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青蛙的叫声,在农夫的耳朵里变成100万只青蛙发出的噪音。在我们读了这个小故事、为农夫的无限夸大和错误判断而嬉笑时,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做过这样的“农夫”?
我们在对一件事或是一个人进行估测和评价时,大多都会先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而不是综合全面的客观考量。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有时会对我们了解和处理问题带来一些局限或偏差,而有时却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这就类似于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比如有些同学觉得写作文很难,常常是拿起笔来脑袋就一片空白,或是明明有很多话想说,可就是不知该怎样才能清晰流畅地描述出来。这样时间一长,心里就会对写作文产生一种惯性地恐惧和排斥,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题目,总是先在心里唉声叹气一下,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弱项,我拿它没办法”。在这样想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农夫”。因为曾经碰过壁或是心里的厌烦而无限夸大眼前的难题,不仅令你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反而会像那个农夫一样因为气急败坏而失去准确的判断力,从而对自己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增加压力和解决问题难度。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某一件事而感到气馁畏惧、手足无措,但是,只要我们保持自己的健康心态,遇事有冷静的思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那么再难的问题都会有解,更别说被自己的心理吓住,成为愤怒的农夫了。那些难题不过如此,这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后的感慨和结论,也是面对困难时对自己积极的鼓励和暗示。如果我们在面对任何困难挑战时都抱有这样的轻松和自信,冷静分析,不草率下结论,那么相信在求解时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