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鸡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10-19 09:07任正文许永斌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动物防疫现状对策

任正文 许永斌

【摘要】养鸡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加强疫病防治,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村养鸡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动物防疫 现状 对策

农村养鸡一般散养或圈养,数量小,大多数是自繁自养,不重视疫病防治,成活率低,这是土鸡深受消费者青睐却难有大的发展的关键所在。下文对在农村养鸡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作了总结。

一、饲养环境条件差,场地污染严重 多数养鸡户不具备相关的养鸡专业知识,对于在养鸡生产过程中对兽医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养鸡场地的选择、鸡舍的布局和建造,粪便、污物和病死鸡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都未能达到科学、规范和合理。大多数养鸡户不注意鸡本身的代谢产物(如鸡粪等)的妥善处理,造成鸡自身污染和相互污染。保持舍内环境清洁卫生,选择高效低毒的消毒剂严格对鸡舍、场地和饮水进行消毒。鸡粪必须及时清理以降低污染、净化环境。粪便每三天消毒一次,清扫后再用消毒剂消毒。粪便积成堆,覆盖一层黄土,利用生物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消毒。还有对于病死鸡处理不得当,随便乱扔,为病原微生物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给疫病发生埋下隐患。

二、防疫、消毒意识淡薄,防疫措施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农村散养户的经营与管理。由于缺乏商品经济观念,仍保持了旧的传统养殖模式,养鸡户对防疫不太重视,防疫、消毒意识淡薄。由于各户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不一,防疫措施跟不上,因而一旦某户的鸡发生传染病,随后邻户的鸡也跟着发病,许多养鸡户对鸡舍及周围环境从未进行过消毒或隔离措施并个别养户保留散养的习惯,对其所养鸡群屡屡发病也不引以为戒;对有传染病的鸡,不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而是病鸡、健康鸡混养。搞好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制定并施行合理的免疫程序,杜绝人兽共患病和烈性传染病的发生都是在养鸡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所在。

三、滥用药物现象严重 大部分农村养鸡户缺乏治病的经验,因此当鸡群发病时,在药物使用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代替兽医的工作凭自己或按邻近养鸡户的方法对鸡病的猜测随便下药;有的超剂量用药,往往导致治疗效果差和中毒现象。一方面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经济上也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有的使用某些药物治疗见鸡病状况好转后即停药,没有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往往又造成病的复发。

四、对外来传染源认识不足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国内外动物及动物产品以及饲料、疫苗、兽药等的流通频率、范围不断扩大,无形中也给一些传染病增加了传播的条件,较难控制外来疫病的传入。有的农户到外地买鸡时,买回带病鸡,造成疫病在本地传播。

五、鉴于上述若干方面的存在问题,为使养鸡生产走上健康发展之道总结了一些建议:1.加强环境、鸡舍、用具的清洁卫生和消毒。 2.正确接种疫苗 根据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严格接种好疫苗。如果养鸡在100只以下,完全按照程序免疫成本太高不合算,应重点做好禽流感、鸡新城疫(鸡瘟)、鸡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的防疫。 3.正确合理用药。鸡群中发现发病鸡后,治疗要及时,用药要准确,自己拿不准的要找兽医技术人员,不能自己随便给药治疗,即使用的药物对症但用量过大或过小都不会有很好的疗效,相反还会产生抗药性,有时甚至发生药物中毒。4.正确选购鸡苗在选购鸡苗时,除了要认真了解种鸡群的健康状况、防疫程序外,更要认真选择健康雏鸡。健康的雏鸡体重适中精神活泼,握在手中感觉有膘、饱满,挣扎有力。眼睛大而有神,动作灵活,两腿站立坚实,羽毛整洁富有光泽,肛门清洁无污物,肢体有无残缺。健雏叫声宏亮而清脆。5.加强饲养管理一是要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具有易感性和抵抗力下降,所以一定要精心管理,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饲料中每种成分都要精心选配,不能达不到营养标准,引发雏鸡营养缺乏症,饲料要求新鲜,保存得当,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引起雏鸡霉菌毒素中毒。二是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鸡舍空气新鲜,注意垫料的干爽、清洁。合适的密度。三是减少应激反应。过大的声音,转群,接种疫苗,天气突变、断喙等对鸡是一种不良刺激,常可引起发病。

作者简介:任正文(1971—),男,大专文化,宁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工作。许永斌,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疫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动物防疫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及措施
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探析
浅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