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成
〔关键词〕 新课改;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A)—0021—01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从素质和方法等不同层面作出调整,真正保持与新课程同步成长。建立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新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应当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尽快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
一、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也是信息社会中教师的角色之一,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被淘汰的,但是与以前已有所不同了,它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师不再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正在逐步得以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日益发生着变化,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新课程也需要教师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角色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习合作者,这表明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等共同构成的互动的、合作的系统,每个成员之间都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关怀,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知识经验,实现自我超越。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助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新型平等关系,教师应由先前的知识权威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援和服务,创设“沟通”与“合作”的平台。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其实质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学生的自我建构提供支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活动不能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只能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课程。
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其实质是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一项重要职责。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受性格、年龄、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承担指导者的角色,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五、教师是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除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其他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相互渗透,文理兼通,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学生的经验。要彻底改变那种视教师知识容量与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之比为“一桶水”与“一碗水”的陈旧观念,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