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割晒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009-10-19 09:07李金欣牛艳凯金保国由兆龙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水稻

李金欣 牛艳凯 金保国 由兆龙 张 卓 耿 鑫

【摘要】随着建三江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的收获存在特殊的问题,分段收获对于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2007年我们开展了水稻不同割晒期试验,结果表明:三江一号的最佳割晒期应为:9月15日~20日之间,空育131和龙粳20应为9月17日~21日为宜。

【关键词】水稻 割晒 最佳期

在水稻分段收获中,不同割晒期对水稻的产量有很大影响。随着水稻面积的增大,收获压力变大,进而生产中出现伤镰,落镰现象,造成减产。为了掌握水稻割晒的最佳时期和最佳高产期,2007年我们分别对三个不同熟期品种进行了不同割晒期的试验,从中掌握了适应本场水稻高产割晒期的基本规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与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为 11片叶“龙粳20”、“空育131”,10片叶“三江一号”。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在创业农场一区水田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4.42%,碱解氮161.4mg/kg,速效磷29.8mg/kg,速效钾131.25mg/kg,pH值6.3。前茬为水稻,秋翻。

1.3 试验处理设三个品种,每个品种设9个割晒期,每期人工割1m2,实脱,考种,不设重复。

1.4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旱育稀植模式育苗,叶龄跟踪模式进行管理。4月11日育苗,4月30日打浆,5月16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9×3寸,每穴3~5株。施肥量25kg/亩,其中:尿素9kg/亩,磷酸二铵6kg/亩,33%硫酸钾10kg/亩,氮肥按基肥40%,蘖肥30%,穗肥30%。磷肥100%基施,钾肥70%基施,穗肥30%的比例施用。化除:插秧前本田封闭灭草,亩用80%稻思达可湿性粉剂6g,插秧后用30%阿罗津50ml+吡嘧磺隆10g喷施。全生育期喷叶面肥3次,防病虫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对割晒期的影响

2007年有效积温2715℃,终霜期4月23日,初霜期9月29日,无霜期148天,全生育期降水(4~9月分)373.6mm,平均气温16.61℃。今年的气候特点是6~8月份持续高温干旱,降水偏少,使水稻成熟期提前,加之水稻成熟后,迟迟不下苦霜,叶片脱水慢,而且9月下旬~10月上旬天气晴朗,给割晒,拾禾创造了有利条件(见表2)。

2.2 不同割晒期对水稻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

从产量及千粒重调查可知:在2007年气侯条件下,三个不同熟期的品种,他们的割晒期与产量和千粒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三江一号9月16日~18日割晒表现产量和千粒重最高,而9月22日~23日割晒产量及表现最低。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高15.4%,空育131和龙粳20在9月17日~18日表现产量及千粒重最高,而9月15日和9月22日~23日产量及千粒重表现最低,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平均提高11.1%和8.1%。因此,水稻割晒期对产量和千粒重影响很大,把握最佳割晒期是水稻增产,增收的又一新途径(见表3)

2.3 割晒在生产中的作用

水稻割晒是分段收获中的重要环节,水稻分段收获对于提高垦区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分段收获也是解决水稻收获的重要措施,一是解决水稻收获时间紧,机械力量不足的有效措施。二是缓解生产压力,减轻晒场压力,避免霉烂损失,提质增收,三是节约生产成本,减少损失,提高品质。四是提高整地机车的利用率,整地质量好,保证黑色越冬。五是充分发挥现有收获机械的效率,抵御自然灾害,减少收获风险,提高收获质量,保证颗粒归仓。

3.结论与讨论

针对不同水稻割晒的试验调查。水稻割晒一定要选择最佳时期,确定割晒期要因当年气候条件,不同熟期的品种以及品种的成熟度而定,然后根据当地天气预报,合理的确定割晒方式和割晒面积。本试验结果表明:三江一号的最佳割晒期应为:水稻黄熟初期9月15日~20日之间,空育131和龙粳20应为9月17日~21日之间。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的集中在高产期割晒也不太现实。因此,建议:分段割晒,先插秧的地块先行割晒,先行拾禾,后插秧的地块和晚熟品种可安排在第二阶段进行。掌握好这一割晒进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金欣,男,30岁,从事农业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水稻
水稻和菊花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中国“水稻之父”的别样人生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有些地方的水稻待收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