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秋
〔摘 要〕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化和独特性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数字化文献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结合新疆实际指出了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数字化文献的可行性,并就数字 化资源建设的内容及实施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C253;C2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8-0087-03
Digital 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Xinjiang Document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MinoritiesZhang Qiu
(Xinjiang Information Instit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lumuqi 83001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ortance and pressing of 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digitization document resource in dealing with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 multiculture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some suggestions of 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digitization document resource.
〔Key words〕minority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s document;digital construction;resource sharing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开发建设、利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精华,满足开放的社会环境对民族文献信息服务更高更多的要求,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乃至振兴民族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国家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同步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成果,通过网络服务提高广大边疆地区人口素质,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意义重大。
1 新疆民族文化的特点
1.1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辽阔美丽的新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古丝绸之路的开通等使新疆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融合等特点。新疆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郁。全疆2 0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达1 000万以上,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分布格局。
1.2 民族文献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业通道,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交织荟萃之地,更是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语言和多种文化相互接触和影响的一个特殊地区。这些便决定了新疆文献资源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必要性。
新疆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了历史性的宝贵贡献。随着佛教由印度沿丝路传入西域乃至我国内地。佛教文化成为当时西域的最重要的内容。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我国最早的诞生在西域的戏剧文学剧本。
1.2.1 宋元明清时期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并逐渐扩展,伊斯兰文化对内域文化的影响愈来愈大。著名维吾尔族学者玉系甫•哈斯•哈吉甫编著了反映当时社会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诗体百科全书《福乐智慧》,著名维吾尔族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著有突厥语工具书《突厥语大词典》。维吾尔族诗人玉素甫阿吉著有爱情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蒙元时期有著名维吾尔族文学家马祖常;著名维吾尔散曲作家贯云石;著名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著有《农桑衣食撮要》。
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优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诗《玛纳斯》、蒙古族民间文学优秀代表作品、著名史诗《江格尔》。《阿凡提的故事》是产生于察合台汗国时期的民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叶尔羌汗国时期,马赫麻•海答儿•尕豁刺的《拉失德史》和沙•马合木•楚刺思的《编年史》。阿曼尼莎罕收集、整理、编创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它是乐方音乐文化的无价之宝,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1.2.2 近、现代时期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革命精神在新疆的传播和弘扬,推动了新疆文化的发展。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黎•穆特里夫著有《中国》、《给岁月的答复》等战斗诗篇。民族话剧《蕴情姆》、维吾尔剧《艾里甫与赛乃姆》等剧目相继搬上艺术舞台。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新疆民族文化迎来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春天,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
2 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重 要性
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是我国少数民族产生、发展、变化的间接体现,它忠实地记录了我国各民族古往今来的全貌。通过开发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及西部地区的过去和现状,而且从少数民族文献信息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历史情况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2.1 有利于有效整合分散的少数民族特色文献资源,减少文献资源的重复购置,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对专业性与综合性、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一般文献与特种文献、基础文献与辅助文献等方面的调整措施,实现各民族特色文献的合理配置。对进一步提高自治区科技文献资源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有利于扩大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 通过实施分工协作、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加工成本,扩大了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
2.3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加快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并使之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传播科学文化,提高文化素质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崇尚科学,追求知识,提倡学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和陈旧的传统观念。
3 民族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条件
在信息化时代,作为信息社会核心资源及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数字资源,备受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数字资源开发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国家级战略而实施。民族地区的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国家文献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不容低估。今天,如何让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能够同步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成果,而不会被数字鸿沟“所阻隔”,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刻不容缓。
3.1 民文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重要成果
新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是多民族居住区。要让少数民族也能步入信息时代,就必然面临着如何突破各自民族语言的障碍,加快发展少数民族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不仅是实现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倩息化的需要,也关系到全疆1 000多万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大事。只有各族人民同步迈入信息化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团结大发展。
鉴于新疆的实际情况,从事任何领域的信息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民文(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称)信息化,如果民文信息化工作总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各类民文软件系统上不去,那么民族地区的群众就无法受惠于信息技术。要实现民族语言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首先就要求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统一的多民族文字标准是资源共享与交换的前提,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的基础。近年来,自治区一直狠抓民文信息标准化工作,可喜的是“基于Linux的维、哈、柯文操作系统及产业化”和“新疆民文信息处理技术标准化研究”,两个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民文文献的共建共享奠定了技术基础。
3.2 民族文献数字化资源共享的网络基础
新疆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新疆电信网、新疆广电网、新疆铁通网,网络基本覆盖了新疆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网络的普及不仅为新疆网络教育奠定了基础,也为新疆的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普及做出了直接的贡献。
4 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及措施
4.1 民族文献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内容
4.1.1 期刊
目前新疆有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等6种文字出版的报纸和杂志,其中报纸97种,平均每期印数163.1万份,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有42种,期刊总数有208种,其中民文期刊占总数的54%。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让更大的受众去了解,去利用,同时又利用少数民族文字传播科技知识,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建设民族特色文献数字化资源的意义所在。
4.1.2图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物日益丰富,在当地居民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已占到新疆出版总量的61%。新疆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民族文化得到多种形式传承,由过去的主要依靠书籍转变为书籍、报纸、期刊和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并重,如果能将这些文献资源通过网络系统,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到文献资料,是何等利民的好事情。
同时,出版业日益繁盛也“激活”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据介绍,目前,维吾尔族古代文化巨著《福乐智慧》、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大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都已陆续出版,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与此同时,新疆出版了《西域服饰》、《幽默大师阿凡提》、《图说新疆民间艺术》等40多种图书,被列入“中国对外图书推广计划目录”,向世界展示了新疆的古老神奇。
此外,新疆还翻译出版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红与黑》、《荷马史诗》等西方文学名著,从美国引进了《贝贝熊系列》图书,为各族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维吾尔文版、哈萨克文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鲁迅文集》、《红楼梦》等词典和译著相继出版,为新疆少数民族群众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创造了条件。
4.1.3 工具书
《汉维词典》、《汉哈大词典》、《汉柯词典》和各类工具书都可以建成数据库的格式,通过共享平台向各族群众提供。
4.2 具有民族特色的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开发
少数民族文献管理部门和单位应加快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建设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中占首要地位,是联结传统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现代信息开发利用的纽带。我国数据库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发展都很快。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少数民族信息资源数据库,因此应该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专题数据库。民族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只有进行分类专题管理,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都可以通过文献共享平台来实现其价值。
4.3 用多种不同的民族文字来研建文献共享平台,达到检索目的 将不同的民族文献进行系统的归类,做成不同类别的数据库,通过一个检索入口,来实现检索,方便少数民族群众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4.4 文献共享平台的实施措施
4.4.1 设立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办公室,统一管理
图书馆是民族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机构。由于边疆地区信息闭塞与经济落后,使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从增加馆藏为重点向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的方向转变,改变传统的封闭型资源建设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享工作应以地区民族图书馆、情报机构为中心,下设以地州图书情报机构为分点,形成一个网络区域,成立一个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共建共享办公室,采取统一资金、统一管理、统一采购,谁服务谁受益的原则,共同致力于少数民族文献共建工作。
4.4.2 服务方式灵活多样、服务内容涉及各行各业
少数民族文献共享系统的建立后,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和使用少数民族文献共享系统,是文献共享服务中心长期要做的一项工作,也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少数民族文献共享系统在满足一般读者检索的基础上,应主动联系企业的研发人员,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为我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4.4.3 形成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善于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具备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队伍
把共建共享、科学管理和为用户服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同时也是保持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 结 语
社会的和谐主要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体现在良好的社会风尚上。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主要是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的社会公德水平。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崇尚科学,追求知识,提倡学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和陈旧的传统观念。用科学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武装群众,在各族群众中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将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劲松.西部少数民族信息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96-98.
[2]张桂荣.民族地区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方法与途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61-62.
[3]章小萍.谈民族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5):69-70.
[4]阿尔斯兰•吉力力.新疆经济发展与民族特色经济相互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8,(36):217-218.
[5]胡雪琴.民文信息标准化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J].中国信息化,2006,(10):1 6-17.
[6]新疆人民政府网[EB].http:∥www.xj.gov.cn,200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