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生:
九大关键词解读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解读归纳为九个关键词:
文化创意。规划纲要明确了文化创意是和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并列的一个概念。
文化传播渠道。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
文化资源整合。规划制定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无论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还是建设文化传播渠道,都要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特别是提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发展。
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的功能主要有两项:第一项就是要发挥这种集聚效应;第二项就是发挥孵化的功能。
骨干文化企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
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实际上就是指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总的目标是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
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建设主题公园。这方面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对扩大文化消费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公园。
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已经明确提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现在要加快实施;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在的情况,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这样新的形势,再提出一些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同时对产业又有比较大的拉动效应的一些重大项目。
周百义:
国有出版与民营书业合作,
需考虑纵向与横向发展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周百义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无论是国营一方还是民营一方,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双方都要考虑自己的战略方向、发展路径、产品结构。是纵向延展,还是横向壮大,都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所谓纵向延展,指出版社与纸厂、印刷厂、书店的兼并重组等。企业通过这种延展,使外部交易变成内部交易,可以使利润最大化。所谓横向发展,即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减少风险,壮大品牌,在不同领域或相同领域进行的兼并重组。横向发展一方面可壮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可防范出版利润下降使企业下降。
蔡翔:
产权多元化不能一蹴而就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谈到:转制后,高校出版社为“一人独资”公司——大学一家独资。这种单一产权结构下,高校出版社仍是变相的二级单位,很难成为独立市场主体。“转企前的部分问题,转企后依然存在”。“国有资产,产权均等,人人有份,谁都不管”的局面仍难避免。而“实行产权多元化,可以规避以上问题”。有人担心被其他单位参股或控股后,高校出版社可能会因为短期经济效益,而放弃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高远追求。这种担心似显多余。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出版社,被芬兰全国出版协会兼并控股之后,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经营方针与范围,而是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当然,“产权多元化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尝试借鉴大学外围出版社的经验,采取先转企后转制的做法,先由出版社所在大学绝对控股,接着尝试允许新闻、出版等领域国有企业参股,再接着允许其他行业国企参股;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对民营资本放开。
周耘:
国有投资主体必须高度重视
民营智力资本的价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周耘在《出版广角》撰文说:在新一轮的“国”“民”合作中,国有投资方常常对民营工作室市场业绩的考量比较多,而对民营工作室整体智力资本的考量不够,甚至缺少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有的国有投资方简单地认为只要用钱把优秀出版策划人收编并管理起来即可万事大吉,这便犯下了概念性的致命错误。其结果有二,一是由于被收编者并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收编者便可大肆利用国有资金进行各种出版活动尝试,失败后所有损失将由国有投资方承担,因为被收编者的自投资金很小,即使公司倒闭自己仍可带着智力另起炉灶。二是被收编者因“国”“民”合作而取得合法出版身份,虽努力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但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自己及原有团队最好的智力投入到合作公司以外的第三方,这种智力的投入是无形的更是无法发现的。
周立钢:
对书业面对金融危机某些观念的质疑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周立钢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面对金融危机,很多出版人反而看到了旧体制的好处。企业化程度低真的能够在金融危机面前为书业提供有效的保护吗?退货没商量和回款困难本来就是长期困扰书业的两大难题,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出版物运营商成本加大、回款风险增加,上述这两大难题必然会变得更加突出。而实际上,除了身份略有不同外,出版单位的运营模式并没有因此减弱其企业性质。面对金融危机,资金问题一样会困扰每一家出版社。金融危机对书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只有当人们从实体经济的危机中真正感受到入不敷出时,才能冲击到精神产品领域。所以,未来书业的路怎样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