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小
最近好朋友跑来跟我说,很想买LV的经典款手袋。说实话,LV这个牌子满大街都是,我不能说自己是非主流,但至少不想同流,于是劝说朋友在金融危机期间要捂紧口袋。可不管我怎样苦口婆心,她就是要拉着我一同去买。我灵机一动,从家里翻出一本书,告诉她看完了就去陪她买。这本书叫《奢侈如何失去光泽》,作者唐娜·托马斯是美国《新闻周刊》常驻巴黎的文化及时尚记者。她花费3年撰写这本书,用以揭披当今大品牌集团在哄抬物价的同时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
在位于巴黎近郊的LV大宅院里,一台生产线上的12个女裁缝使用机器加工数百件LV手袋畅销款。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生产,公司的产量惊人,但这种生产方式不被透露。当花大价钱买到一只生产线上下来的手袋时,消费者却误以为买到了永恒的传统。
LV的经典产品旅行箱,它延续着1854年路易·威登发明的制作方法:骨架使用坚硬、轻巧的非洲奥库梅木,衔接的地方粘上一层帆布,既不易破裂又使箱面光滑平坦;角落的保护层用黄铜。皮箱里层粘上珍珠灰棉质帆布,上头有棉布条编织成“LV”字样的卡其布缝在旅行箱里,所有工序全部手工完成。可这款皮箱一年仅生产500只,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供小于求啊!于是其他LV产品则在生产线上完成,大部分由机器制造。
朋友最终决定:不再买名牌!
其实,许多名牌产品加工生产实际是在中国,但大品牌集团拼命掩盖这一事实。少数包标有“中国制造”,但藏得很好,比如在内袋底层的缝合处,或者印在邮票大小的商标皮革反面,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有的“中国制造”的标志是贴在袋子外的贴纸上,货物运到意大利后就会被撕掉。有一家大品牌集团除了手把,整个包都在中国制造。制成后补上贴有“意大利制造”的手把。该品牌始终声称,其所有商品均为意大利手工制造。这样一只在流水线上生产的手提包,成本大约为120美元,随后它在香港地区一家百货商店里飙升至成本价的10倍。
有一点让人挺感叹的,估计到2011年,中国将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中国的一些消费者,一边疯狂迷恋这些转了一圈的产品,一边对“中国制造”缺乏信任,催生了一批仿冒品使用者。这正是大品牌集团疯狂扩张造成的副作用——名牌标志成为炫耀的标签,即使丧失原有的品质,附着于这道标签上的幻想仍在。当一只包的真品与假货的区别仅仅是两道砸线还是三道砸线时,其间的差价就变得十分诡异。
没有名牌包的你就偷着乐吧,真正的名品是没有牌子的,比如顶级的成衣店制作,像国外的皇室一样!想要好东西,那就定做一个包包,至少那是属于自己的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