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军
1.烦琐的导入
只要承认“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个基本命题,那么艺术地导入是否重要就是一个毋庸赘言的问题了。教学一篇课文,能否使学生乐学易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实施教学的技巧。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时巧妙选取切入口,并以最佳的角度和方式切入,往往会取得引人入胜、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久而久之,导入似乎成了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变得越来越程式化。总少不了先介绍作者生平和成就,再说说写作背景和影响,最后生硬地进入课文的分析。有的介绍还非常多余,和课文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偏离了教学目的。好象没有导入这一环就没法介绍作者和背景,为了介绍这些而不得不导入一样。也有的教师导入弄得很花哨,不惜用掉半节课时间,结果真的进了课文,学生又觉得没劲了。这问题出在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导入。
比如我们教《为了忘却的记念》,可以从分析题目的矛盾来切入“为什么记念?”“为了忘却。”“为什么要忘却?”“为了摆脱悲哀。”这样不仅疑问揭开了,而且感情把握了。
再比如《药》,问“药有什么作用?”“文中的药是什么?它可以治病吗?”带着问题先读课文,然后再问“不是药却被当成妙药是为什么?”“如果所有的病都可以药治,那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把握住了,文章的要旨也就理出来了。
2.念经式的朗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淡化分析,注重感悟。跟着感觉走有时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老说法又时髦地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大家都觉得朗读既能熟悉课文又不乏热闹,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手段。但不要忘了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离开了目的就无所谓什么手段。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熟悉课文,这没有错,可只要读就能做到那还要老师干吗?如果朗读为了热闹,那就大错特错了!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当然这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的,必须有一个过程。在这之前必须读通读顺读懂。所以在课上一遍一遍念经式的读是没有效果的。每一遍读都应该带有一个目的,并且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来选择读的方式,这才是好的朗读教学方式。
比如教学《陈情表》,首先要读准字音,那就可以个别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更正。扫除字词障碍后可以齐读,为了读顺。第三遍一般就应该带着问题读,如思考:他为什么不愿出来做官?如果你是皇帝,你听了之后会怎么说怎么驳?这时候要学好这篇课文还是离不开分析的,然而朗读已为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
还有的简单的自读课文往往不需要分析,读就可以解决问题。可也要选取适合的朗读方式。比如《门槛》一文,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和朗读者一起揣摩这个角色,讨论该用怎样的口气和语调来朗读,说说角色之间的关系。读完之后留一个作业,让他们说说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这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了。后来还有学生问我,这门里阴沉的声音会不会是姑娘的心理斗争呢?看来他们是自己思考并且已经读懂了。
3.热闹的气氛
枯燥的课堂,教学效果总是不如意的,那么热闹的气氛就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吗?这个问题有不少语文老师探讨过。我就看到过两篇文章,一篇上说一位老师把“宝黛初会”上成了爱情启蒙课,笑声不断,热闹非凡;一篇上介绍把《祝福》上成刑侦培训课,到鲁四老爷家,到卫老婆子家等,分了好几路,分头调查杀害祥林嫂的真凶,形式可谓创新大胆,可是教学效果并不好,热闹过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老师们希望通过热闹来帮助理解、加深记忆的初衷根本没有实现,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热闹而热闹,这不就乱套了吗?
我也曾在教学《赤壁赋》的最后一课时时叫两个学生扮演苏子和客人演一段话剧,希望能以此加深理解,结果没有演好,其他的同学倒成了看好戏。所以即使要采用搞活气氛这样的教学手段,也必须先作好充分的准备,要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
搞活气氛如果成了演戏和看戏,那么不管演戏的是老师还是学生,效果都不会理想。这种热闹应该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气氛,而且这种参与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是及其重要的,这样的热闹才是我们提倡的热闹。
成功的例子也有,比如设计一份“石钟山调查报告单”,让同学们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对《石钟山记》这篇课文进行自读分析,完成这个报告单。这时候,完成报告不是目的,理清文章思路才是真正的目的,只不过换了个热闹的形式罢了。
4.花哨的多媒体
多媒体介入教学给语文教坛吹来了一股春风,引发了一场教学革命。如果说素质教育是总的教育目标,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有人认为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错了!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众所周知,它在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扩大教学容量、增加直观效果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这一切,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当然要活泼有趣得多。但“真理向前多走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万事都得有个度。
许多老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存在盲目性。有的老师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进行语文教学,结果使课堂过于活跃,偏离了教学主题。有的老师简单地充当了课件播放员。有的老师迷上了视频,忘了朗读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有的老师上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成了观光者。套用一句流行语:都是“多媒体”惹的祸。
其实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使用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岂可为了创新而创新!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互动,教师,学生不能被课件束缚手脚。课件的设计与操作也应当考虑到师生共同因素,要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双边服务。课件是为“大家”的,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的。
就像粉笔加黑板、幻灯投影、电视教学等教学手段一样,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他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将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要为了用多媒体而上多媒体课,不同的媒体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以上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手段的目的化现象。手段失去了原本作为手段的意义,越位而成为目的,从而使真正的目的丧失,教育的方向就偏离了。所以,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提出任何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想出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请都仔细想一想,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做法是否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工作中要时时反省,看看我们工作中的手段和目的有没有串味儿。手段虽然始终贯穿于整个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但它终究只是服务于目的的手段。
收稿日期: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