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骥 黄 丹
“今年广州的GDP应该可以超过9000亿元,到2010年突破万亿也没问题,但我隐约地感觉到。在广州过万亿后的一两年内。天津的经济总量可能赶上广州。”
就在7月30日开幕的广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的这样一段话让天津和广州走上了“第三城市”的擂台。
事实上,广州一直是内地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城市,二十年来地位稳固,但最近几年,广州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深圳、苏州的威胁,不过天津最近的突飞猛进。使得广州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天津超广州乃必然?
“今年上半年,天津的GDP增幅高达16.2%。几乎是我们的一倍,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超过了45%。再看天津的滨海新区,还有一批国家扶持的大项目,比如大石化、大飞机……”朱小丹感受到了来自天津的压力。
“原来从来没有放在眼里的天津,突然这么来了一下,感到了紧张。”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博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内地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广州,主要感受到的威胁是来自于深圳与苏州。
他说,深圳是特区,但是近些年特区的优惠政策逐渐不显著,而苏州不是省会,但天津是直辖市,是国家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和广州是一个级别,从上半年的数据看。天津的后劲很强。
的确,从数据来看,天津是坐着火箭在发展。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2007年,天津连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都没有进入。2008年排名第十。2009年晋升第八名。而广州2007年排名第五,2008年与2009均被台北超越,排名退至第六。
根据国内媒体统计数据,天津2008年GDP为人民币6,354亿元,虽然少于广州的8.216亿元,但增速比广州高出4.2个百分点;尤其今年上半年在全国GDP增长7.1%的情况下,天津第一季的GDP就达到人民币1,416亿元,增长高达16.2%。
这些数据都表明,天津尽管在综合实力上弱于广州,但上升极快,未来两三年赶超广州,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而就在各界议论天津是否能够超越广州时,天津媒体与广州媒体纷纷参与到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教授臧学英的观点非常鲜明,他认为,广州的忧患意识很强,且基础强大,实力雄厚。但天津超过广州,则属必然。
臧学英说,因为广州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领域的生产方式遇到了一些难题,需要转变一些领域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几年来变化飞速。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所副所长郭艳华则认为,广州“第三城”的名分还是很重要的,抛弃城市发展的唯GDP论,对一座城市来说,名分意味着一种吸引力、一种定位。代表着外界对这个城市的评价、感知与判断,“第三城”代表的是这个城市的巨大市场空间,庞大商业机会,完善的产业配套,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会有一种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此拼搏奋斗。
郭艳华认为,目前的天津只能说个别分项的竞争力比广州强,在综合实力方面天津无法与广州比拟。在城市建设、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很多方面,天津都不如广州,广州作为国家战略定位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现代服务业的优势比较明显,在接下来的经济产业转型工作中,广州也要将重心挪到发展第三产业上来。
实际上,从这些专家的口中不难发现,两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也有着各自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尽管有人认为城市排名是GDP的竞争,但“第三城”这个名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实在分量不轻。
广州,天津优势比拼
“天津的工业基础雄厚,从解放前起就是工业重镇。它的国有企业很多,是华北的工业基地,从现在的迹象看,在焕发第二春。”彭澎博士告诉记者,天津有八大产业,而广州解放前在国内十大城市排名中是相对靠后的。
他说,改革开放后,拥有地理优势的天津后来居上。而现在全中国全方位开放。每个地方的机遇、政策都逐渐平等,没有太显著的优势,但与前些年相比,天津三十年来民间资金积累较大。人均GDP高。
“天津滨海新城是国家的一个新区概念。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前两年的空客项目珠海也参与了竞争,后来被天津拿走;2007年底。国人可直接炒港股的‘港股直通车项目又被天津拿走,虽然因金融危机暂时搁置,但以上都可以看出天津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
根据天津市政府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天津工业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成为全国6个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截至2008年,天津第二产业比重占到60.1%,第三产业占到30%。
而广州方面,支柱产业也在动态发展。尽管多位专家认为,广州在航空航天、轻工纺织等领域落后天津,并且随着南沙石化项目的调整,石油化工业发展尚存变数,但是广州在造船、汽车工业方面却优势突出,而且也正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这些领域,广州其实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事实上,广州在汽车产业拥有的优势明显。2008年广州凭借87.94万辆的轿车生产数量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首位。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25.56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850亿元,增长13.7倍。
天津的汽车产业则主要聚集在滨海新区,但主流厂商天津一汽丰田年产汽车仅为47万辆。
电子信息产业同为广州、天津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广州一直在做大电子信息产业。但天津的年产值明显高于广州。
2007年,天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2246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位居全国第6位。2008年,广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127%,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
然而,天津滨海新区在石化工业上面则拥有很强的后劲,3年来,围绕天津百万吨“大乙烯”项目的开工建设,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油三大国有大型化工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资;而壳牌、俄罗斯石油公司、美国通用、韩国SK、三菱化学等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亦纷纷涌入天津滨海新区。以天津百万吨“大乙烯”为核心,天津大港石化产业链迅速集聚。
反观广州,尽管广州石油化工制造业在2008年完成了产值1635.64亿元,但由于南沙的大型石化项目搁浅。广州的石化工业在后劲上显得不是那么足。
广州怎么办?
事实上,抛开广州与天津的“第三城”之争,广州本身也需要发展,也需要将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且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新的支柱产业。只要把发展的难题克服了,综合实力上升了,城市的竞争力自然就上去了。
那么,广州应该怎么做呢?
“广州保持其‘第三城地位,关键不在于有无大项目,还是应该想方设法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广州已经走过了前些年依靠大项目拉动发展、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阶段。经过转型发展。广州的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接近八成,可以说,广州已经站在了全国经济改革的最前沿。”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此前向媒体表示。
他认为,未来广州需要围绕有利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同时加强生产型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联动。
“现在广州的金融业发展还不够强大,这与本地产业资本无强大需求作支撑有关,广州的产业资本近六成来自国外。”丁力说。
他还认为,广州需要发挥其市场经济活跃的优势,政府要加快退出市场,减少对效率不高的国有企业的投资,放手让本土民营企业充分发展,加快民营资本的市场进入。
广州市社科院彭澎博士的意见则更为具体,他向记者表示,广州首先是要找到新的支柱产业,现在只有汽车产业的优势,石化产业的优势已经下降,而高新技术行业则缺乏骨干企业,这么多年并没有培养出龙头企业。
他认为,培养发展民营企业,扶持龙头企业,打造本土品牌以及大力培育造船业,都是很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要大力吸引央企,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以前主要是吸引外企,但外企看重的是市场,常常不会将产权与技术交给你,所以,如何利用市场与外企交换产权与技术就很重要。
此外,他还指出,广州的城市辐射力也需要增强,功能需要完善,对整个珠三角要有带动作用;国际航线要增多,让旅客不用经第三城市飞国外;重视物流。包括空港、海港、铁路、公路物流的整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