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权
在备课时我们总会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学习风格来设计教学环节和具体操作策略。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特别是知识背景,往往将学生的知识背景局限于教材,还常常认为学过的知识孩子们都会掌握得很好。实际上只有当你走进课堂后,面对学生接受知识的反应和表现,你才可能直正了解学生当时的真实状况。往往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课前的教学设计和学生有距离,需要随机调整才能符合学生的需求。
课堂教学中,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我们应该珍视这种资源,把它看作我们调整教学行为的“问路之石”。用心捕捉和分析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新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重新调整教学进程,重新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案例1】《认识方向》教学片段
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在教完例1后,教师改变参照物,让学生描述两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师(满怀期待):刚才咱们说出了超市、公园、体育场和人民桥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那么谁能说说学校在体育场的哪一面呢?
生1:学校在体育场的东南面。
生2:我认为学校在体育场的东北面。
生3:我认为学校在体育场的西北面。
生4:不对,在东南面。
师(有些生气):别吵了!老师不是说过了吗,要知道“谁在谁的哪一面”人就要站在参照物这里,然后进行观察。现在参照物不是学校了,就不是站在学校这里了。大家再看看。
(众生茫然地望着老师。)
师(有些失望和无奈):好!咱们再回忆一下观察“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是怎么做的……
这里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描述其他建筑与学校的位置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改变参照物,描述任意两个建筑的位置关系。通过两个层次的教学,提高学生合理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以上是在完成了第一层次的教学后进入的第二层次教学。学生传输信息,明显反映出了学生这个时候有认知障碍——障碍一:换了参照物以后,学生不能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这是最明显的);障碍二:学生对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认识还不到位;(如果只是因为参照物的问题,就只可能有两个答案“东南面”和“西北面”,现在有四个答案。说明他们对新学习的四个方向的认识还不够)障碍三:一部分学生要在9个建筑物中,确定两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有难度。(小学生的抗干扰能力是比较弱的)同时,自发的、激烈争论也反映了当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这时候他们需要老师帮他们一把,帮他们扫除认知障碍。可是这位老师没有能很好地捕捉和分析这些信息。他知道学生没有掌握知识,但不知学生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也不知学生遇到了哪些具体的问题,更不知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就急躁地批评学生,盲目地重新教了一遍例题,企图通过例题的再次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效果可想而知。
再来看另一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
【案例2】《认识方向》教学片段
师:刚才咱们说出了超市、公园、体育场和人民桥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那么谁能说说学校在体育场的哪一面呢?
生1:学校在体育场的东南面。
生2:我认为学校在体育场的东北面。
生3:我认为学枝在体育场的西北面。
生4:不对,在东南面。
师(胸有成竹地打开电脑,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屏幕上其他图片模糊,突出“学校”和“体育场”两幅图片,并且闪烁“体育场”图片,暗示现在以“体育场”为参照物)
生1(喜悦地喊出来):喔!我知道了,学校在体育场的西北面。
大部分学生(坚定地说):对!
(大部分学生知道了,但还有几个学生在思索,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老师)
师放慢速度,重复了刚才的多媒体演示,并加上了语言解释。但情况并没有因为她的行为而发生改变。
师(略加思索):同学们,你们想获得一个工具来帮助你们确认方位吗?
众生(特别是那一部分还感到疑惑的学生急切地说):想!
师:那好,请同学们按照书上第5l页的提示做一个方向板。(众生迅速自制方向板)
师(检查完后,拿出准备下节课用的透明方向板):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老师奖给你们每人一个用玻璃纸做的方向板,因为它用起来更方便。
(接下来师生一起用透明方向板来解决刚才的问题,效果非常好)
这位老师对新信息非常敏感,至少两次成功捕捉新信息,并且都能抓住信息的核心进行分析,再作出相应的回应。第一次是从学生激烈的争论和错误的回答中,捕捉到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是有认知障碍的信息,并且分析出至少有上面谈到的两个认知障碍。于是她改变了原来让学生观察图片的学习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想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扫除这两个认知障碍。这时学生又反馈出了新信息——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没有扫除所有学生的认知障碍,上面谈到的第二个认知障碍:学生对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认识还不到位。这位老师又及时地捕捉住了这个信息,发现当换了参照物,多媒体演示没能积极推动学生的发展,甚至有阻碍他们主动学习、获得经验的倾向,立刻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找适合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手段,及时更换了教学方法。教师挖掘了教材中“方向板”这个资源,把它提前教学,帮助学生整理八个方向,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在变静坐观察为动手实践,变精心告诉为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逐步有序地完成了关于方向的知识构建。
课堂教学中孕育着许多非预期性因素,正是这些非预期性因素体现了创造性的教育价值,使教学过程感性化和充满生命力,使教学体系成为动态的、生长型的生态体系。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成就了课堂的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同时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能针对生成的现状及时做出调整,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历练捕捉新信息、调整新教法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