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语中的“九”有实指、虚指之分,相应地,与其相关的数词词组“九十九”也有实指、虚指之分。它们表示实际数量的实指用法古已有之,但表示强调程度和加强语气的虚指用法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古代多用“九”的虚指用法表多义,而近代人们在表达多义时更倾向于使用“九十九”。
关键词:九 九十九 修辞效果
一、古汉语中“九”“九十九”的虚指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楚辞·九章·哀郢》)马茂元注:“九年,犹言多年。‘九,不是表确数。”
“九”的本义是数词,是比八大一的基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1]但“九”的用法不只拘泥于实指。由于“九”是最高数,超过九,就要进一位,又回到“一”了,因此,自古至今,常用“九”表示虚指的“多”义,如: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曲回肠(有很多曲折的肠子,多用来指郁结愁闷的心肠);九天(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九天”在高度上和广度上给人以自由想象的空间,使诗句的表达大气、浑厚,意味悠长。)
“九”的虚指用法直到清代才有学者提出。清代汪中《述学·释三九》:“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 汪中“认为三、九往往只是虚数,确是发前人之所未发。”[2]“九”表示多,“九”的倍数也常表示多。如“女大十八变”的“十八”就是夸饰用法,在“数字的实指与虚指”这个议题上,我们确认它是“虚指”。
古代汉语中,“九十九”的虚指用法并不多见,最早见于《朱子语类》第一百三十八卷杂类,或曰:“俗语‘夜饭减一口,活得九十九。”这里的“九十九”寓义长寿。
二、现代汉语中“九十九”的虚指
现代汉语中,“九十九”用于虚指的情况较古代汉语大幅增加,在句子中具有营造想象空间、营造夸张氛围、营造吉祥文化等修辞效果。具体如下:
(一)营造想象空间
由于形、音、义的缘故,数词“九”所展现的形象美、模糊美能在一定的语境中给读者、听者以更加广泛的想象空间。汉语中的“九”往往充满着多、大、久、高等含义,给人一种纵情想象的感觉。而“九十九”的虚指用法继承了“九”的这一特色。例如:
(1)黄河拐了九十九道弯儿,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曲折,最终注入浩瀚的渤海。(《报刊精选》1994年)
(2)牧人们常说:看准方向撒缰的骏马,是九十九头牛也难拉回头的!(冯苓植《雪驹》)
(3)她还是金府大宅院里蹦出来的“文化妞儿”,那大家闺秀的气质再过九十九年也难以彻底改变,正像倒爷脱俗需要三代人一样。(陈建功《皇城根》)
(4)往年没有这么热,九十九度的天气在北平真可以的了。(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例(1)中,“九十九”夸张地表达了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性。作者偏爱使用“九十九”来表达河道弯数之多,在曲折性上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不是指真的有九十九个弯,中国人爱用“九”和“九”的倍数来形容多;例(2)中的“九十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撒缰骏马力气之大,其语气之肯定是不容质疑的;例(3)中用“九十九”年来宣告改变气质的不可能,语气之强烈和坚定无与伦比,暗含了作者的强烈谴责与失望;例(4)中的数字真实而具体,给人以真实可信的印象,但实际上却是在看似具体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中寓意对天气闷热的怨言,不可能存在“九十九度”的气温,作者有意把所说事物的数量夸大到极致,以加强艺术效果。以上四例中,“九十九”的使用均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夸张。
(二)营造夸张氛围
如汉语成语中常见“九”与“一”的对举,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等。在社会交际中人们常有这样的心理预设,即事物的总量或极限值为“一百”。这样“九十九”所表达的就是无限趋近总量、极限的程度,这样,通过总量中极少数和绝大多数的对举,营造夸张氛围。如“九十九”和“一”的对举:
(5)天才就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人民日报》2006年9月11日)
(6)牧人的胸怀能驰骋九十九匹骏马,却拴不得一只虱子!(冯苓植《雪驹》)
(7)中国人办事讲究的是完美周到,九十九拜都拜了不能闪下这一哆嗦。(邓友梅《四合院“入门儿”》)
(8)往往喜欢这么小题大做,浅题深做,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弯它九十九个弯,用上几十个谁也难于说出它的真正科学含义的词汇,等到你得知它的大意时,人已被弄得头晕脑胀了。(《读书》)
例(5)中“九十九”和“一”的对举效果,是在总量为“一百”的成功要素中夸张强化勤奋耕耘的重要地位;例(6)通过“能驰骋九十九匹骏马”的夸张表达作者的无奈,对举得出牧人对虱子的零容忍;例(7)中“九十九”和“一”的对举效果,是突显总量“一百”中最后一个“一”的不可缺少;例(8)中“九十九”和“一”,“复杂”与“简单”在这里并举,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谴责这种“浅题深做”。
再来关注“九十九”和“一百”的对举:
(9)重新提审的案件,一百起当中,倒有九十九起不能断结。(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10)你到受苦人群里问一下,管保,一百人有九十九个愿意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11)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新华网,2009年9月18日)
(12)干企业就要遇到风险不退缩,见到困难迎上去,能挑一百斤,决不挑九十九,要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向上级伸手要。(《报刊精选》)
(13)我体会到,搞新闻要好事多磨,不怕失败,坚信“九十九次失败将成为第一百次成功的基石”。(《市场报》1994年11月26日)
(14)我曾想象和描绘了那么多我们将来共同生活的图画,如今一百步走了九十九了,我怎么甘心一刀两断呢? (邓友梅《在悬崖上》)
例(9)、(10)中的“九十九”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九”,“一百”和“九十九”的对举表达出“几乎都不能结案”“几乎都愿意”的意思;例(11)、(12)中的“九十九”表示声音铿锵有力,传达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信念;例(13)、(14)同样预设事物的总量或极限值为“一百”,表达了不能因一步之差而前功尽弃的决心。
(三)营造吉祥文化
同样是“九十九”,用于不同语境的文本,读者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数词词组“九十九”还承载着文化信息,被应用于民俗活动和民俗语言中, 反映民族文化。诸如“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此类句子,音律和谐、朗朗上口,能使读者产生吉祥幸福的感受。
(15)活了八十八、九十九,白了胡子也没看过呀,千载难逢。(常杰淼《雍正剑侠图》)
(16)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人民日报》1994年12月9日)
(17)有时还差一点儿饭,“吃饭少几口,活到九十九”的叮咛便响在我们耳边。(《人民日报》1996年3月8日)
上述三例中的“九十九”表达的是长寿之意,这里“九十九”不存在预设“一百”的心理,古人寿命较今人短,很少有人能活过一百岁,其“九十九”已是长寿、吉祥的代名词。“九”与“久”同音,据谐音联想的原则,自然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长久”“恒久”“久盛不衰”之意。因而“九”与长寿的关系最密切,许多地方的人们过生日,一般都喜欢庆九而不喜欢庆十。
三、产生修辞效果的原因
汉语中表示“多”义的虚数还有三、八、九等,但均不能替代“九十九”的修辞效果。这个原因应从它们各自的夸张程度、美学特色、语用特色来看。
首先,“三”表“多”义时,与“一”相比,有多个的意思。如:
(18)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19)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以及“三不知”“三不管”,其程度不是最高级的,更不能达到极限,因此不能表示接近极端的意思。“八”也可以表示众多之意,如“八面玲珑”的“八面”泛指待人接物的各方面。但由于“八”距离“十”没有“九”距离“十”近,因此也不能表示接近极端。“九”表示接近极端,是以“十”为参照的,如“九牛一毛、九曲回肠”。而“九十九”则是以一百为参照的。“九十九”的程度自然比一百高,当然还可以更高,比如“通天的大道九千九百九十九”。
其次,“九十九”比“三”“八”“九”更符合汉文化文学创作的美学思想。如:
(20)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全唐诗》)
(21)这里,登高可览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峻,乘筏可赏二十余里仙踪缥缈之画屏。(《报刊精选》)
上述两例中的“九十九”无论读或写,均可给人大气磅礴之感。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直觉体悟,崇尚一种观物取象、据象得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具有穿越语言、领略言外之音的特点。另外,尽管“九”字只有二笔,但第二笔横折弯钩,一共转了三道弯。《说文解字》:“九,阳之变也,象其尾曲穷尽之形。”即“九”是阳数之穷极,而“穷极”这一概念正是由汉字“九”那弯弯曲曲直至终尽的形象体现的。“九十九”的写法独特,其笔画走势令书写者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因而广为人们喜爱。
第三,数字“九”谐音的广泛应用与汉文化心理息息相关。人们由“九”与“久”音响形象的一致联想到时间的长久,人们选择含两个“九”作为喜日,“九九”与“久久”谐音,寓含有“天长地久”之意。如现今网站名称有:九九结婚网、九九文章网、九九音乐网、九九健康网、九九小说网、九九中文网、九九宿舍网等等,可见人们对“九九”的喜爱之深。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记载文化的工具,相较于古代汉语的“九”,人们现在表达多义时更倾向于使用“九十九”,词语使用的变迁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实际需要。当语言使用者群体对数词词组“九十九”的文化内涵逐渐达成共识,数词词组“九十九”便开始了由实指到虚指的演化,至于这个演化的过程还需进一步考察。
注 释: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第244页。
[2]陈必祥.古代汉语三百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48页。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2]董绍克.漫谈数字应用的文化色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1).
[3]马茂元选注.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石春华 辽宁锦州 渤海大学中文系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