》应当被定义为“战争人文史诗”,它关注的是“战争对生命和人性的扭曲,知识分子在战争中在正义和非正义之间抉择”。显然他为自己定义了这样的姿态:仰望星空,赤子般思考。如果这是真的,原本值得最大的敬意。然而,包括《对手》在内的战争剧被大批量、规模化地复制及生产,电视荧屏里处处炮声隆隆,显示了这是一个迅速成型和成长的商业机制。很难让人相信,驱使其发生的直接动机,是导演们四处兜售的那些最形而上的思考。至于观众,也没有几个会在观剧过程中思考战争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更多人是为了瞥一眼心仪的男演员,完成一次无伤大雅的意淫,就像我一样;也有人为了在别人的冲锋陷阵里体验紧张刺激,证明自己的血液尚有余温。
也许这才是事实:观众与制作方是一丘之貉,我们一起狂欢般地消费着,消费那段历史,消费那些灾难。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导演们作出激情的澎湃的高尚的阐述,因为我们需要让自己相信:这绝非无责任的消费,这就是我们时代可供守望的一方麦田。麦田里有金色的浪涛,那是人类内心的最大实现,也是当代人性的最新表达。
我们需要相信这些。我们抵死也不会承认,我们只是在为虎作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