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已为人们所熟悉,它是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和他的学生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蒂瓦里和G瓜奈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蒂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奈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蒂瓦里和瓜奈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以斯特拉蒂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时更加自如。这就最终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小提琴。
铸造灵魂的手意大利小提琴名家
看过《辛德勒的名单》的人,除了记得在全剧一片黑白下女孩身上的一丝红点外,还有那首始终伴随电影主题曲的小提琴孤单、颤动、忧伤的吟唱。
大概没有比小提琴更适合的乐器来演奏这首电影主题曲了。它的演绎者是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伊沙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帕尔曼获奖无数,除了演奏他的本行古典音乐之外,还演奏爵士乐和电影音乐等。如今陪伴他在舞台灯光下演出,带给我们无数美好音乐的,就是那把耀眼的、工艺精湛的斯特拉瓦蒂里琴。帕尔曼所拥有的这把斯特拉瓦蒂里琴,是于1714年产于意大利克雷默纳(Cremona),名为索尔·斯特拉迪(Soil Strad),是由同为小提琴家的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于1950年买下。1986年赠与帕尔曼。能用上一把斯特拉瓦蒂里琴来演奏,应该是小提琴家的一大梦想了,如今世界上能获此殊荣的音乐家并不占多数。
意大利的克雷默纳(Cremona)可算是小提琴制作的麦加,在16世纪早期就有著名的拨弦乐器制作大师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他的作品精致优雅,使得小提琴很快便在街头艺人和贵族间流行起来。阿玛蒂有着套严谨系统的制琴流程,并最先将拱形结构引入,以提升乐器的音色。遗憾的是,阿玛蒂家族的作品只留下很少一部分,现存大多是在世界些著名博物馆里展出。安德里亚·阿玛蒂是现代提琴制作的鼻祖,他的整个家族对于手工提琴制作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后代安东尼(Antonio)和吉罗拉莫(Girolamo)继续发扬了他们家族的制琴传统,同时成就了意大利克雷默纳城在制琴界的地位。而安德里亚·阿玛蒂(Andrea Amati)的孙子尼古拉·阿玛蒂(Nicolo Amati)更是其他两大意大利制琴家族的创始人,制琴大师斯特拉瓦蒂里(Antonio Stradivari)和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的老师。如今阿玛蒂、斯特拉瓦蒂里、瓜奈里是世界顶尖三大提琴制琴名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最高的小提琴制琴造诣,现在出自他们之手的小提琴市值大约美金200万至500万左右,成为许多收藏家可望不可及的梦想。目前,这些连保险都非一般人能承担的小提琴,大多都是由些协会收藏(如斯特拉瓦蒂里协会),他们鼓励社会名流及慈善家们出钱购买,然后将乐器“出借”给当今世界有才华的小提琴家演奏,目的在于让这些艺术精品能找到知音人。此外,这样不时地“出借”还有助于保持小提琴的音色,能让这些提琴得以增值,并使其继续闪耀在世界舞台上。
在意大利,除了这三大制琴名家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优秀的小提琴手工制琴家族,他们制作的小提琴虽然没有三大名家的琴那么稀有和珍贵,但同样是手工考究,制作精良,价钱却还属于比较“亲民”。如在17世纪出现的迦利阿诺家族(Gagliano Family)。父亲亚利桑德鲁(Alessandro Gagliano),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尼古拉(Nicola)和吉拉罗(Gennaro)都是著名的制琴工匠。父亲亚利桑德鲁的作品展示了他个人的制琴风格和创造力,他的两个儿子虽受到阿玛蒂和瓜奈里的影响,工艺也有别于他们的父亲,但同时,还保留自己家族的特点,例如油漆的选用,就有别于斯特拉瓦蒂里,他们会选用颜色是较为深的红色。如今出自他们家族的提琴也十分珍贵,2009年4月3日在纽约佳士得的“精美乐器”专场拍卖中,就以美金86,500拍出了一把由尼古拉于17世纪所制作的小提琴(编号Lot97)。
18世纪出现的皮耶罗·德拉·科斯塔(Pietro Antonio dalla Costa),他所制作的小提琴主要是受到阿玛蒂家族的影响,不过制作上还会有些不同,例如他所制作的小提琴上,“f”型孔相对而言会比较大。皮耶罗虽然留下的作品非常罕有,但是从遗留下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18世纪一名优秀的手工制琴大师。在纽约的这次拍卖中,他的一把小提琴(编号Lotl 14)就以美金152,500的价钱成功拍出。
到了18世纪晚期,出生于1756年的焦万尼·巴蒂斯塔·切鲁蒂(Giovanni Battista Cerut)、全家在1786年移居克雷默纳,十年后,焦万尼开始提琴制作,他的作品声音清脆,在选择木材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眼光。同时他继承发扬了克雷默纳地区的制琴传统,他的家族在18世纪的克雷默纳制琴界享有盛名。一把他的偏橘红色的小提琴(编号Lot69)在纽约佳士得4月的拍卖中以美金158,500拍出。
直到19世纪,意大利还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如加埃塔诺,葛达(Gaetano
Gadda),他的作品声音洪亮,响彻整个音乐厅,所以到今天还受到许多提琴爱好者的喜爱,还有如乔万尼·巴蒂斯达·瓜达尼尼(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家族,也是几代人投身于提琴制造,他们的作品受到演奏家们的高度赞赏。他们家族后代朱塞佩·瓜达尼尼(Giuseppe Guadagnini)制作于1801年的把小提琴(编号Lot111)也在此次拍卖中成功拍出。
除了上述的制琴家族之外,意大利还有许多类似的手工提琴作坊,尽管这些后期的大师都或多或少受到三大制琴名家的影响,但同时,他们并没有放弃自身家族的传统以及创造力,这使得他们的作品也成为了提琴界的精品,受到后人的关注和青睐。
如今的意大利,依然保留许多优秀的手工提琴制造传统,大部分还是以斯特拉瓦蒂里琴和瓜奈里琴作为基准。特别是在克雷默纳,这个有着悠久制琴历史的地方,还在不断为制琴界培养优秀的制琴大师,更是通过各种提琴制琴比赛,以促进这行业的不断前进。
一把制作精湛的小提琴会使演奏蓬荜生辉。小提琴这种发声近似人声,又与演奏者如此“亲密”的乐器,似乎更能与演奏者人琴合一。而这一幕,是由小提琴制作工匠所造就的,是他们的精益求精才使得一把把富有灵魂的小提琴降临。
周生生呈献“Infinity永恒之约”七夕钻石对戒系列
为纪念七夕这个永恒动人的爱情故事,周生生特别呈献“Infinity永恒之约”七夕钻石对戒系列。“Infinity永恒之约”七夕钻石对戒系列透过三款设计简约的18K白金款式,点缀纯洁可贵的爱情,歌颂牛郎织女对爱坚定不移的信念。击有喜鹊筑鹊桥相会,“Infinity永恒之约”则以Hearts&Arrows八心八箭完美切割的钻石光芒,在长空中划下一道比繁星璀璨的星河连系两心,将情意写在夏彼晚风里。单颗钻石设计仿如向至爱细诉承诺“你是我的唯一”。而每只“Infinity永恒之约”戒捐外圈上更刻着“Infinity”字样,以细腻流畅的字体,刻写出彼此永恒的誓盟。
1982年,欧米茄发布了一款全新腕表,呈现前卫而恒久的设计概念,这就是星座曼哈顿腕表。在今天为世人所熟知的“托瓜”设计使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辨识度极高的表款之一。2009年殴米茄对整个流行度和辨识度极高的星座系列腕表重新设计再造,全新星座系列腕表的表盘提供多种颜色选择,包括了银鱼、香槟棕色和黑色。另有部分表款带有白色珍珠儿母表盘,十分夺目。著名的托爪仍然出现在每一款星座腕表之上,但是它们的设计地得以精练和升级。表链仍带有人们熟悉的横句链节,但这一带有蝴蝶搭扣的“Mono Rang”全新表链,在经过重新设计后进一步提高了佩戴舒适度。
Forever Do永恒婚钻,是CHJ jewellery精品旗舰系列之一,士要针对婚庆市场。本系列的特点是在选料和做丁精益求精,所有主石均采用30分以上,J色、Vs级别以上的3EX(3EX即为完美切割比例、完美对称、完美磨光)“八心八箭”丘比特切美钻,更采用多重抛光工序,不惜3倍于普通货品的金料损耗,追求平滑、光泽、舒适,更适合东方女性手指特点的戒圈。“心蝶”是FD 2009年推出的主打新品,产品包括有钻戒、耳钉、吊坠等,秉承CHJ品牌“设计领先”之市场定位,每件产品都有“心”形的设计元素,别致的戒托设计,蝴蝶心花瓣形象设计眷美独一,别致的心形镂空设计,保证钻石的透光性,更多火彩,设计语素丰富,风格特征显著。
200 TOP SHOW厦门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新闻发布会,在奢华会所骏豪会盛大召开。主办方博锐会展宣布,全球顷级品牌于今年8月28-30日再次登录厦门,届时邀请富豪精英莅临厦门磐基皇冠假日酒店和磬基国际名品中心共同揭开其神秘而纱。
今夏,博锐会展再次联手法国著名下邑品牌马爹利,献上一次更为精彩的时尚大秀。作为这一展会的独家冠私赞助商,法国著名干邑品牌马爹利自诞生之日起,近三个世纪来一直致力于开创卓尔不群的极品佳酿与工邑文化,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马爹利干邑凭借其卓越品质深受国内高端消费者的推崇,在厦门及东南沿海市场更是备受赞誉。马爹利所代表的精致优雅、独立自创的品牌精髓与TOP SHOW所倡导的高品质生活内涵可谓不谋而合。
从报名TOPSHOW的奢侈品牌情况来看,参展品牌的数量质量丝毫不逊色十首届展览,其中包括了法国顶级干邑“尚·马爹利至尊”、奢华Gucci钻石腕表、限量版万宝龙钢笔、价值千万的意大利顶级游艇品牌Riva、德国威兹曼贵族跑车、12米超长悍马、意大利顶级跑车兰博基尼LP640、奥迪s8豪华轿车、德国赫姆勒经典古钟、英国哈丁古典计时钟、丹麦Bang&olufsen顶级音响、SAFRON莱美家居、欧洲meissen第一名瓷、法蓝瓷精品艺术品、文艺复兴名品Renaissance瑞典海斯滕顶级床具、美国Simmons顶级床具等等30多个项级品牌。
再度倾力呈现这一顶级展会的马爹利品牌也将携旗下三款干邑精品,马爹利XO,马爹利凯旋珍享干邑及尚·马爹利至尊登场亮相。其中代表了马爹利三百年干邑酿造技术的巅峰杰作——尚,马爹利至尊更是世代相传的调配大师们精心打造的极致珍酿,它调和自数百种“生命之水”,其中一些是已经在马爹利的酒窖中珍藏个多世纪的瑰宝,每樽洒瓶都由水晶手工吹制而成,瓶肩镀金花纹存瓶身优美曲线的映衬下,不疾不徐地诉说着法兰西的高贵典雅,更是一件独无二的艺术品。
展期内,主办方还举办由多款限量级跑车品牌参与的试乘试驾活动。同期还举行洋酒品鉴、时装秀、珠宝手表品牌发布等活动,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秦汉·罗马——东西两大文明展
两千多年前,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国家秦汉和罗马,它们代表着当时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辉煌成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存《典历史研究》一书中进行文明比较研究时,提出世界文明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即希腊模式与中国模式。在他看来,古罗马文明是希腊模式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希腊文明亦可称为希腊罗马文明,而中国的秦汉于朝则是中国模式的开始。尽管汤因比关于世界文明发展的两种模式的看法在学术界可能有小同的意贝,但他对中国秦汉王朝和古罗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强调,把作者作为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典型来看待,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此次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承办的“秦汉·罗马——东西两大文明展”,以展览两大文明的文化瑰宝的方式,通过实物的相互参照和对比,向人们展示两国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表明这两大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及其在历史上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在我同文化界是
大创举,也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大盛事。
“奏汉·罗马——东西两大文明展”展出包括了约300竹(组)展品,其中秦汉和罗马部分各为150件(组),另辅之以沙盘、模型、照片等辅助内容
及图片、多媒体等表现手段。展览通过秦汉与罗马这两大文明中的文化瑰宝,展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和彼此的交流融汇,体现这两大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和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展览于2009年7月30日至10月20目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层和负
层展厅华丽登场,展期近3个月。随后,展览将从2010年由意大利开始世界巡展。
将两大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对比,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展,“秦汉·罗马——东西两大文明展”定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情观众提供场丰美的视觉盛宴和精神享受。
金色的云彩——日本屏风展
屏风是日本艺术最独特、最美丽的形式之一。早在16世纪,当西方人第一次看到日本屏风的时候,就被屏风的精美和独特深深吸引。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从8世纪开始,屏风就成为日本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用于宴会以及特别的场合。因为屏风的高度与个人的身高大抵相当,而且屏风向两边扩展,所以在一间房间或走廊里,屏风非常引人注目。几百年来,艺术家们用各种颜料在屏风上进行绘画,屏风可以调整室内的空间布局,而屏风上的绘画则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屏风使用方便,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也应用于宗教仪式中。仪式的主持官后面常常放置有一幅屏风,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持官的形象。到了15世纪,很多屏风都成双成对地制作,而且在葬礼中常常使用金色的屏风,意喻着逝者死后将进入极乐世界。
几百年来,日本的屏风艺术家使用各种矿物性颜料,包括珍贵的金粉和银粉,在昂贵的材料上进行绘画,创作出精美的屏风。屏风就是这些日本艺术家的画布,很多日本艺术家把毕生奉献给屏风艺术创作,花几十年时间创作一幅屏风作品。
日本的屏风源自中国。日本最早的一幅屏风由8世纪奈良时期的正仓院皇室收藏,这幅屏风上的图案就是中国的典型物品。后来,日本艺术家越来越多地把本土的物品作为其屏风艺术的素材。伊中国的物品依然是日本屏风的重要创作元素。中国的文字、诗词以及书法等长期在日本屏风芝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山水画和墨竹则是出现在日本屏风上的另一重要中国元素。
此次展览是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与圣路易艺术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展览,展出32件从16世纪至今的日本屏风作品。展览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一对由16世纪艺术家雪村周继(Sesson Shukei)创作的水墨风景画屏风。其他作品还包括17世纪长谷川粗野(Hasegawa Soya)创作的柳桥屏风、1829年越前介岸驹(Kishi Ganku)创作的竹子屏风以及1969年森田子龙(Morita Shiryu)创作的龙屏风。
清宫藏钟表展
我国的计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以前一直以圭表、目晷、漏壶计时。明末清初欧洲机械钟表开始传入我国,逐渐取代了传统计时器。18世纪,清代宫廷大量使用机械钟表。这些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亦有法国、瑞士等其它西力国家的,还有我国自行制造的。这些钟表存当时既是有实用价值的计时器,又是取悦于人的娱乐用具,同时也是技艺精湛的工艺品。清宫旧藏的钟表大部分留存至今,成为故宫博物院宫廷文物藏品中的重要门类。展览遴选其中精品展出,从中可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的高超技艺。
中国明代艺术展
明代的绘画艺术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汇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包作宗旨更强调抒写王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汇集多家博物馆的珍藏,菇展出70件明代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以及系列龃绸、瓷器、漆器、景泰蓝、玉器以及竹雕作品,全面地呈现了明代艺术的丰富与瑰丽。
古代工艺展
工艺品是各时代人们对艺术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同时也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才智。安徽省博物馆馆藏古代工艺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漆器、木雕、竹雕、牙雕等。徽州雕版印刷很发达,明代已发展成为全国印刷出版中心之一,馆藏的徽派版画独具风格,技冠群雄:微州的竹木砖雕、竹编漆器均细密纤巧,纯朴自然,具有浓郁丰富的乡土气息,扬名海内外,芜湖是铁画的故乡,清代著名工匠汤鹏、粱应达独辟蹊径,借砧为纸,揉铁为墨,以锤代笔,所锻作品具笔墨未尽之情韵,为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滇青铜器展
青铜器是云南文物由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在云南历史上,而且存世界青铜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演青铜器为中心的云南青铜又化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自上个世纪起就备受世人注目。云南历来就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通道,是各种又化交汇的地方。即使是二千年前的滇青铜器,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多姿多彩,又化面貌异常丰富。展览揭示出云南青铜器的厚重历史内蕴,把灿烂的云南青铜文化展示存世人面前。
中国出口艺术品展
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的47号展厅展出一系列由西方商人刮中国进行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鸦片及其他工艺品交易时带回西方的中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有的吸收了西方工艺品的特点,并且是用来源于西方的材料制作的有些艺术品则把中国的艺术品风格与西方风格融合在一起。这些从中国出口到西方的艺术品曾经是西方国家非常流行的室内装饰品,见证着中西方在贸易、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及产生的相互影响。
艺术的力量:西班牙帝国的皇家盔甲和绘画
马德里的皇家军工厂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军工厂之一。展览一共展出75件展品,其中包括几套完整的西班牙皇家兵工厂生产的盔甲、头盔、盾牌以及骑兵盔甲等。同样吸引人的还有由彼得·保罗·鲁宾斯(Peterpaul Rubens)、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ek)、迭达·委拉兹开斯(Diego vela zquez)等著名画家绘制的身着盔甲的统治者肖像,以及一些来自皇家收藏的巨幅挂毯等。这些盔甲与绘画是首一次起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计人们深切感受到西班牙皇家军队的风采。
卡地亚珍宝艺术展
当东方邂逅西方,当历史与风格交汇,一场以文化和艺术为纽带的盛事汇聚于卡地亚珍宝艺术展。展览从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数千件珍品中精选而生,本次展出的346件展品都是从品牌创立伊始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之作。这些奇珍异宝与历史留存尽显“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极致魅力。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展品中,不乏众多从古老东方世界撷取灵感的历史佳作,反映出中国文化对西方装饰艺术源远流长的浸润与影响。
马克思·恩斯特的搠贴画作品展
马克斯·恩斯特(Hax Ernst,1891—1976)是德国画家和雕刻家,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与阿尔普创建了科隆达达派,是重要的达达派画家。1924年,恩斯特存巴黎与其他人合作创建了超现实主义画派,而月发明了拓印法(Frottage)和移画印花法,从而获得价值独特的作品,展览展出其代表作品,为观众全面了船这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阮义忠·转捩点一个时代、一本杂志和一个人
中国的当代摄影在近二、三十年里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变革。存这变革过程中,我们无法回避阮义忠这个名字。在其影响下,中国当代摄影开始出现较大规模和相对系统地接受西方当代摄影的状况,并直接导致了这场变革进稃中的话语资源转向。本次展览展出包括阮义忠本人的全部10个摄影作品系列原作,以及阮义忠的海内外摄影作品收藏。所有展品均为摄影家本人手二银盐放大。此外,展览还将展出历史文献,包括阮义忠的画稿、手稿、书信、笔记、出版著作、摄影收藏,以及当时相关的文字报道、图片、视频等历史资料,用以梳理阮义忠的艺术活动,并呈现在其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摄影局部景观。
音乐剧猫
《猫》是全球最负盛名的音乐剧,它是有史以来最著书的、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它曾横扫7项托尼奖以及各类音乐大奖。从1981年开始风靡世界至今,共以十几种语言存二十几个国家演出无数场次。如果说音乐剧是大众娱乐的最高产物,那么《猫》则司以称得上是诸多音乐剧中最娱乐化的部。在《猫》剧中,有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猫,如“领袖猫”、“魅力猫”、“摇滚猫”、“富贵猫”等,人们往往能够通过剧中的角色找到现实中的自己。《猫》是伟大作曲家韦伯的巅峰之件,也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剧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