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法顺
【摘 要】备课是课堂授课诸要素、诸环节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完善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而教学沙龙的方式是为教员设定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研氛围, 便于教员在轻松交谈中受益提高。
【关键词】集体备课 同课异构 教学质量
随着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教学的质量问题。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研究生教学的质量,必须首先抓好教师的备课环节,坚持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和举办教学沙龙等教研活动方式。
一、集体备课
教学常规诸要素、诸环节中, 备课是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特别强调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互动。因此,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才能确保教学的效果。怎样保证教师备课卓有成效呢?集体备课是一种好形式,把教师的个体行为变为集体行为,集思广益, 互相促进,在研讨交流中共同成长,从而实现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实施集体备课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集体备课前必须做到人人自备。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的交流和研讨,这就需要个人作好充分准备,因为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备课时交流、研讨。只有事先作了大量的准备,交流时才能谈出自己的观点。其次,集体备课中要突出一个“议” 字,强调集体交流、研讨。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要坚决避免组织者一说到底,讨论时泛泛而谈的局面。要多“议”少“ 评”,“议”时,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可以互相转换角色,质疑问难, 形成“说”、“议”、“研” 一体化的教研氛围。再次,在集体交流后,组织者要及时进行整理,整理的方案要留有空白,切莫形成统一的教案。因为,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如果出现“千人一案”或“如出一辙”就不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最后,必须重视问题反思。目前集体备课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反思,确切地说是根本就没有反思。集体备课是对下一步要教学的课進行讨论,如果不涉及刚刚完成的教学任务,对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必须对前面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同课异构
集体备课从某种意义看还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集体备课的效果如何,教学设计符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不能到达预期效果,还要靠课堂教学来检验。实践出真知,实践也长技能。同课异构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发挥不同优势、实施不同风格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相互比较,取长补短,追求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状态,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
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并不代表实际的可行性, 通过几位教师采用不同方案上课以后, 全体教师参与评课与反思活动, 分析每种教学设计与方法的闪光点与商榷之处, 通过集体的智慧进行再次比对,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设计上课。这样, 让教师从不同角度领略了不同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风格,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同课异构” 既有个体独立的创设, 又有集体合作的智慧, 使每位教师在实践中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 有了更多向别人学习和全面审视自己教学的机会, 同时也增进了同组教师间相互协作, 有利于个体和团队的结合。同时,由于“ 同课异构” 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每位个体既是研究者, 也是被研究者, 这有利于教学和研究的结合,能切实解决教学中一些问题和困惑; 它用理论诠释实践, 用案例解读理论,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它可以借鉴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 创造性地生成自己的案例,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 同课异构” 的作用在此,“同课异构” 的魅力也在于此。
三、教学沙龙
教研沙龙的目的是给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共享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教学沙龙这种教研方式为教师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研究氛围,使教师脱离困倦与疲乏, 走进闲暇与惬意。邀上几个同行,确定一个话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以交锋, 可以辩论,可以倾听, 也可以倾诉。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也在交流中汇聚与成熟。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 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 教师们利用教研沙龙这一轻松民主、自然灵动的教研方式,在“ 聊一聊”、“议一议” 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 问题,也可以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或问题,谈感悟、议策略、找办法,从而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样“聊” 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这种真切开放的交流给教师带来的是最直接的心灵震撼与思想启迪。因此,开展教研沙龙要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确定,切忌指令圈定。
沙龙可由学校组织,也可由教师自发组织,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教师交流。由于教研沙龙是轻松的,因此切忌随意和肤浅。这就要求每次沙龙活动前应确定好研讨主题,明确活动的重点;沙龙的准备工作等,要提前做实做细,力求实效,给教师带来实惠。同时, 还要注意做好沙龙的总结与拓展,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以宣传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沙龙对有效教学的加速器作用。传统的教研方式是指令性、行政会议型的,其弊端是教师教研主体的丧失,成为被动的权威的诠释者,个体意识被埋没。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使教师失去了思考与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