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清
“如果一个国家离开《银行保密法》就不能维持,那它和一个公司离开了‘黑工就不能维持有什么区别?”瑞士《世界周报》评论如是说。
不确切知晓瑞士在1934年制定的西方第一部《银行保密法》的背景起因,但知道的是它一直在获取暴利和道德审判中走过了75年。8月16日,在美国国税局(IRS)的压力下,瑞士银行业巨头瑞银集团和美国政府就秘密账户案达成的协议,瑞银将向美国提供大约5000个美国客户秘密账户信息,美国将对这些涉嫌逃税的行为进行处罚。
瑞士银行业中,瑞银集团、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等是最有代表性的。据统计,瑞士银行存放着世界1/4的个人财富,原因是它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
祸起“逃税天堂”
美国富人自以为把钱存到了瑞士银行就是进了保险箱,没想到,它已不能成为他们的“逃税天堂”。
2008年5月,美国国税局开始查处美国富人逃税案件,先后指控瑞银集团多名高管帮助美国客户逃税。迫于压力,瑞银集团今年2月与美方达成协议,同意支付巨额罚款并提供250名美国客户信息,同时答应交出7.8亿美元罚款,以避免受到刑事诉讼。
但这一做法没能与美国达成一致。据美国国税局调查显示,约有5.2万名美国客户通过在瑞士银行的秘密帐户,匿藏了大概150亿美元逃避税收。鉴于此,美国司法部在今年3月提起了诉讼,经过半年拉锯,瑞银集团向美国政府交出约5000名遭到怀疑的偷税漏税客户的帐户明细信息,并达成了和解协议。
根据协议规定,瑞士银行把所谓的帐户数据提供给瑞士政府,由瑞士政府负责处理美国方面的要求,决定向美国政府公布哪些信息,保留哪些信息,瑞士内阁可以直接执行协议,不用提交议会。这一做法巧妙地绕过《银行保密法》。“不管美国人把钱存在哪个机构,税务机关都会一查到底。”美国国内税收署署长道格?舒尔曼在协议签署后对外界讲到。
目前美国国税局给出避税嫌疑者两种选择:一是在9月23日政府宽限期到来前自首,将只被征收5%—20%的账户金额罚款;如果心存侥幸,最终遭到美国司法部和国税局起诉,除补交税金、利息和最高50%的账户金额罚款外,还有入狱之虞。告示即出,拥有秘密账户的美国富人纷纷通过律师向国税局自首,以求避免牢狱之灾。
罪自“纳粹黄金案”
和平时期,瑞士银行为世界富人撑起秘密账户的保护伞;二战时期,瑞士银行利用中立国身份,以匿名账户的方式大量吸纳犹太人存款,同时与德国纳粹进行过无数暗箱交易。
二战爆发前,许多犹太人在瑞士银行都有大笔存款,他们当中的大多人惨死在德国集中营,死后的存款账号和密码石沉大海。1989年,这个秘密被捅了出来。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埃杰?布朗夫曼亲自到伯尔尼同瑞士银行协会(ASB)交涉,此后ASB确立了一套程序,通过在苏黎世的一个中介机构查找银行里的无主财产,并要求其成员银行提供财产清单。这次查找的结果令人惊讶,一共发现了775个无人认领账户,存款总计3200万美元。然而,世界犹太人协会做出的估计却是几十亿美元。由于事情过去50多年了,几乎所有当事人和知情人都已不在人世,要想完全查清,几乎不可能。1990年,瑞士联邦政府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当时的说法是准备在5年时间里查清事实真相,并把结果公布于众,可是直到今天,这还是一笔无头债。
当这段丑闻被揭露出来后,瑞士政府和银行曾为改变尴尬局面做过一定的努力。为了补救建立了两项基金,一项是1500万瑞士法郎的大屠杀纪念基金,一项是70亿法郎的团结基金。这两项基金运作后所得利润全部用于补偿种族灭绝的受害者。
“纳粹黄金案”一直被世界关注。据1945英国当局的一份报告估计,纳粹战利品的总额大约在5.45亿到5.5亿美元之间,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46亿美元。据报告撰稿人透漏,这一数字比实际要少很多。事实上,这个数字只包括纳粹从被占领国家中央银行的保险库里盗取的黄金,而被纳粹掠夺的个人财产的确切数字则永远是个谜。别的不提,仅凭纳粹一个小规模集中营,每个星期就可以集中10公斤重的金牙。
为了掩人耳目,纳粹把掠夺来的大部分黄金重新烧铸成每块近400盎司(约合12公斤)的金锭,一部分藏在德国各地和帝国银行,另一部分藏在其他一些中立国的银行。按照盟军的粗算,瑞士银行里共存有大约5亿多美元的纳粹黄金。此外,由于战争原因,二战时黄金取代纸币成为各国间主要结算手段。瑞士是战争期间最重要的国际黄金交易地,各国纷纷向瑞士银行买卖黄金,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当时希特勒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通过瑞士银行进行,仅1939年到1945年,瑞士银行就从帝国银行买入300多吨价值17亿瑞士法郎的黄金。
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1943年,纳粹经济部长冯克强调说:“如果失去瑞士这个外汇渠道,德国没办法把战争支撑到两个月以上。”而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银行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中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中立背后的“道德”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利用《银行保密法》挣黑钱是不道德的。”一位社会学家批评道。
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银行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银行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
但前一段时间,对瑞士银行伦理道德的指责又卷土从来。据有关机构调查,瑞士银行吸纳了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和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等来路不明的钱,以及在“911”事件发生后,发现了多个恐怖嫌疑分子开设的账户。
早在2000年,瑞士曾作过一个民意调查,30%的人认为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只为富人和奸商提供好处,70%的人认为《银行保密法》弊大于利应彻底废除。他们认为,战争时期不惜放弃正义立场而换来的“中立”及和平时期帮助富人偷税漏税,已经不是简单的财政问题,而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一个国家离开《银行保密法》就不能维持,那它和一个公司离开了‘黑工就不能维持有什么区别?瑞士不应总是与马科斯(前菲律宾总统,被指控非法侵占大量国家财产并将之隐匿在瑞士银行)或是某些黑帮的名字绑在一起,未来金融市场的出路是透明与高效,而不是那些偷偷摸摸的勾当。”瑞士《世界周报》一针见血指出。
据瑞士的相关部门统计,瑞银集团、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的金融业务对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是12.5%。“被瑞士联邦政府视为传统和内政的《银行保密法》,眼前还看不到被取消的迹象。”了解内情的政治家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