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新闻标题制作谈等

2009-10-23 05:27卢玉英
新闻前哨 2009年9期
关键词:新闻照片晚报网页

卢玉英

晚报是市民生活报。其新闻标题应与机关报或其他报刊有别。晚报新闻标题应该轻松活泼。醒目具体,新鲜文采,情感丰富,不拘一格。适应晚报特点,口语化、大众化,是做好晚报新闻标题的基本要素。

一、晚报标题要醒目,宜做成抉要式标题。“抉”是挑出,“要”是新闻点或新闻核,即把具体新闻点挑出标到题上,给读者以醒目的新信息。报道政协十堰市三届十四次常委会,十堰晚报的标题是《政协十堰市三届十四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四份调查报告建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读书,两免一补随人走不为企业购买社会保险,对企业一票否决》,标题不仅标出了会议的核心内容,也传达了重大的新信息。有时一条新闻会有多个新闻点,可以把弱势新闻点标到肩题或副题上。如3月12日十堰晚报报道全市绿化覆盖情况,肩题是“我市城区绿化覆盖率46.9%,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二”,主题“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一间房”,多个新闻点都跃然题上。

二、厚报时代,晚报宜做成浓缩式标题。把新闻的最精彩点浓缩到标题上,使之成为简短明快的“标题新闻”,往往看了标题就像管中窥豹一样推测出新闻的全部内容,让生活节奏快、工作时间紧的读者轻松翻阅欣赏报纸。如6月17日楚天都市报《那套衣服没了小主人,溺水孩子的遗体被发现》;十堰晚报《列车呼啸而至,老人慌乱中倒在轨道上,铁警冲上去一把拉开》。制作这类新闻标题字数不限。关键在于“浓缩”要精彩,情感要丰富。画面要生动。

三、晚报标题要惊奇,宜做成数字式标题。数字具有标示事物分量和程度、显示事物重要性和显著性的作用,数字的有趣组合和排列能表明事物变化的奇特性和巧合性,吸引读者的眼球。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5月14日十堰晚报《80多岁能爬上树102岁了每天还要喝碗啤酒》,表示强烈程度;7月9日楚天都市报《随州城区:30万人挤3个泳池》一多一少反差显示如此明显;武汉晚报《两公汽上桥发生擦碰。二司机扯皮没完没了,50余乘客雨中被凉半小时》,四个数字有趣组合揭示不可想象一幕。十堰晚报《病狂女产生病态迷恋,相处16天,骚扰16年》,两个数字都是16,是个绝妙的“巧合”。

晚报应挖掘数字做标题,但切忌繁杂和枯燥,要化繁为简,变枯燥为形象。如楚天都市报《三峡今年汛期“笑纳”68个东湖》,不用立方而用东湖作单位既好记又惊奇。武汉晚报《从友谊大道左拐上长江大桥,红绿灯设置遭质疑:路口等车时间超过行车时间》,不说等车需要几分钟,而用两个时间之比就足以说明等的时间太长了。

四、晚报标题要平民化,宜做成口语式标题。口语具有生动、通俗、朴实、亲和、上口的特点。做好口语式标题是晚报平民化的显著特色。群众的口语十分丰富,有些经过千百年演化和传承。表意比书面语和“学生腔”更简练贴切,如5月28日十堰晚报《执法人员前脚走建筑工地又“开叫”》朗朗上口;4月24日十堰晚报《骗术,换个“马甲”照样认识你》通俗朴实;十堰晚报《领导害我“绊跤”,司机一月收了3张罚单》被评为当月好标题。

提倡做口语式标题。但口语不等于方言,标题不宜使用地方方言。

五、晚报标题要新鲜。宜做成置换式标题。就是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置换,使标题出新出彩。如4月13日十堰晚报《偏北气流今起“接管”我市,天转晴气温飙升10℃》,把气候变化换成“接管”就新鲜了:5月12日十堰晚报《专为城市“杀菌”“通吃”医疗垃圾》,一个“通吃”使全题生动。

虽然一字一词一句能出新,但这一妙语佳句却很不容易得来,往往要“捻断几根须”去冥思苦想。

六、晚报标题要有文采,宜做成修饰式标题。用修饰手法制作标题是晚报类报纸愉悦、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5月11日十堰晚报《蒸完桑拿阵雨冲凉》用比拟;《孕妇火车上临产,列车长、调度员、医生纷纷行动,车上车下,接力接生》运用重叠;武汉晚报《夏日火烧,政府为民把扇摇,武汉市十多职能部门推出降温措施》翻新古诗歌;十堰晚报《花生米为什么这样红?原来是桃红色素起作用》借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词。

标题强调修饰,但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分,不能做作,为做标题而做标题就适得其反。

提升照片新闻价值的途径

朱明俊

新闻照片是运用照片的画面作为语言(当然是“形象语言”)去报道新闻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它与文字共同构成了当今平面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评判新闻照片的优劣,应当是看这幅照片的画面所蕴含的形象语言的多寡,也就是看照片的形象表现力是不是够强了。

诚然,新闻照片包括了画面和文字说明两大部分,但两者之前的关系应当是绿叶扶红花的关系,画面无疑是红花,而文字(包括标题)则是绿叶。我们强调摄影作者要写好说明、起好标题,目的是为了让绿叶(文字)扶好红花(画面),而不是抢夺红花的风头。因为再好的文字充其量只能是起到包装、扮靓画面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把画面的形象表述功能承担下来。如果画面表现力弱(即花不红)的新闻照片。你起了再好的标题、配上再好的文字(即鲜丽的绿叶)也没有用的。

所以,好新闻照片的第一要义就是画面的表现力要强。画面的形象语言越丰富,画面所表达的新闻要素越多,对文字的依赖越少的照片,才是好新闻照片。

有了画面表现力强的照片,如果再配上出彩的标题和简洁生动的说明,那是锦上添花,引人入胜;有了画面表现力强的照片。即使没有到位的文字包装,那依然是块璞玉,本色不减;如果是画面缺乏表现力的照片,即使配上了出彩的标题和说明,犹如半老徐娘去涂抹浓妆,令人倒胃;当然,画面缺乏表现力的照片,再不注意用适当的标题和说明去包装的话。那这张照片必被读者唾弃。

新闻照片与艺术照片有着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如是新闻照片,首先它必须是个新闻。然后才是怎样运用镜头、运用画面的形象语言去表达好这则新闻。

综合新闻照片的种种特性,我们还可以看到,评判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时,除了题材本身的新闻价值外,还包括了照片的形象价值在内。由于照片的特殊性,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成了该照片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照片的形象价值(即画面的感染力)的高低、强弱会直接影响照片的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

提升照片新闻价值的途径不外三条:

一是从题材着手。尽可能选择突发的、社会关注度高的题材,这样的题材新闻价值自然会高。有了这样的题材,作者也不会去乱添那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文字说明了。但这条途径对作者来说不是经常科目,因为你不可能天天碰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我们能做到的是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尽可能不要漏掉,不要拍砸了。

二是从拍摄着手。在一些日常性的不是太重大但有新闻性的题材中去

捕捉最能表现新闻内容的那个最具典型意义的瞬间。这条途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要有敏锐的思维和成熟的新闻底蕴。才能在日常的事务中发现和提炼出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瞬间。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作为一个摄影记者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磨练自己,这是一条较为漫长的路。

三是从包装人手。对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要学会筛选,不要面面俱到,选择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图片,把图片的新闻点强化出来,同时把有着生动的情节细节的照片用最贴切的语言(最好是白描式文字)包装好,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这里要说的是,造成摄影作者们误入歧途的很重要原因,是版面编辑在使用照片时的阉割现象。有一些版面编辑不懂新闻照片的特性,把新闻图片当作版面的花瓶。为了装饰版面,在选用图片上重画面的多,从而忽略图片的内在新闻性。相信随着新闻摄影知识的不断普及,对新闻摄影问题研讨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编辑也会在图片的认识上有新提高。

教育经济与媒体宣传

袁芳

长期以来,人们谈教育经济色变,误认为教育经济就是通过教育筹钱,是学术经济。对教育经济不理解、不支持、有偏见,使教育经济发展缓慢。因此,新闻媒体应发挥宣传推介引导作用。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教育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即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同一国的国力相适应的,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的发展。一国可能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多少,归根结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绝对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大。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即单靠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建成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它既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又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无论是政治思想、社会评价标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还是劳动者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的发达与否,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影响到二者相结合的程度。

教育与经济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教育促进经济,经济反哺教育。教育对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经济发展是搞好教育的基本保障。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发展经济。一些校长认为,办教育是政府理所当然的责任,只要办好学校,努力提高升学率就行了,关门办学也可以,反正拿着财政拨款,吃着“皇粮”,不够就向上要,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勒紧裤腰带,勉强能过下去,实在不行,还可以对学生征收一些不同名目的“杂费”。这种看似“平静生活”的背后,其实蕴藏着潜在的危机。学校的收入如果仅仅只是维持温饱的话,显然是不够的。教师的待遇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直接后果是优秀师资人才的外流和教学质量的降低。教育是根本,经济则是稳固根本,是培育教育这棵大树成长所必须的养料。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都只能是一纸空谈。

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偏见。在人们传统印象中,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育是一项非常崇高伟大的事业。教育一旦戴上“钱”的帽子,与经济联系到一起,往往会让人觉得教育变了味。玷污了教育事业的神圣和纯洁,令人反感。有鉴于此,新闻媒体也不愿更多地宣传教育经济,相反,对教育中的经济问题倒是批评者盛。所以,新闻媒体也存在更新观念问题。

教育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就投资受益的总体而言,其回报则显示在持续地推动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发展之中。教育与经济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经济制约教育的发展,教育对经济亦有促进作用。办教育不是为了赚钱,但是,没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想办出高品质的教育也是不太可能的。在现有教育投资相对短缺,又面临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要提高教育的效率。必须引起全社会重视;要让全社会重视,舆论必须先行。

第一,新闻媒体要正确引导教育经济舆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教育经济的宣传力度、广度、深度,使教育经济深入人心。

第二,要采取过硬措施,舍得人力、物力、财力,舍得版面、舍得时间,长期持续地开展宣传报道。通过长期持续的报道,减缓舆论压力。转变群众观念,让大众明白教育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三,对于学校关于教育经济方面的报道要积极支持,客观评价,并真实反映出来;对于那些通过社会化办学,并且已经在经济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学校办学经验,要及时报道,让其他同仁能够从中借鉴和学习:对于那些社会化办学不成功或者严重影响教学的例子,也应当及时曝光,引以为戒。

第四,新闻媒体要有意识地深入学校。对于那些由于办学本身而带来经济效益的现象,可以积极主动地加以报道。尤其对那些“一石三鸟”良性循环的教育经济典型,可突出报道,大力宣传。其实,一所学校本身,就社会而言,就是一个经济点,办一所学校,人流、物流、信息流相继流入学校,相关产业、相关服务、相关设施必然要跟上,无形中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与中小学校的强强联手、大力宣传,共同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教育经济才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网页设计浅谈

夏菁菁

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由静态表现转向动态传达的结果。它将图片、文字、动画等相结合,形成一个互动式的、以最短的时间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同时,网页设计也是一门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它要运用平面设计与版面设计的知识,版面设计是网页设计的核心。它通过调配图片、表格、文字、图案、动画、音效等版面诸多因素,使之成为一种沟通的语言。网页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把艺术内涵和观点清晰地传达给访问者,合理而有创造性地将网页元素有机结合,表达出和谐之美,进入访问者的心灵。设计时还要考虑到网络的特点:互动性、娱乐性、趣味性以及人们在网络上浏览习惯和下载速度等。

因为网络的特点,访问者不会在页面上花很多时间去欣赏,设计就需要主题突出、言简意明、形质统一。如果仅将页面设计得花哨、前卫,令人眼花缭乱,为了形式而形式,就不会吸引很多的访问者。网页形式的确定取决于网站的内容与访问者。访问者的年龄层次、性别、受教育程度、爱好及心理都是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

在进行网页中的版面设计时,设

计人员应追求:

——有创意。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创意也是网页设计的出发点。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图形与文字的配置,动画的出现,画面与音效的关系、互动性,多方面相互融合,通过创意的编排,产生新奇、独特、趣味、艺术、装饰的不同风格,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版式。

——有个性。每个网站针对所服务的不同访问者。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也应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1、色彩搭配。色彩能使人对网站产生第一印象。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运用,页面色调的处理。色彩的搭配,可以使网站拥有鲜明的个性,同时使人产生记忆度和联想度。运用纯度较高、对比强烈的颜色组合,能展示生动活泼的个性。选用纯度较低的颜色组合,往往给人很酷,很时尚,或很严谨、沉稳的感觉。同一色调的组合,使人感觉简洁、清新、典雅或热情、强烈、活泼。用色复杂,对比强烈的颜色组合,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黑白灰的运用将营造出优雅、高贵、自然的感觉。

2、编排风格。网站风格或庄重或热烈,或传统或前卫。在页面的编排上注意字图的处理。空间的分割,虚实的处理,美学原理的运用,以及现代平面设计中流行的多观点、多空间、多层次的立体化组合,都能使页面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但在编排过程中,应防止元素的混乱,注意版式中的视觉引导和视觉流程。始终将版式的功能排在第一位。

——有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皆有情”。“以情动人”是艺术创作的原则。在网页设计中,空间结构上水平、对称、并置的结构表现严谨与理性,曲线与散点的结构表现自由、轻快、热情与浪漫,留白富于抒情,黑白富于庄重等,合理运用编排,准确传达情感,吸取中国艺术中对“气”、“韵”、“神”的追求,使网页同样拥有精神与灵魂,给访问者在快速点击中留下一点回味的空间。

——有交流。注重访问者的意愿及选择,使他们一改以往接受者的姿态,具有充分的参与性,增添了网站的娱乐性及趣味性,深受访问者喜爱。

网页作为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兼容了传统平面设计的特征,又具备其所没有的优势,成为今后信息交流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途径。网页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消费者心理学、视觉设计美学、人机工程、哲学等诸多方面。好的网页设计,除首先应考虑其内容上的精益求精外,其次就是对内容合理有效的编排。美是任何网页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网页信息不仅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愉悦的视觉环境。使访问者有一种全身心的享受和共鸣。

规范程序:政府采购的核心

赵兵胡年

《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实施。规范了我国的招投标活动,保护了国家的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项目质量,促进了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政府采购法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机制。我们认为,真正做好招投标工作:“制度是保证,时间是效率,程序是生命线”,尤以规范程序为核心所在。

程序为进行某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集团某一采购项目从立项到完成采购任务,一般需经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诸多程序。在诸多程序中又有众多环节。环节是程序的基础,程序是环节的路径。坚持程序必须高度重视环节,重视环节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这就要求采购人把坚持程序视为采购的“生命”。通常,招投标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编制招标文件,也就是编写“标书”。在这个环节上,招标人对技术要求不能有特指。不能指定规格、品牌和型号等,否则,就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引起供应商质疑和投诉。近几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采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链条,有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采购过程,并有相对应的实施步骤与流程。

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规章、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企业的发展壮大与成功都离不开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招投标制度汇编》(修定),明确要求采购人必须按照规定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采购,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集团招标办制定招标公开透明流程图,将权力与政务全方位公开,保障各方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着力抓好制度管理,完善、落实采购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的机制。才能使招标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从而实行“阳光采购”的工作目标。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招标方式,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实事求是,不断完善,才能保证招标程序更适合时代性,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在集团采购工作中,规范采购行为,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程序,就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误会,真正达到“因人而凝聚、因法而有序、因畅而兴旺”,使“阳光采购”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新闻照片晚报网页
读图时代报纸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新媒体时代宽画幅新闻照片的拍摄探索和尝试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网络新闻照片特点及体裁浅析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
新闻照片中的以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