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钟
所谓世界遗产,是指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义化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视角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遗址、文物及建筑物等;自然遗产是指从科学、美学和保护的视角来看,具有突出的和普世价值的天然景观、自然面貌和动植物生活环境。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大自然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山川秀丽的自然美境和钟灵毓秀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这些自然和文化遗产大都“养在深闺无人识”,许多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截至2008年底,四川现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个,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大省。
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涉及建设、国土、文物、林业、环保、水利、旅游、宗教等25个政府部门,政出多门,保护措施不完善、不到位,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天然和人为破坏的威胁。为了子孙万代永继利用,同时也为落实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按照《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继利用的原则,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制定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方性法规的工作。当年6月,开始了立法调研,8月开始起草文件。2001年5月,《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被要求做进一步修改。同年10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专门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2002年1月8日,四川省第9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并于当年4月1日正式施行。从此四川的义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依法保护、可持续开发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神游天府之国的文化与n然遗产吧!
四川自古有“夔门天下雄、剑阁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说,如今更有九寨仙境、黄龙瑶池、乐山大佛、都江古堰、三星古城、金沙遗址、大熊猫栖息地等文化和自然遗产,美不胜收。九寨仙境
九寨沟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九寨沟古称羊峒、又名翠海,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之美在于水,尤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集湖泊、瀑布、河滩、溪流、雪峰、森林及藏族风情为一体。其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从沟口至诺日朗主沟以及查洼、日则两条支沟,呈“Y”字型的区域内,总长度41公里,面积720平方公里,有118个“海子”(高山湖泊)、17个瀑布群,以及5处钙华滩流、47眼泉水和12座雪峰。如最大的海子长海,近观碧绿,清澈透明;远望蔚蓝,波澜不惊;青山绿树,倒映湖中。九寨沟还有国宝大熊猫等各类珍稀动植物和保存完好的冰川遗迹。它的四季景色各异:阳春的妩媚,仲夏的葱茏,秋天的富丽,冬天的晶莹,俨然一幅意境幽深的山水画。这里的一切无不呈现出不见纤尘的纯净自然本色。蓝天白云,山峦叠翠,林木繁茂,湖泊如镜,碧水清澈,群峰峥嵘,飞瀑跌宕。九寨沟因其独有的原始自然美、变幻无穷的四季美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景”、“童话世界”。1992年,它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黄龙瑶池
黄龙又称瑟尔嵯、黄龙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雪山脚下,是长江水系涪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3120-3570米,面积1340平方公里。其主要南黄龙沟、丹云峡、雪宝顶、红星岩、龙滴水、西沟七部分组成。它的天然壮丽风光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以那五彩斑斓、绚丽迷人、层层叠叠的彩池,高低错落、光芒闪耀的大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国宝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而著称于世。黄龙的风光主要分布在一长约7.5千米、宽约350米的山谷中。一条长3.6千米、宽35-168米黄色地表钙华堆积体,似一条从雪山上飞腾而下的“巨龙”,有着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龙身……3400多个大小不一的彩池曲折蜿蜒,似梯田般层层错落有致,在阳光下洁净无尘,流光溢彩,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为完好、最为壮观的低温高钙露天大型钙华岩溶奇观。黄龙以其雄、峻、奇、秀、野的自然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美誉,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9年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脚临岷江,头与山齐,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大佛自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筹建,至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竣工,前后90年。其目的是削减水患,造福民众。大佛南唐朝僧人通海法师发起开凿。他奔走呼号广募善款,主持修凿了大佛的头部和上身。后来,唐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筹款继续修凿,并主持开凿了大佛的上身至膝部。章仇离川后,剑南节度使韦皋主持继续修凿,开凿了膝部至底部莲花座。大佛依山面水,雍容大度,气势磅礴,仅其一双脚背就能同坐数十人。人称“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大佛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建造工艺高超,体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尤为奇特的是,凌云山整体又如一尊硕大无比的卧佛,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峨眉山市,山体巨大,纵横数十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金顶海拔3077米。全山草树繁茂,一片葱茏。雄浑的山势和如海的秀色相映,自古就以“雄秀”闻名天下。“雄”,是因为它平地崛起,势险峻雄伟;“秀”,是因为它秀丽多姿,既有幽险之秀,又有空灵之秀。“云海、日出、佛光、圣灯”素称峨眉四绝。金顶高出云层,在金顶上可以俯瞰云海苍茫,观瑰丽日出;而在金顶摄身岩,独特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使人可以看到,在云海之上自己的身影被一圈五彩祥光所笼罩。这就是特殊的自然现象“佛光”。农历月初或月末,在天色清明时分,山下沟谷之间荧光闪烁,景色奇异,即为“圣灯”。峨眉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佛寺众多,其中尤以万年寺巾的无梁砖殿和普贤菩萨铜像为天下一绝。峨眉山还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宝库,各种珍稀动植物生存其间。野生动物中,猕
猴最多。它们喜欢与人接近,主动向人们索取食物,被称为“峨眉灵海螺沟冰川(邓小刚摄影)猴”。峨眉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都江古堰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都江堰市,是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领民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建造于岷江自龙门山谷出口,冲向成都平原的咽喉部位。工程采用“无坝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一些附属工程构成。各个部分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把奔腾咆哮的岷江江水限制在人为的规范内。整个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岷江出山口的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规律,三位一体,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泻洪排沙的问题,构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自动排灌系统,是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的典范。它消除了成都平原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孕育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由于有了都江堰,秦始皇才能完成统一中国的旷世伟业;继而才有西汉王朝的建立以及尔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刘备的三分天下有其一……2200多年来,都江堰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继续造福人类的古代水利工程,堪称人类水利史上的旷世奇功。2000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境内,有三一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青山绿水构成“幽”的基调。草木葱茏、清翠欲滴是幽;古木参天、曲径逶迤是幽;飞瀑连珠、怪石嶙岣是幽;清泉水泊、波光粼粼是幽;云蒸雾罩、烟波浩淼是幽;鸟啼虫鸣、百花争艳是幽,故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历代文人骚客游此,皆赞不绝口。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顺帝时,张道陵率弟子人蜀,创立道教,在青城山修炼。千百年来,青城山道教的繁衍(现有道观四十余处),对中国道教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道家的哲学、医学、武术、音乐、膳食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大自然给青城山提供了独特优越的环境,道教文化给青城山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因此,2000年青城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熊猫栖息地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主要栖息在四川西部山区,主要范围在龙门山脉一带。其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涵盖成都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雅安市和甘孜藏族自治州4个市州12个县的行政区域。这里生活着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目前,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如卧龙自然保护区、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等。大熊猫的栖息地都是自然风光极美的地方,这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遗产。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四川的自然遗产还有很多,可谓数不胜数。如海螺沟,以极为罕见的低海拔冰川奇观著称;四姑娘山,以圣洁神秘的雪峰胜景闻名;蜀南竹海,以连绵7万余亩的翠竹著名;螺髻山,以优美的风光和浓郁的彝族风情为人称道
四川的文化遗产更是不胜枚举,有“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的出土地金沙遗址、世界最大船棺、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望江楼、三苏祠、朱德故居、邓小平故居、陈毅故居……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等文化和自然遗产造成巨大破坏。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这些被损坏的遗产正在逐步地修复之中,必将继续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四川人民,也是全国人民乃至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爱护,以造福于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